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干本体感觉训练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2018-08-08宋建霞倪朝民吴鸣刘磊昝明
宋建霞,倪朝民,吴鸣,刘磊,昝明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合肥230001)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下肢活动障碍,严重者可下肢瘫痪,并具有复发性,极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于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的研究很多,其中近有报道称LDH疼痛与本体感觉功能下降有关[1],但加强本体感觉训练能否减轻LDH症状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强本体感觉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科2015-01-2016-12住院及门诊治疗的LDH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23例,所有病例入选条件:①符合《外科学》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2],并经CT或MRI辅助确诊;②患者可维持坐位平衡30 min以上;③年龄≤60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②并发严重的心肺疾患;③伴腰椎骨折、腰椎滑脱、肿瘤、结核等病变;④影像学检查提示髓核脱垂或严重马尾综合征;⑤年龄>6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表1,两组指标经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病例无脱落。
表1 试验对象的一般特征(±s)
表1 试验对象的一般特征(±s)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身高(cm) 体重(kg) 病程(d)男(例)女(例)治疗组 20 11 9 53.0±4.9 164.7±7.764.2±10.0 45.3±10.7对照组 23 10 13 53.2±5.6 166.2±7.5 66.9±9.3 43.8±12.3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共连续治疗4周,包括:①物理因子治疗:中频电治疗,采用北京祥云佳友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FK998-G型中频电疗仪,将一对硅胶电极贴于患者腰部相对应节段,选择处方1,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时电极下有麻颤感和肌肉收缩感,20min,每周6次;②牵引:采用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YK-6000型智能温热牵引系统,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于垫枕上,起始重量为体重的30%~40%,以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逐级增加牵引量,最大不超过体重的60%,20 min,每周6次;③核心肌群腰腹肌肌力训练:①俯卧位“燕飞”运动:患者俯卧位于治疗床上,双手置于背后,双下肢伸直,利用腹部支撑,将头部和双下肢缓慢背伸抬起,维持10 s,重复进行10次,锻炼腰背肌;②双腿抬起运动:患者仰卧位于治疗床上,双膝关节伸直,双腿抬起约45°,持续10 s,重复进行10次,进行腹肌功能锻炼。
治疗组在对照组上述治疗基础上进行本体感觉训练,采用意大利Tecnobody公司生产的Pro-Kin254P型平衡仪,该仪器具备良好信度和效度[3,4],测试时,选取多轴本体感觉评估模块,调节阻力缓冲器至“5”档,圈数选默认值“5”,将设备的压力感受器平衡板装置放于配套的圆形座椅上,受试者坐于平衡板上,身体重心与多轴本体感觉评估模块起始中心点重合,通过躯干前后左右进行环形运动来完成模块中5次重叠环形描记轨迹,记录稳定指数(stability execution index,SI):单位为(°),稳定指数是指不平衡信号摆动的均方根值,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参数,能较好的反映躯干的稳定性及运动控制能力,数值越小稳定性越好。每天训练20 min,每周6次。
1.3 疗效观察
于入组前、治疗4周后各进行一次疗效评定,采用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腰痛程度进行评估,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痛 [5]。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疾患疗效标准[6]评定患者腰椎功能情况。采用意大利Tecnobody公司生产的Pro-Kin254P型平衡仪测量躯干姿势稳定性,评定运动控制能力。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下腰痛评分(JOA)、稳定指数(SI),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JOA下腰痛评分和SI值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除SI值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VAS评分、JOA下腰痛评分及SI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VAS评分、JOA下腰痛评分及SI值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见表2。
表2 受试对象测试指标比较(±s)
表2 受试对象测试指标比较(±s)
注:组内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VAS评分 JOA评分 SI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0 5.05±1.31 2.50±0.95ab 14.80±2.97 19.65±2.91ab 1.65±0.31 1.25±0.25ab对照组 23 4.83±1.40 3.35±1.50a 15.00±3.43 17.61±2.78a 1.61±0.48 1.56±0.43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且发病年轻化的趋势,LDH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发病时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用于腰椎盘突出症方法很多,现大多以综合疗法为主,中频电刺激和牵引等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可加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和椎间盘周围无菌性炎症的吸收消散,减少神经根粘连卡压和缓解肌肉痉挛[7]。Panjabi[8]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维持腰椎稳定性的三亚系模型,其重点描述了主动收缩系统中的核心肌群对脊柱稳定的重要性,通过加强维持脊柱稳定的核心部位肌肉的训练,从而达到恢复脊柱稳定、缓解疼痛的目的,国内外研究表明,核心稳定性训练较常规康复训练能更显著改善患者腰痛症状[9],并可在短期内预防腰痛复发[10]。上述3种疗法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协同功效,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本文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一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中频电、牵引、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等传统康复治疗后,疼痛症状较治疗前减轻,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易反复发作,造成病程迁延不愈,严重影响腰痛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关研究认为: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和脊柱周围肌肉组织肌力与协调性降低是诱发慢性腰痛的重要原因[11],而其中本体感觉在维持正常的神经-肌肉控制机制中又扮演着重要角色[12]。LDH患者由于椎间盘高度和椎旁韧带负荷变化,韧带中本体感受器的适应性下降,使腰部本体感觉输入减少、脊旁肌神经肌肉反射减弱、躯干肌募集发生改变,躯干姿势控制能力降低。Braga和Oyarzo等人的研究表明[13,14]:与正常人相比,LDH患者存在平衡功能障碍,其中本体感觉功能障碍以及由疼痛造成的损伤在LDH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常规康复过程中,进行躯干肌肉力量训练提高其腰部肌肉力量的同时,还应加强本体感觉功能训练。本研究结果显示,增加躯干本体感觉训练能进一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增强躯干稳定性、改善患者腰背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理疗、牵引治疗和腰腹部核心肌群力量训练后,疼痛和腰部症状减轻,而加强腰部本体感觉功能训练,不仅疼痛和腰部症状得到改善,腰椎稳定性亦得以增强,临床效果改善更明显。由于本研究观察治疗期仅为4周,对于治疗后一段时间内腰痛复发率的改变情况有待于更进一步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