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套袋与不套袋富士苹果品质对比

2018-08-09王春明孙秀娟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套袋品质

王春明 孙秀娟

摘要:以不套袋富士苹果为参照,研究不套袋果与套袋果的内外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套袋苹果可有效提高商品的价值,但风味却不及不套袋苹果。

关键词:富士苹果; 套袋; 不套袋; 品质

近年来,套袋技术虽改变了苹果的外观质量,但其负作用也日益明显,最突出的问题是降低了苹果含糖量,改变了果实的食用品质。好吃才是苹果生产的第一要求,因此探索“无袋”栽培技术生产很有必要。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点的基本情况

试验点在永乡乡西安宫行政村,供试苹果品种为20年生红富士,株行距为3m×4m,3株为一组,行间种植三叶草,树形以自然开心形为主,通风透光较好,管理水平一般,选择生长和结果基本一致的健壮树进行套袋试验。

(二)供试袋来源及规格

双层纸袋为陕西省蒲城县马湖果袋厂生产的三秦双县纸条上。规格为145mm×180mm。

(三)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两项处理,即套袋和不套袋處理(对照CK)。在试验园中选取6株树势和座果量基本相同的树为试材,按20cm-30cm距离留1个果的办法,严格疏果。果实套袋在6月28日前结束,9月底除外袋,10月中旬采收。调查病虫果率、日灼果率、黑点病、果锈果数量等是按1:3:1的比例在树冠下部采20个果、中部60个、上部20个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分。

(四)测定项目和方法

1.果面光洁批数=∑(各级果数×级数)/总果数;

果面光洁指数分4级:1级粗糙如同未套袋果;2级是粗糙,色较暗;3级较光洁;4级光洁细腻。

2.果锈指数=∑(各级果数×级数)/总果数;

果锈指数分5张:1级无锈斑;2级锈斑0.5cm2以下;3级锈斑达0.5-1.0cm2间;4级锈斑达1.0-2.0 cm2;5级锈斑达到2.0cm2。

3.着色指数=∑(各级果数×级数)/总果数;

着色指数分5张:0级青果;1级着色面积占1%-30%;2级着色面积占30.1%-60%;3级着色面积60.1—90%;4级着色面积占90.1%以上。

4.果实硬度用GY-B型果实硬度计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用WYT型手持测糖仪测定;单果重用TL台隆电子天平称重;果形指数用1223型10分度游标卡尺测定。

二、结果与分析

(一)套袋与不套袋外观品质比较

由表1可知套袋提高了果形指数、光洁度和着色指数,果锈指数有降低趋势,同时果点变小,风味变淡,黑点病发病率提高,这是苹果生期套袋改变了苹果周围的微域环境,从而对苹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形成产生特定影响[1],使果实处于湿度大,温度高的环境。

(二)套袋与不套袋外观品质比较

由表2可知套袋降低了病虫果率,仅为对照果率降低66.09%,但日灼发病率为4.12%。

(三)套袋果与不套袋果内在品质对比

由表3可知套袋果单果重减轻8.8%,可溶性固形物降低5.4%,而果实硬度提高6.9%。

(四)套袋与不套袋果效益对比

由表4可知套袋提高了果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能力,每千可增加净收入2.5-3.0元,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结论与讨论

(一)套袋提高果形指数,增强光洁度,促进果实着色,降低果锈指数,表皮果点变小。

(二)苹果套袋后风味变淡,黑点病和日灼病发病率提高,但病虫发病率降低。

(三)套袋后单果重减轻,硬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降低。

(四)苹果套袋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苹果套袋和不套袋各有利弊,由“有袋”栽培向“无袋”栽培转化,将是苹果栽培由密集型向简约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因此随着栽培技术的提高和农民病虫害防治的规范,果实套袋也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2]

参考文献:

[1]卜万锁,牛自勉,赵亿钰.套袋处理对苹果芳香物质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1998,31(6):88-90.

[2]王春梅,张秋明,王红.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形成合理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09,29(7):82-85.

猜你喜欢

套袋品质
石榴果实套袋利弊分析与套袋关键技术
“套袋水果”更健康吗
套袋加重柠檬虫斑的发生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葡萄套袋技术简介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苹果套袋后更需要补钙
套袋苹果日烧发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