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

2018-08-07杨晓光伊梦田

科教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历史观价值观念当代大学生

杨晓光 伊梦田

摘 要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社会上沉渣泛起,它的产生具有复杂的时代背景,它严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历史观的形成,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文化观错位。只有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完善对于网络信息的监督与管理,纠正影视文化的社会价值取向,才能提升当代大学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能力,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环境。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当代大学生 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 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4.002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Nihilism 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YANG Xiaoguang[1], YI Mengtian[2]

([1]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2]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historical nihilism trend of thought in the society sediment flush, its production has a complex background, it seriously impact on the political belief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onception of history, resulting in the dislo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outlook. Only by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pos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roving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correcting the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 of film and television culture, can we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resist historical nihilism and create a good ide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society

Keywords historical nihilism trend of thought;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values; historical view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日战争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上的一段讲话,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很强的历史感,有着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他非常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尊重历史不仅是可以更好对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还可以以史为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步伐走得更加稳健。

然而,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社会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谓虚者,虚构臆造也;无者,抹杀消除也。近几年来开始横行于社会的思想领域当中,他们以反思歷史为名歪曲历史,丑化历史人物,否定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们的历史认知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

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虚无主义的前身虚无主义是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思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衰败,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天朝之梦碎, 中华传统文明的统治级地位瞬间崩塌,当时的大批留学生为了救亡图存,将西方的这种思潮介绍到了中国,东西方文明在那时候出现了尖锐的交锋。很多人开始怀疑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和封建大国的治理模式,甚至是怀疑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落后于世界,开始极力地宣传西方的体制与文明。

到了五四运动之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开明人士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始对中国进行救亡图存的斗争,但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部分人过度推崇西方文明,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虚无之态度,让这一思潮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而对这一思潮进行最早阐释的人是胡适,由于其个人受西方教育影响较为严重的原因,胡适过度的热衷于西方文明,贬低中华文化。而陈序经更是将这一错误思想发展到了顶峰,遭到了进步人士的批判。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苏联剧变与东欧解体,我国国内也出现了政治上的波动,十年文革所带来的阵痛仍然存在,我国的经济和思想文化都在恢复和调整过程当中,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让中国的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同时西方的文化思想也与中华传统思想开始了新一轮的交锋,部分狂热分子开始唱衰中国的政治制度,对中国各方面提出质疑,甚至是我们的社会制度和指导思想。而以1989年《河殇》的出现为起点,历史虚无主义再一次进入了世人的面前,它掀起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的新阶段。

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2.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的认同是一国公民对于其所在国家政权拥护与支持的前提,没有良好的政治信仰认同会让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甚至是灭亡。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大肆增加,然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凭借着科技与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大肆宣传它的错误主张,否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而大学生正处在观念的形成阶段,尚未完全的健全,极容易受到这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对其政治信仰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危害,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与接班人,没有一个良好的政治信仰极容易走上危害国家安全的歪路与斜路。我们不能够忘记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大肆诋毁我国的政治体制与政权,其目的显而易见。

2.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历史观的形成

中华民族拥有着几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作为炎黄子孙,对待如此厚重的历史文明,我们应该做的是传承、是弘扬,而不是糟弃和虚无。然而,近几年来,作为文化传播途径之一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充斥着戏说、穿越、改编,甚至与原有的历史事实相距甚远,以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为例,荧屏上充斥着手撕鬼子、裤裆里藏手榴弹、抗日女侠等桥段,让一段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抗战史成为了人们娱乐至上、消费大众的着眼点,这不仅仅是对我们历史与文化的不尊重,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历史观的形成,可以想象,当我们的青少年在荧屏上看到如此情节的时候,他们会如何去看待当初的历史,如何去认知当时的历史。

2.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文化观错位

历史代表的就是一种文化,几千年的历史凝结而成的就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对历史的不尊重,同样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亵渎。当前,我们国家正在逐渐加强对于青少年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培养,高考改革当中语文所占的比例也是在逐步增加,种种措施的目的就是要让青少年正确地对待我们厚重的历史文化,去继承、去发扬光大。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出现,正是与这种趋势背道而驰,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后现代社会所出现的娱乐至上,其影响超乎我们的想象,会造成社会对于历史文化的淡漠,青少年对于历史文化认知的错位,最重要的是意识形态方面,可能带来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拥护性的降低,就像当初的苏联剧变与东欧解体,血的教训刚刚过去几十年,我们不能遗忘。

3 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对策分析

3.1 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关键靠教育与引导,在这个过程当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建设,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等多个意见条文,旨在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水平,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实效果,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主阵地建设。今后一段时间,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的关注与指导,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指好路。

3.2 完善对于网络信息的监督与管理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快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更便捷更方便,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种错误思想也隨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络中迅速传播。因此,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督与管理势在必行,一方面,对包含错误思想信息的网络信息予以清除,让其不能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切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途径;另一方面,借助网络平台大力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引导社会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此外,还应该建设健全的高校网络舆情体制体系,在发生网络舆情的时候,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的正确认知。

3.3 纠正影视文化的社会价值取向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然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强调一味地灌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理论引导,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效果可以看出,单纯的理论灌输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拓宽思路,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其实,社会的潜移默化对其的影响更为巨大,特别是影视作品,纠正影视作品的过度娱乐化,引导其拥有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迫在眉睫。曾经的一部《亮剑》引发了多少人对于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的认知与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一部《士兵突击》又让多少热血儿郎毅然从军。加强对影视市场的管理,倡导影视制作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当代大学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基金项目: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网络信息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课题编号ky201826);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建思政课题“网信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机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课题编号Dy2017006)

参考文献

[1] 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36.

[2] 张文彤,邝春伟.统计分析基本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5-143.

[3] 田居俭.历史岂容虚无——评史学研究中的若干历史虚无主义言论[J].高校理论战线,2005(6):41-46.

[4] 陈之骅.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J].高校理论战线,2005(8):60-64.

[5] 梅荣政,杨军.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透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5):42-48.

[6] 龚书铎.历史虚无主义二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5(5):49-51.

[7] 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危害[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4):4-12.

[8] 梅荣政,杨瑞.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与危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67-69.

[9] 周玉.历史虚无主义三谬——哲学和历史的透视[J].理论导刊,2010(3):28-31.

[10] 梅宁华.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辛亥革命百年回眸[J].红旗文稿,2010(10):4-9.

猜你喜欢

历史观价值观念当代大学生
浅谈中职学校的“历史观”教育
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国产抗战题材电影历史观的考量
混血家庭的悲剧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