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雄淀、歌淀:白洋淀文化建设的意象隐喻
——基于雄安地区英雄人物的文献分析

2018-08-07韩立新张秀丽杨新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白洋淀新区意象

■ 韩立新 张秀丽 杨新明

一、研究缘起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①,而“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文化层面的体现,是实现文化小康的重要保障,并且被写入《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

考察雄安地区的历史文化,作者发现了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在2000余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以白洋淀为地理中心,英雄辈出,不同时期的英雄们在重要关头敢于挺身而出,承担重任,维护民族利益,推动历史前进,深刻地体现了为中华民族凝心聚力,图谋复兴的历史传承。黑格尔称英雄是“民族精神标本的博物馆”③。英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既定时代、既定社会进程中的价值观符号,随之而生的英雄文化则凝聚了爱国主义、民族品格和时代精神,英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英雄的历史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是凝聚民族情感与国家意志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土壤与内生力量。雄安新区的英雄文化与今天正在推进的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国策相谐,能成为中华民族谋幸福、谋复兴的精神源泉,值得重视和研究。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明确强调了英雄人物和英雄精神在实现民族复兴目标上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他说:“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加接近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④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立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英雄人物的塑造。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而英雄人物则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转向传播学的视角,英雄人物成为了一种被建构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化形式,“英雄充当人类文化的转折点,是集体身份的凝结,是价值、信仰和知识的象征等。英雄既是心理发展的向导,也是权威和合法性的来源以及社会化的模型等等。”⑤在此意义上,雄安新区可被看作英雄文化的容器,而世代传承的英雄文化就是千年雄安的集体记忆和文化名片。当下“功成不必在我的”的雄安建设呼唤更多“一茬接着一茬干”的英雄们的担当和奉献。对于缔造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国样本——雄安新区来说,发掘雄安新区的英雄文化,打造英雄雄安的城市意象,应成为雄安新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充盈千年之计内涵的重要文化源泉。

二、英雄概念溯源及本文筛选相关文献的标准

《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的定义为:本领高强、才能勇武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具有英雄品质的人。《辞海》的解释则是“杰出的人物”。

“英雄”一词最早出现是在西汉韩婴所著的《韩诗外传》中“而独不知假此天下英雄俊士与之为伍,则岂不病哉!”⑥这里的“英雄”泛指有抱负的杰出人物;东汉班彪《王命论》写有“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⑦其中的“英雄”一词,则突出了英雄的“抱负、识见、担当”等特质;到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英雄记》《人物志·英雄》等专门论述英雄的文章,都认为胆识、勇气的出众是英雄的必备条件;到了晋代,英雄概念多指在危难之际能够挺身而出,攻坚克难的、有抱负、有担当、有胆略的人物。总之,从韩婴、班彪、王粲、刘劭对“英雄”的专门论述、到陈寿的《三国志》中二十四次使用“英雄”一词,及后世诗文中对英雄概念的广泛吟唱,如杜甫⑧、高适⑨、杨秀清⑩等,他们都一以贯之地把临危克难的,有抱负、有担当、有胆略的人物视作英雄。

到了近现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为“英雄”概念加进了民族性和平民性的内涵。所谓民族性,指向那些为争取民族、国家以及人民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牺牲的人。所谓平民性,是指英雄的平民化趋势,即英雄不再只是少数有“胆识、勇气、智慧超群的杰出人物”,广大的平民百姓也在其中。只要为国为民效力,不论驰骋沙场为国捐躯,还是危难困苦挺身而出者,都是英雄。

当代,英雄概念呈现出更明显的平民化和群体化特点。1949年7月,周扬使用了“新的英雄人物”的提法,英雄是指大公无私,富有牺牲精神并且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艰苦和困难。英雄不再局限于某个行业、某个群体,普通老百姓(工农兵群众)都可以成为英雄。“英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由个体的智慧才能,向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方面变化的趋势,出现了一个英雄平民化和群体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指出:“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

综上所述,英雄概念发轫于汉代,生成于汉末三国,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内涵不断丰富,逐渐由创业帝王转向普通大众,其精神特质也由英雄个体的智慧才能,逐渐转移到英雄与群体的关系,对群体的贡献等,呈现平民化和群体化之势。可以说英雄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一旦社会有了需要,而且具备一定条件时,就会有一定的英雄、伟人或杰出人物的出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时势造英雄”。

