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瑕男川日I陈模式的机械类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2018-08-08刘虹

商情 2018年34期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刘虹

【摘要】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专业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该课程涉及数学、机械制造学、力学等多个领域,覆盖面广、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比较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置上存在著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应认识到问题所在,并进行积极的应对和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征,所以教学主体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有效结合。但现实情况在于,教学主体理论知识的传授工作,与实践教学的开展是分离开来的。学生缺乏实操与理论的有效结合,一方面,不利于对理论知识的深入、全面理解;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二)设计题目单一,缺乏创新性

教学主体在设计课堂练习题目的过程中,往往选择从课本的理论知识出发,而且一般遵循原有题目的模式。但课本的内容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模式老套等问题,所以很难满足题目设计的创新性需求,未能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有效结合。

(三)严重脱离实际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学主体一般围绕着教材开展教学工作,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一般也局限于教材所讲的内容。教师很少就当前主流的技术、理念及其发展趋势,向同学们进行一定的介绍。所以同学们往往对理论知识十分熟悉,但是遇到实际问题,却无从下手,這也是其学科素质缺乏的直接表现。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讨

(一)精选教学内容与自学内容相结合

由于目前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的内容较多,对于80学时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来说,无法对所有内容进行讲解,因此,我们根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所用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筛选,精选出了比较适合机械类专业的章节,并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又分为讲课内容和自学内容两部分。

(二)教学内容与实验内容相结合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学生开设了四个与上课内容相关的实验,分别是“通用零、部件和常用传动认知”,“带传动的滑动和效率测定”,“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和“减速箱拆装及其结构分析”。这些实验的开设首先使学生对本课程的主要讲解对象有了一定的宏观感性认识,了解了本课程要讲的通用零、部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和应用。其次是通过对常用机械传动,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等机械传动装置的转矩、传动比、功率和效率等机械参数的综合测试,加深了学生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知和理解。最后,通过对减速箱这类具有代表性的传动装置的进行拆装,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程所讲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的认知。通过开设与讲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验课,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分组亲自动手来验证所学的知识,体验所学机械零、部件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对设计机器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视和主动性,为以后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机械类的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学校重点加强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具有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进行探索及创新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产品设计相结合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产品设计的能力,为学生安排了产品和部件设计大作业。大作业的设计和绘图过程,完全由学生通过自学、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来完成,同时,为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节省学生的课外时间,一般分为2-4人一组完成,其中指定组长一名,负责大作业的分工和提交作业结果,提交的设计说明书和装配图将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之

(四)教学内容与创新或竞赛项目相结合

学生参加重庆市或学校的创新创业项目或参加一些竞赛项目,有时是在还没有开始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之前进行的,因此他们一般是今一5人一组参加项目的设计工作,参考资料一般都是网上下载的或自学有关资料,根据资料的介绍选择购买一些通用零、部件进行组装,并对一些非標准件进行简单的加工,完成的产品有些并没有根据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设计,只要作品达到预期的功能要求就可以了。因此,在他们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时,有些学生会主动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改进,或者根据刚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重新进行设计和计算。在课后或课外辅导时间也会有学生主动与上课老师探讨创新或竞赛项目在机械设计方面的改进问题。

(五)教学内容多媒体化与动画显示软件相结合

我校目前基本上在所有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为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奠定了基础。由于机械设计课程内容广泛,设计与校核公式多、图表多、设计计算过程复杂,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率,使同学们在短时间内学习更多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但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些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分析等方法在多媒体PPT上动态显示并不是很方便和理想,因此,我们就利用重点专业建设的经费,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配备了一套通用零、部件动画。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配合教学内容穿插播放动画,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播放配音。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活跃了上课气氛,又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三、结束语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通过开展项目化教学实践,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理地组织项目课程,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任务与学习、项目联系起来,逐渐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工程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适应社会需求,这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魏静,张功学.基于“互联网+”理念的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3):42-43+49.

[2]曾敏.基于项目驱动法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5(1):20-22+42.

猜你喜欢

机械设计基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导入方法研究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与实施
机械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