APP下载

三草降压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87例

2018-08-10

中医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阳上亢高血压病肝肾

杨 军

(博爱县中医院,河南 博爱 454450)

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提出,心脑血管发生率与血压水平呈连续性正相关[1]。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条件的提升,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生率逐年上升,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向。高血压病可与其他系统疾病并存,严重者可损伤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等靶器官,随着病情的加重,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对高血压病的研究已成为当前重要的一项课题。三草降压汤是中医界著名专家刘渡舟教授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经验方,具有清肝泻火,活血利水,滋阴柔肝的功效,经大量临床观察证明降压疗效显著,并且后人用三草降压汤加减治疗各种证型的高血压病大部分取得较好的效果。2017年2月—2017年12月,笔者采用三草降压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87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博爱县中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74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7例,男57例,女30例;年龄平均(46.33±10.03)岁;病程平均(24.38±7.89)年。对照组87例,男48例,女39例;年龄平均(45.33±9.23)岁;病程平均(22.24±6.0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的相关标准。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血压分类为:①正常血压:收缩压<120 mmHg(1 mmHg=0.133 kPa)和舒张压<80 mmHg。②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Hg或舒张压90~99 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或舒张压100~109 mmHg。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和阴阳两虚的标准。①肝火亢盛证以眩晕,头痛,急躁易怒为主症,舌红苔黄脉弦数;②阴虚阳亢证以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为主症,舌红少苔脉弦细;③痰湿壅盛易眩晕,头痛,头如裹,呕吐痰涎为主症,舌胖苔腻脉滑。

三草降压汤主治肝火亢盛型眩晕,对于阴虚阳亢及痰湿壅盛也可用其加减方兼顾治疗。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属1,2级高血压者,中医辨证属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和阴阳两虚;②血压179~140/109~90 mm Hg;③年龄18~60岁;④1周内不同天数不同时辰测压5次,血压达到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同意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对西药降压有不良反应者;②糖尿病患者,及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过敏体质者和已知对该品种药物有过敏或不良反应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商品名:络活喜。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10950224,5 mg)1次5 mg,1 d 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草降压汤,药物组成:夏枯草30 g,益母草20 g,龙胆草10 g,白芍20 g,炙甘草6 g。加减:患者头痛严重者,加白芍、川芎;患者肝肾不足,腿脚发软无力,加杜仲、牛膝;患者肝阴不足,夜间易醒,加珍珠母、石决明;患者肝阳上亢,视物模糊,加蔓荆子、谷精草、菊花;患者肝胆湿热,口干口苦易怒,加黄芩、栀子;患者夜间盗汗,加牡丹皮;如目珠疼痛,按时硬感明显者,加石斛、玄参;患者痰湿中阻,口中多痰涎能食不能化,加白术、佩兰;患者睡眠质量差,加磁石、龙骨。共40剂,1 d 1剂,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判定疗效,并进行3个月随访。服药期间嘱患者应低盐清淡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 g),避寒温,畅情志,注意休息,适当做有氧运动。

5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的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或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Hg。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 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6 统计学方法

7 结 果

7.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12,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高血压病患者疗效对比

7.2 两组治疗前后偶测血压对比

见表2。

组 别例数时间收缩压舒张压治疗组87治疗前147.8±13.2684.24±10.41治疗后115.10±23.11**73.90±14.40**对照组87治疗前142.96±13.585.40±11.51治疗后123.00±14.51**##79.57±13.11**##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治疗后对比没有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7.3 安全性评价

本次试验两组无不良事件发生。通过对用药前后心率、呼吸、体温、血压安全性检查,心率、呼吸、体温等部分指标治疗前后有一定的变化,系疾病好转所致。对用药前后心电图、血、尿、肝肾功能等进行检查,所有指标治疗前正常,治疗后转为异常的变化无明显趋势,其异常原因均与试验药物无关。所有指标治疗前异常治疗后仍为异常者均无加重情况,其异常的原因均与试验药物无关。

8 讨 论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事件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动脉粥样硬化考虑的首要因素,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大多数采用西药治疗,尽管可较好的控制血压,但同时出现较多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包括糖代谢、脂代谢和影响肝、肾功能等。因此,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其在高血压治疗方面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经相关研究表明中医药在对一些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四联降压)都起到非常好的疗效,就当前研究而言,单独使用中药对临界高血压和轻度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作用,长期服用可明显延缓高血压病的进程。就本课题研究而言,中药联合西药降压可以增强西药降压效果,降低西药毒副作用。

高血压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肝风”“肝阳”等范畴。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古人言:“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五八, 肾气衰, 发堕齿槁。” 其言肾气衰,久之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上亢,阴虚为本,阳亢为标。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如肝肾不足、气虚血亏、髓海不足所致;因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瘀血阻络所导致的属实证或本虚标实证,临床常形成虚实夹杂之证候。如初期的肝阳上亢,风火相煽;中期的痰湿中阻,瘀血阻络,郁久化热;后期的邪聚脉中,伤津耗液,气血亏虚,脏腑失养,邪气旺则正气虚,正气虚则更无力抗邪。因此在高血压治疗中应补虚泄实,攻补兼施,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使邪得以去,正得以固。从高血压症状上看,出现头晕头蒙,眼昏耳鸣、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为一派“风动”之象。《黄帝内经·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阴阳调和,刚柔相济,若刚柔不济,柔弱刚强,则肝火易生,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眩晕多与肝肾密切相关,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肾阴滋养肝阴,防制肝阳上亢,肾阳温煦肝阳,防治肝脉凝滞;肾为主水之脏、一身阴液之本,肾阴亏虚,阴不制阳,肝阳上亢,上扰清窍,引为眩晕;肝肾日久亏虚,阴损及阳,致肾阳受损,不能正常蒸化水液,水湿内停,痰浊中阻,清阳不升而致眩晕;肝肾阴虚,血脉失养,涩滞不畅,血流缓慢,瘀血阻络而致头痛、眩晕。因此治疗需从肝肾着手,口服三草降压汤加减治疗,功用清肝泻火,活血利水,滋阴柔肝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方中夏枯草辛开苦泄,其性偏于寒凉,清肝泻火,平肝潜阳,以降血压;益母草苦泄辛行,主入血分,能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祛瘀以助血行,利水以助降压。《本草纲目》言其治疗“血晕、血风、血痛”等,此外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为益母草碱,能扩张外周血管和降低血压[5];龙胆草苦寒沉降,清肝胆实火,兼以清热燥湿,起到直折火势之效;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加用炙甘草补脾益气,和胃护中,调和诸药,且芍药、甘草配伍,则起到酸甘化阴,肝体得养,肝阳得制,肝阴得养,水能涵木,木火不炽;桑寄生入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之功,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寄生具有镇静中枢神经,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6],从而达到降压效果,加之桑寄生为补益药,可以增强抵抗力,改善体质;杜仲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安胎等作用,经大量临床试验表明:杜仲是高质高效的天然降血压药物,具有降压、调节血脂、保护心脑心血管、抗炎、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等作用[7]。方通过多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对,降血压效果相对平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运用及推广。

9 参考文献

[1]吴寿岭,钟吉文,王丽晔,等.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2,12(3):247-251.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12):1-15.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08.

[5]朱步先,朱胜华,蒋熙,等.朱良春用药经验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9.

[6]管俊,崔瑛.桑寄生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7,39(3):460-463.

[7]袁云香.杜仲降血压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1,24(3):236.

猜你喜欢

阳上亢高血压病肝肾
附子联合MPTP诱导肝阳上亢型PD小鼠亚急性模型与慢性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停不下的酒局饭局最伤肝肾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