基于以上对英雄概念演变的梳理,本文认为,英雄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体表现为英雄形象,而英雄形象又是由英雄人物、英雄事迹、英雄精神三个要素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整体,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英雄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个人经历不同,但有着诸多共同之处。从精神特质来看,英雄是挺身而出的担当者,舍己为人的奉献者,赴汤蹈火的牺牲者;从时间角度看,英雄是优秀传统的传承者,美好未来的创造者;从空间角度看,英雄具有心忧天下、泽披四海的伟大情怀。基于这些特征我们制订出白洋淀英雄事迹文献调查的基本方法:一是大事件,梳理发生在这一区域的历史大事件;二是作为,分析改变这些大事件或影响这些大事件进程的重要人物及其作为;三是分析人物及其作为的进步性,即对社会发展的有利性;四是分析人物作为的英雄品格,即抱负、责任、担当、胆识。我们将以上分析概括为时势因素、进步因素和品格因素,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显著性和重要性变化,都影响整体评价的变化。如进步性这个层面的要素,可以影响和改变时势;又如品格这个层面的因素,也可影响甚至改变势态。因此,从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上看,社会历史进程中的英雄人物分布在不同的事件和进程中,分布极为广泛。本文考虑到大事件的社会历史影响,以时势因素为着眼点,以大事件为线索进行文献调查,因而文献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本研究文献来源及选择的样本分析

基于权威性和科学性的考虑,本文重点参考了雄安地区安新、雄县、容城三县县志中有关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的记载,收集、整理和归纳了与其相关的著作及论文,分布情况如下:

在论文方面,基于CNKI数据库,分别以“雄安英雄”“雄县英雄”“安新英雄”“容城英雄”“白洋淀英雄”以及单个的英雄或英雄群体的名称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经人工筛选剔除与主题无关的论文,再简化突出关键信息后共得到631篇论文,经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如下:

首先通过高频关键词分析,英雄人物研究聚焦于小兵张嘎、雁翎队、杨家将和白洋淀四大主题:位列第一的是以“小兵张嘎”为代表的文献,关键词主要包括“原型”“儿童故事片”“英雄传”等。由于小兵张嘎的影视化创作,无论是从知名度还是研究热点都高于其他英雄人物,是研究雄安地区英雄人物的重要文献;位列第二的是以雁翎队为代表的近现代英雄文献,关键词主要包括“人民武装”“抗日战争”“《地道战》”等;位列第三的是以杨家将为代表的古代英雄文献,关键词主要包括“杨家将故事”“《杨家府演义》”和“杨六郎传”。以上三大主题表明雄安地区英雄人物研究大多是基于文学作品、电影和电视剧中塑造的英雄人物进行研究,较少有对基于英雄人物的本土化实践性质的考察;位列第四的是白洋淀,白洋淀是不同历史时期文献中大多数英雄故事或者事迹的发生地。

其次从高文献量作者和机构的统计结果来看,雄安新区英雄研究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不同研究主体大多关注的是红色电影及人文历史,如北京电影学院、河北省文史馆等机构。关于雄安相关地区英雄人物及其精神特质的研究,没有发现合作网络,学术研究尤为不足。

图1 关键词走势图:文献随年份递增而增长

纵观与雄安新区英雄相关的论文和著作发现:第一,在时间分布和数量上,收集到的文献之间的时间跨度大,相关研究初具规模并有持续上升之势。同时,现有的作品数量不足以充分体现雄安地区厚重的英雄历史和文化价值;第二,在主体和地理分布上,英雄主体主要集中在以杨家将为代表的古代英雄、以红色雁翎队为代表的近现代英雄和以普通建设者为代表的当代平民英雄三类主体上。同时,有文献记载的英雄以白洋淀为地理中心的特征非常明显;第三,在学科分布和表现形式上,主要分布在戏剧电影艺术、新闻与传播、中国文学、文化、军事等五个学科领域。表现形式多以回忆和口述等文学作品为主要体裁,存在缺乏严谨的学术考证、多种说法相互矛盾的问题。比如赵波是否做过雁翎队队长的争论、“小兵张嘎”原型的争论和三小队队长陈万、邓如意牺牲的时间和原因的争论等。另外,有关白洋淀英雄乃至雄安新区英雄史和英雄文化的系统梳理、深度挖掘英雄精神特质的研究型文献并不多见;第四,在学术研究水平上,与此相关的文献散落在文学、史学和文化学之中,不成体系,未见有专门性的研究文献。

四、白洋淀英雄事迹文献中英雄人物/群体及其精神特质的变化

通过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发现,在白洋淀激荡的历史进程中,英雄辈出。下面按照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历史轨迹对英雄人物/群体及其精神特质的变化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古代英雄人物/群体及其精神特质

