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祛腐生肌方内服外敷治疗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

2018-08-07马腾飞高永龙林介贤沈益君赵汉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7期
关键词:腐生浆细胞乳腺炎

马腾飞 高永龙 林介贤 沈益君 赵汉鹏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普外科 深圳518133)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理作用条件的非细菌性乳腺炎,肿块型是其最常见的类型,临床表现为乳晕下肿块、疼痛,伴随乳腺脓肿和乳管瘘等[1]。现阶段,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常见方式,但复发率较高[2]。乳腺全切的复发率为28%,乳腺部分切除复发率为79%,一旦复发,二次手术可能造成乳房变形,极为棘手。中医认为,瘀血阻滞乳络为发病关键,治疗当祛瘀生新。本研究应用祛腐生肌方内服外敷治疗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2.64±7.39)岁;病程 5~85 d,平均病程(24.36±2.39)d;未婚 4例,已婚已育26例,已婚未育9例;左侧乳房21例,右侧乳房18例。对照组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3.20±8.26)岁;病程 4~86 d,平均病程(25.14±2.78)d;未婚4例,已婚已育27例,已婚未育8例;左侧乳房20例,右侧乳房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1)均符合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标准:乳晕旁有结块,疼痛明显,皮肤表面红肿,结块7~10 d可成脓,溃破后久不收口或愈合后复发,乳头凹陷,凹陷的乳头内有渣样分泌物,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形成乳漏;(2)无严重合并症及其他系统严重感染;(3)均自愿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4]:(1)精神意识严重障碍者;(2)合并乳腺多种疾病及恶性肿瘤者;(3)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4)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给予头孢一代/头孢三代或克林霉素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腐生肌方内服外敷。方药组成:当归、川芎、土鳖虫、瓜蒌各10 g,夏枯草20 g,白芥子15 g,冬瓜子30 g。1剂/d,水煎3次,前2次煎取汁200 ml,早晚各服1次,后1煎取汁100 ml,以纱布蘸取湿敷患处,30 min/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肿物消失或缩小明显者不予手术,肿物无变化者常规手术切除病灶。

1.4 观察指标及标准 (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肿块、红肿、乳头溢液等症状进行评分,每项0~3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2)检测两组治疗前后IL-2、IL-4水平。(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疼痛、肿块、红肿、乳头溢液等症状总积分减少≥90%;显效:症状总积分减少60%~89%;有效:症状总积分减少30%~59%;无效:症状总积分减少<30%,或增加。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肿块、红肿及乳头溢液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3 两组治疗前后IL-2、IL-4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L-2、IL-4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4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IL-2、IL-4水平比较(ng/m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IL-2、IL-4水平比较(ng/ml,±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3 讨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被称为粉刺性乳腺炎或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多见于非哺乳期的慢性炎症疾病,以肿块型最为常见,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就诊时多已进展至晚期[5]。目前医学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本病,但手术即使切除了病变组织及皮肤,仍有部分患者会复发或需要再次手术,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6]。头孢类、克林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浆细胞乳腺炎均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菌效果,治疗效果显著。但是由于药物服用时间较长,不良反应较多,常遗留肿块难以消除,或形成窦道常年不愈,远期疗效不甚理想。

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痈、乳癖”等范畴,主要由内因外邪相互作用,导致营气不从,乳络受损,气血郁滞,瘀阻络脉,遂发乳房疼痛、肿块等症,治宜去瘀生新。祛腐生肌方具有腐蚀祛除坏死组织、收湿排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煨脓长肉、保护创面等功效。方中当归、川芎活血行血;土鳖虫破瘀消积通络;瓜蒌、夏枯草散结消痈;白芥子通络止痛;冬瓜子化痰消痈:全方共奏活血化瘀、散结消痈之功,发挥祛瘀血和促新生的双重作用。祛腐生肌方能够显著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促进被破坏组织的修复及正常生理功能重建,同时具有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改善血供,提高内皮细胞表面整合素活性,加速创面愈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肿块、红肿和乳头溢液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2水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祛腐生肌方内服外敷治疗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白介素水平。综上所述,祛腐生肌方是在祛瘀生新理论基础上的临床经验方,内服外敷疗法治疗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腐生浆细胞乳腺炎
利用腐生线虫加速替代疫木中松材线虫种群数量研究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中华腐生牛肝菌实现人工室内栽培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ε-聚赖氨酸对腐生葡萄球菌细胞结构与能量代谢的影响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枯叶里的“腐生精灵”
浆细胞唇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