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死亡态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8-08杨锡宇庞海玉宁晓红罗林枝朱鸣雷刘晓红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8年8期
关键词:宗教信仰谈论医学院

杨锡宇,庞海玉,宁晓红*,潘 慧,罗林枝,朱鸣雷,刘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1.老年医学科; 2.中心实验室; 3.教育处, 北京 100730)

“死亡态度”是指个体对死亡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1]。医学生的未来职业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他们是否具备正确的死亡态度和价值取向都直接关乎到患者的治愈率和幸福感[2]。目前国内关于“死亡态度”的研究多停留在医生和患者这类特殊群体上,有关“死亡态度”方面的教育还处于薄弱阶段,尤其是对高校大学生的“死亡教育”依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高校学生对“死亡”的认识也还局限于传统的认识。本研究旨在对医学生的死亡态度进行调查和探究,并试图找出影响“死亡态度”相关因素,为下一步开展更有现实意义的“死亡教育”打下基础。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参加2014、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夏令营的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吉林大学、天津医科大学、郑州大学等33所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和部分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的学生,共430名。年龄18~35(21.68±1.72)岁;男性103人(24%),女性326人(75.8%)。临床医学专业240人(55.8%),护理专业133人(30.9%),医疗技术专业36人(8.4%)。本科生368人(85.6%),其他学历58人(13.5%)。其中有宗教信仰的62人(14.4%)。三口之家的有210人(48.8%),多于一个子女或三代以上同堂的有219人(51.0%)。阅读过死亡方面的文章或书籍的有262人(60.9%),接受过死亡教育或培训的有94人(22.1%),有探望或看护临近死亡病患经历的有268人(62.3%)。

1.2 方法

设计个人基本信息和死亡态度问卷(表1),对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死亡相关接触情况、死亡态度进行调查。在规定时间内,参与调查的同学同时填写并回收问卷,回收得到有效问卷430份。在进行死亡态度调查时,对死亡持认同并积极接受的态度的5个条目进行计分,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依次给5、4、3、2、1分。得分越高表明越同意这一问题的观点。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医学生接触死亡情况

医学生接触死亡的方式中最常见的是有身边的亲人、朋友或同学过世的经历(342人,占79.5%)。其他常见的接触死亡的方式包括:听别人说过如何面对或者照顾生命期有限的患者(276人,占64.2%),探望或看护临近死亡病患的经历(268人,占62.3%),阅读过死亡相关的书籍或文章(262人,占60.9%),在医学院学习、实习、工作过程中接触过死亡患者(195人,占45.3%),接受过死亡教育或培训(94人,占21.9%)。

2.2 影响死亡态度的相关因素

通过秩平均值的比较可以发现参加调查的医学

表1 个人对死亡的态度Table 1 Personal attitude towards death

生的死亡态度与其年龄、性别、专业、民族、宗教、是否阅读过死亡相关书籍或文章、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或培训、是否有过危重症病房的住院经历、是否有探望或看护临近死亡病患的经历、是否在医学院学习、实习、工作过程中接触过死亡患者、家中谈论死亡的氛围等基本信息存在相关性。年龄越小的学生越接受死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P<0.01),女性更希望减轻走向死亡过程中的痛苦(P<0.05),临床专业最不忌讳谈论死亡(P<0.01),有宗教信仰的人更愿意接受死亡的事实(P<0.01),家中讨论死亡的氛围更公开坦白的人更愿意接受死亡的事实(P<0.01)和与别人谈论死亡(P<0.01),接受过死亡教育或培训的人更希望减轻走向死亡过程中的各种痛苦(P<0.01)。完整检验结果见表2。

3 讨论

在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人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死亡态度的形成。中国无统一的宗教信仰,因此西方国家建立在宗教之上的死亡认知观念与中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3]。本研究发现医学生的死亡态度与宗教之间存在关联,如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更愿意接受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实,这与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更将死亡看做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非一种抗争有关。同时,家中谈论死亡的氛围坦白公开的人更愿意接受死亡的事实,这些人也更愿意和别人谈论死亡,这说明医学生死亡态度的形成与家庭的影响关系密切,提示家庭是进行死亡教育的有效环节。

国内外研究已表明,对医学生进行死亡教育能明显改善其死亡态度,减少对死亡的焦虑,促进医学生积极面对临终患者[4-7]。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接受过死亡教育或培训的人更希望减轻走向死亡过程中的各种痛苦和得到关心、陪伴和倾听。医学生在接受专业性死亡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医学基础

表2 影响医学生死亡态度的因素Table 2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ttitude towards death among medical students

*P<0.05,**P<0.01

知识和专业知识,更能在探讨死亡的心理影响和社会影响的过程中树立科学的死亡观,有助于其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做出正确的引导和治疗决策。目前国内的死亡教育仍未形成科学系统的课程模式,处于理论的探索期,实践研究缺乏[8]。

综上,结合医学生对死亡的认识与家庭形态,与接触死亡的经历以及宗教信仰有相关性的规律,在进行死亡教育和相关话题学习的时候,可以选择来自大家庭的、有宗教信仰的同学作为先导和引领,通过包括实习、读书、电影、探访患者等多种形式进行死亡教育。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谈论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
当我们谈论周杰伦时
当我们在谈论“数字新闻”及其研究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谈论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当我们谈论VR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