上溯千年,白洋淀流域曾是“燕南赵北”“宋辽对峙”的兵家必争之地,“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古代的英雄多以个体为主,明显的表现出抵御外辱、民族振兴的特点,代表人物既有挽救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杨延昭、何承矩、孙奇逢、孙奇、吕雯、焦德裕、王清弼、袁宗儒等;也有坚持真理和正义,敢于与权贵和邪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视死如归的杨继盛、房壮丽和王孙蕃等;有勇敢忠诚,敢于担当的孙礼、李成等;有宁死不屈,为国捐躯的王乔栋等;有为国排难,亲民爱民的梁炳和侯观等。综上所述,白洋淀的古代英雄的精神特质主要表现为家国和民族情怀,勇赴国是的胆识,排忧解患的担当等方面。

(二)近代英雄人物/群体及其精神特质

在近现代的进程中,白洋淀地区激荡着一首首新的英雄壮歌。辛璞田、刘亦瑜、李之光、侯卓夫等革命先烈,舍家弃业,投身革命,宁死不屈,成就红色抗战史上一段段佳话;普通的劳动群众也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可歌可泣。雄县板家窝板西学校校长胡子寿,教员王泽田、杨庄校长刘佩荣组织救亡联合会等;抗日武装“雁翎队”是白洋淀英雄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打日寇、除汉奸、端岗楼、拿据点,以弱胜强,显示出燕赵儿女的担当和勇敢;容城的马驰等共产党员参加抗日游击队,英勇作战,视死如归;孟庆山在刘亦珂等人协助下,开办游击战争训练班,建立了河北游击军等抗日武装,使白洋淀地区成为坚强的抗日堡垒;八路军胡德林、胡福才(容城籍狼牙山五壮士)在狼牙山阻击战中壮烈牺牲;容城县军民与敌军开展“挑帘战”“地道战”,使容城人民的抗日斗争烈火越烧越旺。而余秋里、刘秉彦、诓伏照(音)等抗日名将则在板家窝、八洋庄、北刘庄等地多次打击“扫荡”日伪军,坚定了冀中人民抗日救国的信心;英雄母亲陈秀贞为国舍家;“拥军模范”刘大娟不顾个人利益,掩护抗日军民;贾二焕送子上战场,宁死不出卖共产党的英雄事迹至今传扬。据安新、容城、雄县县志记载,这一时期雄安地区革命烈士达两千余人。雄安人民在抗战史上经历过生与死的抗争、血与火的洗礼。白洋淀近代英雄的精神特质主要表现为心系国家、舍生忘死、大智大勇等方面,在英雄主体上,则鲜明地表现出人民性。

(三)当代英雄人物/群体及其精神特质

新中国成立后,安新县、雄县、容城县等白洋淀地区的许多革命前辈投身到抗美援朝和广西等地的剿匪战争中,继续为革命事业奉献热血。安新县燕涝淀村人刘光裕在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志愿军师长,并开创了中国空军以地空导弹击落敌高空侦察机的先例;雄县甄码村的刘清池参加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横城战斗和第二次战役;安新县大北六村李西恒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和自由独立勋章;安新县白庄村人白斌在新中国成立后率部参加了进剿广西土匪,进军西藏平叛等战争。

在和平建设年代,白洋淀地区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引人瞩目。安新县同口镇的陈鹏带病坚持工作,主持平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雄县米东大村人刘佩荣担任九二三厂会战工委常委,连续组织了孤岛、河口、临盘等重点地区的石油会战;科技教育界的王桐龄、高崇熙、刘亦珩、陈世骅等一大批人才在我国历史、应用化学、考古、生物学等各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陈子正、袁鹤侪、高振东等人为我国体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与传播鞠躬尽瘁。当前,为了千年雄安的规划建设,广大的雄安人民舍小家、顾大家,以国家利益为重,挥泪关停经营多年的塑料制品厂,在雄安新区迈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征途上,一位位建设者成为了这个时代最美的英雄。

总之,以白洋淀为中心的雄安地区是一块英雄的土地,“风萧萧兮易水寒”中的易水河畔、宋辽对峙时期的“水长城”、抗战时期的雁翎队、和平年代的劳动者以及当下雄安新区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们,尽管所处时代迥异,但每一个激荡的历史节点都造就了富有时代色彩的英雄。经过文献分析和考证,白洋淀英雄人物/群体在总体上呈现以下显著特点:

1.在地域分布上,雄安地区的英雄足迹以白洋淀为中心,几乎遍布其周围各个村落,所以研究白洋淀地区的英雄人物及其精神特质对雄安地区的文化建设有提纲挈领之义;

2.在人物数量和时间分布上,以杨家将、雁翎队和当下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为代表的英雄数量相对比较多,英雄及英雄事迹几乎贯穿于白洋淀历史上的每一个重要节点;

