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8-08徐以国

商情 2018年34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对策研究中小企业

徐以国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在不断进步,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技术突飞猛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高,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当然也很重要。同样随着我国信息化不断深入和普及.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下重要的经济主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众多营业性企业做坚实的基础保障,近年来各种新兴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收到欢迎,今天所谈的是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税款征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受到国家财政部的重视和研究。本文凭借本人多年对于会计这一专业的研究,就中小企业在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并进行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对策研究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依靠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而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其中在第三产业中企业技术的发展应用最为全面。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税务会计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税务会计主要是以税法为导向,税务会计的一切活动都是基于税法的基础上完成的,到现在税法的制度还不是太完善,还需要我们及时的对税收征管方面做出简要研究。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税收管理制度,

一、税收征管简介

税收征管是指国家税务机关在调整税收征收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具有强制性、强制性、固定性的特点。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流程:税务管理,税款征收与税务检查,税务行政复议、税收法律责任等。其中税款征收是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它是它是税收征管工作的目的和归宿。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的主要来源,税收收入掌握着一个国家的命脉,所以说,国家财政部必须对税收征管加强管理力度。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税收征管制度,我国有百分之九十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所以说,中小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为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严格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二、中小企业税收征管的现状及问题

(一)企业制度不健全

税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采取的管理方式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经营模式,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于中小企业来说,国有企业更具有战略性目光,了解只有依法缴纳税费才能可持续发展,而中小企业是通过经济发展的大潮以星星之火出现在社会经济中的,对于税收征管这一方面,他们都不是很重视,对于突如其来的中小企业全方面发展,有些地区的税法还未来得及更改,就造成了中小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等情况。

(二)对税收征管认识错误

由于有关中小企业的税收制度不太严谨,所以导致企业领导和企业职工对于税收征管的问题不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领导认为纳税会降低企业的经济发展,对于企业的发展沒有任何作用,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企业领导只重视生产经营带来的巨大利润,而不重视纳税可能带来的风性。二是企业职工认为纳税就是财务部的工作,对于其他人员来说根本不关心,但只凭借财务部的人员来负责税收征管的问题,则会加大税收风性,都会使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监督力度不够

内部会计监督太弱。会计的两个基本智能,核算和监督,同样,在税收征管中这两种职能也同样适用。核算,先由财务部的人员核算应该缴纳的税费,在由企业的内部人员对于核算过程中所使用的账簿和报表进行监督,以防止财务部的人员在核算税务的过程中使用虚假账簿核算税务,对外编制一张虚假的报表,来应付税务局的人员。如果企业只有核算应交税费的人员,而没有监督税务的人员,很有可能造成企业在税收这一方面的风性,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税务监管这一方面还需要大大的提升。

(四)税收认识不全面

国家的税收政策是统一制定的,而全国有各个地区、各个行业,所以税收政策也大有区别,各个地区可根据地方法规和地方经营特点来制定相适应的税收征管制度。但这样一来,税收征管制度存在的很大差异就会使很多企业对于税法制度认识的不全面,一个上市企业,需要缴纳的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从生产方面来说,需要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等,根据不同企业的发展形式来征收不同的税种。如果企业对税收的认识不全面,则很有可能会存在漏税的现象,虽然这不是主观意识完成的,但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中小企业应该遵循的税收征管原则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所以每个企业都必须缴纳相应的税费,同样,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财政部也规定了相应的税收征管原则:

(一)公平原则,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在征税的过程中,包括税收制度的初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确保公平公正,遵守公平原则。

(二)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就是政府在征税的过程中,都应讲求效率,遵循效率原则。税收不仅应是公平的,而且应是有效率的,不要使企业有欠税的行为,减少征税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

(三)适度原则,税收适度原则,一方面是指政府在征税的过程中,可以给予特殊的企业进行税收优惠,例如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力发展的农业、牧业、渔业的企业,都可以进行适当的税收优惠,还有招聘一定数量的残疾人作为工作人员的,国家也适当的进行减免税。另一方面是指税收制度在建立的过程中,要兼顾纳税人与纳税机关两者的需求,在建立税收征管制度的过程中,要保障税收负担适中,即既能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又不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法治原则,税收的法治原则,就是指政府在税收征管制度的建立中,应以法律为依据,以法治税。税法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完善中小企业税收征管制度的建议

(一)做好企业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税收利益最大化,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税收筹划的最终目标与企业战略管理的目标不谋而同,都是为了企业利益最大化。但如果企业的税收利益达到最大化,则国家在税收方面的经济来源就减少了,所以国家的税收法律制度不断地在完善。企业和政府始终处于一种博弈的状态,但博弈输得一方只有可能是企业,如果企业在博弈过程中一旦出现漏洞,就可能受到处罚,承担相应的违规法律责任。在税收筹划过程中,纳税人要认真分析、权衡利弊,有些税收筹划就可以相应的减少其成本,但有些税收筹划就该认真权衡,不要触碰了税收法律制度的红线。在税收筹划过程中,要将成本效益原则贯穿于整个税务过程中,着眼于未来,不要因小失大,放弃整片森林。纳税人在税收筹划过程中,要从企业战略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发展为基础,为自己树立税收筹划风性防范意识。

(二)完善中小企业税收征管制度

自2012年国家开始从上海开始试营营改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制度时,就说国家对于税法的重视,营改增可以减少企业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的税负负担。税务局主要分为国税局和地税局,国税局主要负责征收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税局主要负责征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所以中小企业要在当地税收征管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内部会计税收征管制度。不要因客观意识上的漏税,而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加强税收征管制度培训工作

二十一世纪是发展的时代,也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化时代,人才逐渐成为了最重要的资源。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在事业创新方面较为落后,对人才管理的制度较为陈旧,对现在人才管理问题上存在着些许疏漏。所以企业对于职工的培训问题不重视,企业职工的管理培训关系到员工的工作能力甚至是企业未来的社会发展保障,企业职工培训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切身利益。所以,如果企业职工税收征管意识差,则会加大企业税收方面的危性力度,但如果加强对企业职工税收征管制度的培训工作,就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税收的风性,

(四)提高企业税务人员综合素质

一个企业的载体是员工,有一批积极向上的员工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积极的心态会给员工搭建一个更为丰富、更加广阔的舞台。因此,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每个企业长盛不衰的动力和源泉。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每个企业和每个企业的文化内涵都不尽相同,但最后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企业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但随着企业競争压力的增大,很多企业的员工都出现了厌烦工作的情绪,尤其是财务部税务管理的人员,财务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所以必须要提高财务部人员的综合素质,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减少税收征管的风性。

五、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业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小企业已经逐步占领了百分之九十多的市场。而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必须由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实施,但我国现阶段的中小企业税收征管制度还不是太严谨,漏税、逃税、欠税的情况还时有存在。本文本人凭借多年学习经验对中小企业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做出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决策。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卢佳友,郑海元.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J].广西会计,2000

[2]程平.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J].会计之友,2017(4):130-133.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对策研究中小企业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