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货架的“自我挑战”
2018-08-08方堃
文/方堃
合并、城市调整、业务转型……年初以来的无人货架发展如同过山车一般,所以无人货架领域就要这样“凉凉”了么?答案却是未必。
无人货架本质上是零售生意,相比前期的快速扩张,中后期的精细化运营更考验综合实力,这也是一场以供应链为核心的长跑竞赛。而此前在快速扩张阶段,部分玩家过于注重规模与数量,是行业出现调整的主要因素,使得从短跑过渡到长跑阶段无法“交棒”。如今,外界看来涛声渐止的无人货架,本质上其实是更加水静石清,而从一开始便已看到行业终局的那些长跑选手,优势或许反而会日渐明显。
无人货架点位问题
日前,每日优鲜便利购官方就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便利购的日均订单量已突破30万,较去年12月增长了4倍多;在员工人数上,拥有超过2500名员工,这一数字较今年1月增长了2.5倍。可见,目前每日优鲜便利购业务持续呈现增长态势。
其为何在行业调整中异军突起?笔者决定一探究竟。
把时间线拉回到1年之前,打上“新零售未来新商业模式”的无人货架能成为风口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因为激活了线下零售的增量市场,并且,因为准入门槛低、无人值守降低了线下门店与人工成本、消费人群固定等特点,快速成为投资新“风口”。但随着越来越多“玩家”的涌入,无人货架的问题也很快出现:
其一,部分企业因为要快速布点而疯狂扩张,但却忽略了补货与维护问题,后方补货成本高,物流、供应链复杂导致无人货架上线易、运营难。其二,前期部分企业追求数量的点位扩张隐患显现,造成部分劣质点位的货损率居高不下,企业盈利难,无法达到规模效应。
一时间,无人货架的消费场景成为“泡沫”与“伪需求”,几十家入局者被洗去一大半。但在这样的现状下,每日优鲜便利购能保持日均订单量较去年12月增长了4倍多的稳健增长,可见无人货架的场景并不是伪刚需,反而是具备挖掘潜力的。
那么与其他无人货架相比,每日优鲜便利购具备了哪些优势呢?
头部玩家优势明显
首先看下扩张模式。相比起迅速铺规模的扩张方式,每日优鲜便利购在城市扩张上相对稳健。在试点策略上围绕“直觉、数据、逻辑”三环验证模型展开。比如人数上通过试点发现,30—50人点位运营可能会出现后续问题,便及时调整砍掉,坚持培养50人以上的点位拓展。在城市试点上,则不急于横向扩张能力,而是进一步根据市场容量,提升供应链的服务水平,以保证优质点位数量的持续增长。
一般来看,无人货架的基础形态更类似于无人超市,所以很多企业在布局上只仅仅停留在“无人超市”的层面,仅注重更多的布点、更大容量,但没有科学化与智能化的货品管理。而据近期媒体报道,每日优鲜便利购正在试点智能柜,这是对于行业未来发展的必要探索。
未来,如果采用智能柜模式,通过智能柜的联网,让各布点的“货架”不再是单一零售点,而是形成一个有效运营网络,可以通过大数据的科学分析,提升各个点位商品的精细化运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同时,坚持精兵强将的团队标准,让每日优鲜便利购能在保持人员增长的同时,仍保持高效的团队执行力。公司设定了综合点位数量、点位质量(营业额、货损率)、服务体验、行为规范等指标进行考核,确保队伍人员能在岗位上保持活力。
当然,每日优鲜便利购能成为行业头部玩家,除了上述优势外,强势竞争力还离不开背后的母公司每日优鲜。
供应链与运营成本也是无人货架绕不开的一个核心问题。在行业发展早期,相比投入时间长、见效慢的供应链体系建设,快速而直接的点位扩张更容易见规模。但随着无人货架行业从急速扩张转向稳健调整,本就有供应链支撑、追求稳扎稳打的企业优势会更加明显。
目前,每日优鲜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了“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的极速达冷链物流体系,依托其供应链优势,便利购成为目前行业中唯一覆盖“热储柜、冷藏柜、常温货架、冷冻柜”四个温区的无人货架企业。此外,便利购还可借鉴母公司的消费者偏好,形成业务场景与运营策略的协同效应,实现高效灵活的配补货及品类调整。
通过每日优鲜便利购的案例就可以发现,无人货架的行业热度并不是降低,随着竞争的加剧,行业需要的不再是感性、简单的圈地扩张,而是理性的精细化运营。也正因此,每日优鲜便利购拿走了行业大部分投资(2亿美金的A+B轮融资),足见资本对其的信赖与看好。
精细化运营与持续的探索才能笑到最后。建立在高效率的精细化运营上是每日优鲜便利购的核心,也是新零售与旧零售最大的区别。新零售,是每日优鲜便利购要释放的流量价值与数据价值。
基于“无人货架”的新零售模式,每日优鲜便利购除了继续深化办公室写字楼场景外,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影院、银行以及社区等场景,扩大流量入口。
目前看来,在无人货架这一领域,每日优鲜便利购早已在进行一场“自我挑战”的游戏。相比起单纯追风口,他在做的是“制造风口”。当然,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相信随着每日优鲜便利购凭借自己清晰的认知与稳扎稳打的运营,不久,我们便可看到一个更加成熟、也进一步让消费者能随时享受更多新零售红利的无人货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