3.在英雄的精神特质上,尽管英雄人物/群体所处时代迥异,但均具有时代性、杰出性和榜样性,共同的精神特征统一鲜明,就是担当奉献、民族振兴。

在战争年代和特殊时期,英雄精神表现为勇赴国是、排忧解患、担当奉献、民族大义;在和平建设时期,表现为创造、团结、奋斗和梦想的发展精神。这与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讲的中国梦主题相合。习近平同志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可以说,白洋淀作为一个人文景观,是英雄之淀,是民族复兴的精神载体,适宜作为雄安新区的意象隐喻。如果与杭州西湖相因应,南有诗湖、爱情湖——西湖,北有歌淀、英雄淀——白洋淀,则成为中国景观传承文化在新时代的结晶。之所以说白洋淀是歌淀,是指千古绝唱——荆轲的易水之歌的史实就发生在这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悲歌,就是从这里传出。

五、作为雄安新区意象的白洋淀文化建设建议

(一)白洋淀意象是雄安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在河北省安新县进行实地考察时强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2017年6月27日,现任雄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刚表示,在雄安新区“规划编制中体现文化先行的理念,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区,守住安全红线、生态红线,更要守住文化底线”。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又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亿万人民构建共同精神家园的美好图景,是中华儿女创造新时代光辉业绩的壮志豪情”。白洋淀的历史体现着人民创造历史的英雄观,是中华民族精神凝聚的缩影,是今天亿万人民构建共同精神家园的文化资源。对白洋淀进行文化开发和建设,是雄安新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描绘精神家园图景,建设精神之城的肯綮之举。

(二)将白洋淀建设成民族精神空间意象的意义

中华文明不仅创造了取之不竭的意象,而且塑造了中国社会的思想特质和禀赋。意象是中国人民自古至今思想、情感表达和发展的文化方式。创造、奋斗、团结、梦想是中华民族精神,关于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的文化意象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和存在方式。甚至可以说,整个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意象创造史。意象生产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方法论,将意象与城市空间建设相统一,将意象在特定的空间里转化为城市景观,是城市建设中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方法。

意象在传播过程中,实现了由传者提供“含意之象”,调动受者领悟其“象中之意”的积极性的传播方式。传者所传达的内容形象有所蕴含,受者主动领悟其意义,传播力、引导力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因此,意象是传播力和引导力的来源之一。明代哲学家王廷相说:“言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则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他认为“象可致情”,也就是说象能触动人的感情。对于象与人的关系,庞德进一步解释“象”有“活力”并且能给人一种感觉上的自由。他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正是这样一个“复合物”的呈现同时给予一种突然释放的感觉:那种从时间局限和空间局限中摆脱出来的自由感觉,那种当我们在阅读伟大的艺术作品时经历到的突然成长的感觉。”又说,“意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交融的思想,具有活力。”因此,庞德认为,“一个人与其在一生中写浩翰的著作,还不如在一生中呈现一个意象。”

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对共同意义的认同和共享,文化传播的核心不是信息在时空内的传递和发送,而是强调“参与仪式”的受众对共同意义的认同。意象既是文化建设的内容,即文化建设要创造多的意象;也是文化建设的手段,即用意象的形态表达文化。

白洋淀作为雄安新区的文化意象,对此进行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在于充盈雄安新区千年之计的文化内涵,在于将新发展理念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接合,在于将城市景观的建设转化为城市景象。所以,需要把白洋淀文化意象作为文化建设和开发的要项纳入到雄安建设的规划中,使白洋淀的文化建设成为雄安新区文化特质的标志。

(三)将白洋淀建设成民族复兴精神意象的建议

1.展开作为雄安文化气质的白洋淀意象的基础研究

为了全面记录和系统梳理白洋淀作为英雄淀的发展历史,提炼其意象隐喻的价值,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具体说来有这样一些方面:一是按照地方志的规范,启动《白洋淀英雄志》的编撰工作,组织相应的科考人员对英雄文化资源进行抢救性普查,通过实地考察、征集历史文献和整理口述史料等方式进一步开发和挖掘英雄文化资源,做好相关典籍的整理和文物保护工作;二是组建相应主题的研究机构,开展相应主题的学术研讨和论坛等活动,将传承历史文脉与文化自信结合起来,将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与新发展理念结合起来,推进白洋淀英雄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为新时代白洋淀英雄精神的传承和雄安文化气质的打造奠定基础。

