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环节

2018-08-08欧长英钱桂芬

读天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用互学拓展

欧长英 钱桂芬

摘要: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投入科学探究活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可以遵循五个环节,即问题导学—学生自学—师生互学—学以致用—拓展延伸。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充分的活动、有着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相信学生能行。

关键词:导学;自学;互学;学用;拓展

笔者听评了大量科学常态课、示范课,结合自己亲身的教学经历,通过对比、总结、反思后,觉得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适用原则

该教学环节在使用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科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用心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亲手收集各种资料,进行调查与实验,亲自整理信息,认真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仔细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活动过程的独立性越强,研究价值就越大,教学效果就越明显。

2. 实践性原则

首先,教师在课前充分考虑,实验使用的材料要普遍,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还可以废物利用。其次,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生活现象,服务于生活。

3. 探究性原则

学习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发现新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并向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境或场所,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将科学发现的过程、学生认识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体现三过程的统一。

二、 操作环节

第一环节——问题导学,激发兴趣,引领课堂。

问题导学,就是设计一个或几个问题,导入到要学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对新知识更有求知欲,自主接受知识。曾经,我们为了一堂课的导入花尽心思编故事、设计谜语等,可谓花样百出,用心良苦;我们绕了一个大圈子,最后回到课堂时,学生依然是沉浸在导入的精彩故事中,反倒对课堂知识没了兴趣。现在,我们提出问题导学,不同于以前的是什么?我们更注重“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导入必须是对新知识有启示。

赵敏杰老师执教的《声音的产生》中,让学生闭眼,认真倾听老师播放的各种有趣的声音,再猜出事物,瞬间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自然而然地导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并不是颠覆以前的導入方式,依然需要故事、谜语等精彩导入,不过,现在的问题导学更关注的是导入与课堂知识的联系,更关注导入是否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关注导入的问题对课堂新知的引领作用。

第二环节——学生自学,自主探索,初步掌握。

作为老师,我们最喜欢上的是怎样的课?老师们想想,其实,我们最喜欢的课堂是“满堂灌”,学生们只管在我们的安排部署下“认真学习”,别的就是把所学内容记下来,背出来,考试成绩那自然是“杠杠的”。为什么我们喜欢这样上课呢?因为,我们不必去思考,课本知识对于我们老师来说那是太简单,我们老师都能够把课本背下来了,这还有什么难的?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学生在多年以后,是否还记得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吗?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吗?

现在,科学新课标提出课堂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当我们课堂导入之后,教师出示现有材料,布置小组自学任务,说清楚操作时注意事项,科学实验要以安全为前提,让学生利用材料针对问题大胆探究实验方法,接着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老师示范如何实验,学生再按部就班操作。李振勋老师执教的《制作指南针》中,学生自主设计出指南针,使学生觉得自己也是设计师。然后根据设计图动手制作,创造出指南针,学生乐在其中,体验到成功。这样,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环节——师生互学,突破重难点,思维碰撞。

师生互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是展现师生思维碰撞的平台,在这里,师生共同探讨,如果说“学生自学”解决了该怎么实验这一问题,那么“师生互学”就是来解决为什么这样实验这一问题的,要让学生知道其然还要知道所以然,自然就能把问题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其实,科学课堂的美主要体现在思维美。所以,当你对课堂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并且合适引导后,孩子都能理解,这就是一堂科学课的精彩所在,更体现了师生的思维碰撞。

第四环节——学以致用,解释现象,回归生活。

学以致用,知识才能成为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科学,最终能实现科学教学的生活化,如果我们能鼓励学生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这对他们的成长将会有很大帮助。

科学学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归根结底是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用结合。例如,在学习了《蒸发》一课,学生知道水受热会蒸发成水蒸气后,我提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在夏日炎炎的中午,为什么狗会伸出舌头?这个现象学生在生活中都看到过,但没有想过为什么,而在今天的科学课上结合刚刚所学的知识,学生能马上进行解答,狗伸出舌头,蒸发舌头表面的液体,吸热带走身上的热量,以求解暑。这样,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的生活中,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升华课堂,巩固应用。

《新课标》指出:我们不应把上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开始,也不要把下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结束。因此,当我们的课堂能够解释现象、解释生活后,我们就要考虑,在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和产生的新的疑问与新的发展,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探究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对新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课外延伸的小实验、小制作、小课题活动,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他们回家后自找资料,因时因地取材,利用废品,人人能做,而且对这些材料倍感亲切,探究的行为也会更有动力,科学课是一个开放性的课程,教师应有效实施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拓展与延伸。这与传统课堂中的拓展是同一个意思,不过,在拓展时,我们要注意拓展的深度,不要让学生无从下手,也就是要“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不能让他们望而兴叹,最好的拓展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思考都能解决的问题,不应该是少数学生的“独角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2017.

[2]巴班斯基.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274-279.

作者简介:

欧长英,云南省保山市,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学用互学拓展
生活语文是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沃土
黑龙江嫩江:“学分制”激活远程教育原动力
freestyle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增强认知互动 促进精制加工
四“学”立“品”: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