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2018-08-08徐硕

商情 2018年34期
关键词:管制市场化利率

徐硕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迅速蔓延.中国现存的管制利率的弊端及其对经济的不良影响日益突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在中国已是势在必然的事。中国自1996年就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还任重道远。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安全模式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中央银行用计划手段确定的受管制的利率变为由金融机构依据自身的资金供求情况、头寸状况、盈利及风性等因素自行调节、自行控制的利率,并使其成为引导资金配置的基本指标。它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一、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

二、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及风性结构应当由市场自发地进行选择。

三、同业拆借利率或长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

四、政府或中央银行拥有间接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力。

同时,利率市场化并不排除国家的宏观间接调控,即政府可以用经济手段在市场上间接影响资金供求状况从而影响利率水平。因此,利率市场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力.面的内容:

一、金融交易主体有利率决定权。

二、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性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选择。

三、同业拆借利率或短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

四、中央银行平有间接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力,但中央银行调节利率一定要以优化资金资源配置为目标。

纵观全局,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利率体制,这一體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利率管理体制仍然是以政府管理为主,中央银行操作利率杠杆的自主性还受到限制。利率水平的确是带有一定的主观盲目性,缺乏前瞻性。

由此,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利率市场化使政府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命令和服从”关系将转变为经济主体之间的平等的市场交易,消除管制利率对市场均衡利率的偏离,不仅可以化解由利率管制导致的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难以同时均衡的矛盾、抑制“储蓄居高不下”或“投资饥渴症”等极端现象,还有助于金融效率的提高。对于金融体制及其他方面的改革,对于政府灵活应用价值杠杆与市场机制进行反周期调控,对于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以适应国际公认的共同市场规则运行和国际金融资本竞争“国内化”的形势,都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要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利率市场化同一国的市场经济完善程度、金融交易主体的市场化倾向以及金融监管等外围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所以应从这些方面着手,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包括: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培育利率运作主体的市场化行为、把握好利率改革的着力点及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同时,我国在进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尚存在着众多威胁金融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如何构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金融安全模式成为了一个问题。

一、循序渐进,逐步消除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即使是市场经济发达、金融业发展充分的美国,取消利率管制的Q条例也经历了数十年的争论因此,采取渐进型的改革方式,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方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尚存在诸多威胁金融安全的不稳定因素。我们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努力消除宏观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加强政策的协调,加强法制建设,为顺利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的风性,保障改革取得成功。

二、经过多年改革实践,我国利率水平日趋合理,利率结构有所理顺,但今后的路还很长,任务相当艰巨。从现实情况出发,当务之急是进一步调整不合理的利率水平和结构,理顺现行的利率关系,使其尽可能地贴近市场,以减轻改革压力。在利率水平的调整中,要有意识地增加市场化的比重,逐步地减少“行政化”的比重。利率水平的调整要根据经济总量均衡的需要“逆经济风向行事”,以保持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利率市场化营造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

三、先易后难,积累经验,确保改革的平稳推进。在各种利率结构改革中,应先放开金融市场利率,再放开商业银行利率,后放开政策性银行利率。应先从与市场联系紧密的部分开始,亦即从管制比较薄弱的环节有次序地推开,以减少改革中的冲突和风性。在商业银行中,要先放开非国有商业银行利率,再放开国有银行利率,因为非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成立伊始就以市场为导向,而且规模较小,先放开不致引发经济和金融的大波动。

四、加强地区和国际间的合作,使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与国际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协调一致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加强地区与国际间的合作,使利率市场化进程与国际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协调一致,才能更有效地抵御外部金融波动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争取有利的国际金融环境,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乃至整个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

当然,金融安全模式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化解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风性。正如麦金农所说的,“对一个高度受抑制的经济实行市场化,犹如在密布的雷区行进,你的下一步很可能就是你的最后一步”。但是,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充分考虑到各种变量和不确定因素,科学地设计改革方案,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就能够使改革的风性最小化,从而确保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安全。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8.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部门改革的次序:国别经验与问题[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李宏瑾,项卫星.“入世”与我国利率市场化[M].金融研究,2001(2)

[4]李扬,黄金老.金融全球化研究[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5]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三联书店,1988.

[6]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史东明.经济一体化下的金融安全[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管制市场化利率
环境管制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环境管制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管制会计理论在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
换个视角研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