2.培育和传播蕴涵时代精神的白洋淀意象

意象是生产结果。赋予白洋淀“象”中之“意”,就要进行深入的文化建设。将传统文化与新发展理念结合起来蓄涵于白洋淀之“象”,就能发展成为雄安新区的文化气质。因此,首要的工作就是对“意”的凝炼。要组织研讨活动,站在雄安新区文化气质的层面、用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思维进行白洋淀意象建设;其次,要运用现代的传播技术对意象进行新的呈现。比如通过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等信息技术,建设新型的城市景观,对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进行记录、编辑、管理和再现,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再如,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对论文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建设一个具有全面性、完整性、规范化、标准化、实用化的英雄文化资源基础数据库,为白洋淀意象和雄安新区文化建设提供资政存史的宝贵资料;最后,相关部门可在新闻出版、科学研究、非遗传承、影视创作、国家艺术基金、文学艺术创作等领域给予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白洋淀意象的开发等等。

3.兴办基于白洋淀及雄安新区意象生产的文化产业

白洋淀有着两千余年悠久而深厚的英雄文化积累,白洋淀是雄安更是中国的英雄淀,是延续历史文脉,彰显中国英雄文化的人文景观。“‘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所有的认同都是建构起来的’”。意象生产既是生活和审美的生产,也是认同的生产。进行白洋淀意象的生产,首先是创新概念,可明确提出并强化白洋淀作为英雄淀、歌淀的符号印象,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其次是故事接合。如何讲好英雄故事,是打造英雄淀、歌淀的核心。至今犹存的的历史古迹,是讲好英雄故事的天然载体。相关部门要建设富有特色的博物馆来保护现存文物建筑,比如建立白洋淀英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白洋淀英雄纪念园,将室内英雄文物陈列与室外英雄雕塑和诗歌碑刻打造为白洋淀、歌淀的地标性建筑,把《小兵张嗄》《新英雄儿女》等经典文学中的场景创设为英雄淀、歌淀真实的文化景观,努力打造一批可以和《小兵张嘎》《荷花淀》相提并论的艺术精品;开辟网络阵地,创建融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白洋淀英雄文化网站;借助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开发数字化产品;邀请外地媒体记者、学者专家和摄影家来白洋淀有针对性的考察和进行艺术采风活动,制作相关专题片,构建英雄文化立体化的传播体系,多方联动、多策并举讲好英雄故事,扩大英雄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使白洋淀潜移默化地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歌淀、英雄淀,以便在雄安新区建设规划中,把握英雄文脉、留住英雄根脉,以“世界视野、中国高度,本土特色”的建设目标为指导,处理好城市建设开发与保护历史文化的关系,探索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中国模式、雄安模式。

白洋淀除了是英雄淀之外,也是歌淀,千古绝唱——易水之歌的史实就发生在这里。据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曲英杰等专家的考证,荆轲饯别燕太子丹的具体地方应在临易城“所临易水之上”,即白洋淀流域。所以说,白洋淀是《易水歌》的真实地点,白洋淀是“歌淀”是有足够历史依据的。把白洋淀建设成为英雄淀、歌淀,并与杭州的诗湖、爱情湖——西湖相联系,形成南北遥相呼应之势,培育中国水域文化景观品牌。因此,将白洋淀作为雄安新区生态城市进行规划的同时,还应将之作为文化景观进行规划,使之成为雄安新区的文化标志和价值载体,成为中国英雄文化产业的中心,成为中国梦的精神家园。

凡名城,无不与其独特的文化特质联系在一起。白洋淀意象建设是千年之计的文化书写,是精神之城和未来之城建设的著魂之举。在千年雄安的规划发展中,充分把做好白洋淀的文化建设,把文化意象融入到城市景观之中,使之成为雄安新区的文化标志和价值载体,使之成为中国梦的精神家园,就是千年之计的体现。

(本文系河北大学创新资助项目“白洋淀英雄文化产业化规划方案”〔项目编号:hbu2018bs17〕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雄安新区设立的目的和意义,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参见新华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17-04/02/c_136178012.htm,2017年4月2日。

②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在河北省安新县实地调查,主持召开河北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时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参见同上。

③ [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8页。

⑤ [美]兰斯·斯特拉特:《英雄与作为传播》,胡菊兰译,《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⑥ 韩炎元主译:《韩诗外传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20页。

⑦ 金振华、陈桂声:《文史合璧:两汉卷》,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58页。

⑧ 例如杜甫的《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⑨ 例如高适的《辟阳城》:“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

⑩ 例如杨秀清的《果然忠勇》:“起义破关千百万,直到天京最英雄。”

猜你喜欢

白洋淀新区意象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意象、形神
雄安新区首个永久性水利工程通水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从白洋淀逃荒到北京
宁波三门湾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