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的研究综述

2018-08-07华娇赵国宏

教育界·中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

华娇 赵国宏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自然也成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教育学领域核心期刊的部分文献采用文献分析法并利用中国知网的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我国进行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来的不同时段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进行统计整理,以了解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脉络和现状,为我国以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研究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国家教育部门的积极引导和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信息技术教师走向专业化,信息化教育资源形式多样,管理机制不断规范化。但是从整体上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的文献较少,尤其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颁布以来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进行整理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拟从教育信息化内涵、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和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二、教育信息化内涵研究

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不同学者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张新明认为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IT)引入到教育领域,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和高效利用,以在教育领域实现信息社会所特有的重要组织和管理方式。祝智庭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以上几位学者虽然对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表述不同,但具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都将其作为促进教育变革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都明确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性。

三、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可视化分析

从图1可看出,我国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文献最早始于1999年,从1999—2002年期间文献数量并无明显增加。2003年文献数量较之前比上升趋势非常明显,而且此后文献发表量较多的年份集中于2003—2014年,说明基于之前的提速阶段,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成效顯著,这离不开国家在此阶段实施的一系列的重大项目工程和制定的战略计划的支持,此阶段的文献整体数量、质量、研究深度和影响力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但是从整体表明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文献数量不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而是出现了两个峰值,分别是2004年(13篇)和2009年(21篇),另外2006和2007年文献数持平,2013和2014年持平,这与整个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现状分析

1.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

本文以篇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或篇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为检索条件进行检索得到相关文献数为74篇,占基础教育信息化相关文献数的37%,国家一直倡导教育要均衡发展,虽然目前我国农村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多媒体环境也大多具备,但是后续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低效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汪基德认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硬件、软件和“人件”三个层面,硬件包括设备不足、信息基础设施落后;软件包括有效资源供给不足、缺乏有效交流与共享、少数民族资源库建设滞后等;“人件”问题包括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应用偏低,教师培训缺乏可持续性,设备使用效率低,设备维修与管理、资源管理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不健全等。

2.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

本文以主题=“少数民族”并含“基础教育信息化”为检索条件得到文献数仅有20篇,仅占基础教育信息化相关文献的10%,可见少数民族此部分的研究亟待填补,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少数民族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比如地域性、语言文化、民族风俗、社会发展等原因。杨改学等人在《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思路》中总结了我国开始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来给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带来的变化,也探析了影响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因素。虽然问题不断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信息化确实对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

3.基于学校、教师、学生不同层面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在教师、学生、学校三个层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师工作状况方面,学科知识要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学知识体系,因此教师观念的滞后性和教学内容的陈旧性会使教师教学缺乏有效性和时代性,另外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技能性学科,因此出现了崇尚技术,忽视教育理论的问题,致使我们在做学术研究时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

五、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还有待完善和解决,尤其在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应给予重点关注和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围绕学校开展,自然要考虑到人的因素,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改变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最直接的体现,因此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焦建利,贾义敏,任改梅.教育信息化的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01):25-32.

[2]杨改学,古丽娜·玉素甫.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思路[J].电化教育研究,2013(09):30-34.

[3]杨改学,张炳林.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3(08):83-86.

[4]汪基德,冯永华.“农远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2(02):65-73.

[5]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25-32.

[6]祝智庭.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3(09):6-12.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