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肌瘤发生风险关系的临床分析

2018-08-08李有娣

医药前沿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产次中度肌瘤

李有娣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医院妇产科 广东 东莞 523520)

子宫肌瘤也称作子宫平滑肌瘤,目前认为子宫肌瘤为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肌瘤对雌激素具有高应答性[1],雌激素和孕激素能促进子宫肌瘤的形成和生长[3]。妇女在妊娠时雌激素和孕激素发生剧烈的波动,可能对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产生影响。现对2010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给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234例,均为2010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给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30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40±8.5岁,其中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25例,子宫肌壁间肌瘤169例、子宫粘膜下肌瘤31例,子宫浆膜下肌瘤4例,子宫颈肌瘤1例,4例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发现患有子宫肌瘤。患者当中有部分患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卵巢囊肿和宫颈炎等妇科炎症。

1.2 方法

分别记录234例患者中身高、体重、年龄、绝经年龄、口服避孕药史和临床诊断资料等。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因素与子宫肌瘤发病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年龄与子宫肌瘤发病的关系

234例患者中,年龄介于23~65岁之间,平均年龄44±8.5岁,其中35岁以下患者27例(11.54%),36~45岁患者116例(49.57%),46~55岁患者87例(37.18%),55岁以上患者4(1.71%)。由此看出,发生子宫肌瘤的年龄多数集中在36~55岁之间,与其它年龄段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肥胖与子宫肌瘤的关系

标准体重测定的方法很简单,即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实际体重在根据公式计算出的标准体重的±10%内属于正常,大于20%为肥胖,20%~30%为轻度肥胖,30%~50%为中度肥胖,大于50%为重度肥胖。234例病患者中度肥胖和重度肥胖患者居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所示。

表 肥胖与子宫肌瘤的关系

3.讨论

子宫肌瘤在妇科良性肿瘤的发病史中,发病率是较高的病例,表现为月经不调,可能是子宫肌瘤的潜在症状,假如在某段时间内出现月经不调、小腹坠胀、偶尔腰酸的病症,那么建议还是要去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果确诊已经是子宫肌瘤的话,那么需要患者及患者的家属提高重视[2],积极配合治疗。

为减少子宫肌瘤发病率,临床中应该知道患者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要知道,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并形成有效的规律是预防子宫肌瘤的有效手段;其次注意营养搭配,根据市民调查[3],一般以脂肪类较多饮食的女性患有子宫肌瘤的几率要比较高,与此同时不合理的饮食搭配也会导致人体内激素的不正常分泌。从而导致子宫肌瘤的发生。所以合理的饮食搭配也是预防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随后注意自我调节,子宫肌瘤的发生多半与女性的情绪有关,如果女性负面情绪较多那么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较高,根据市场调查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女性患子宫肌瘤的发生率比正常女性要高,所以女性要学会自我调节,并积极保持乐观的心态,对避免负面的情绪影响家庭和生活。最后是女性需要正面了解避孕的意义,这样会减少人流带给子宫的伤害,临床试验表明子宫肌瘤与人流次数是呈现正比的,所以女性应积极采用避孕措施预防人流的产生,也避免子宫肌瘤的发病概率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已经有过子宫肌瘤的患者并且已剔除的,需要合理使用激素类的药物,避免高含量的雌性激素对子宫长期和过度的刺激,然后就是营养方面需要合理搭配进食,需要达到营养均衡,避免微量元素的摄取量不足导致的子宫肌瘤的复发,加强自身的生体素质,经常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也是能够预防子宫肌瘤发病率的。徐桂强、吴静等人在研究中发现,产次也是影响子宫肌瘤患病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选取14280名50周岁以上女性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与多产次女性相比,1产次女性子宫肌瘤患病率较高,且子宫肌瘤患病风险随着产次的增加而有所降低,该研究所选择的研究样本数较多,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性与科学性,表明产次也是子宫肌瘤患病风险影响因素之一[3]。

综上所述,当前子宫肌瘤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了广大妇女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子宫肌瘤风险因素的研究十分必要,是我国防治子宫肌瘤疾病的参考与借鉴。本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子宫肌瘤的年龄多数集中在36~55岁之间,且发病人群以中度及重度肥胖为主,在防治子宫肌瘤中可着重对36至55周岁妇女予以宣传,并倡导中度及中度肥胖妇女采用科学有效的减肥手段规避子宫肌瘤风险。

[1]阿南悦子.子宫肌瘤患者的体质与体检数据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2]方娇宁.子宫肌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子宫内膜特征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09.

[3]徐桂强,吴静,申丽君,等.子宫肌瘤发生风险关系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9):5019-5023.

猜你喜欢

产次中度肌瘤
不同产次自然分娩对产妇分娩不良事件及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小米手表
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城市生育状况及未来趋势调查报告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