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重塑媒体融合新生态

2018-08-07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融合

■ 沈 浩 袁 璐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工智能”研究的飞速前进。回顾2017年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从一个抽象的科学概念,到渗透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实体。2018年3月全国两会政府报告再次提及“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基础设施。媒体融合发展,传播科技力量,如何用实践去探索去寻找一条更适合中国媒体发展的“人工智能+”的媒体融合之路,成为了当前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 人工智能的技术革新

人工智能的概念最早在50年代提出,但是受限于当时的计算水平,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21世纪初,随着硬件芯片的发展,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得到高速提升,数据得到积累,算法理论不断革新,人工智能由此爆发。2013年中国进入大数据时代,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的数量以量级的速度增加,以深度学习算法基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2016年开始,全球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开始在“智能化”的道路中寻求变革:Google公司的战略由“Mobile First”转为“AI First”;随后包括Facebook,亚马逊,微软都开始在AI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国内百度喊出“All in AI”的口号;腾讯则提出“AI in All”并建立了自己的AI实验室;阿里巴巴集团创建“达摩院”,在AI领域蓄势待发。一直到2018年年初,滴滴出行继建立滴滴研究院和滴滴美国研究院之后成立了自己的AI Labs,重点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领域发力。

目前为止,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感知层和认知层。基础层的人工智能是我们熟悉的深度学习、大数据算法。感知层更偏向于模拟人类感知觉的技术,包括图像识别、语音识别、音视频识别以及体感技术手段,包括AR、VR技术。认知层则上升到人类大脑的思考以及人类的学习能力,因此有了现在的语义理解、知识图谱等。

2018年1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①,白皮书提出适用于通用人工智能领域需求的参考框架:基于“角色-活动-功能”的层级分类体系。参照参考框架,具体涉及到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特征识别、语音识别、知识图谱等关键技术。无论是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还是自然语言处理,从监督式学习演化为半监督式、无监督式学习,整个算法模型的重要性都日益凸显。随着算法的不断改进,人工神经网络逐步成为了人工智能中很重要的一种基础算法。2006年,深度学习的概念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Hinton提出,这一算法极大地发展了机器学习的学习能力。直到现在,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针对于媒体文字行业最相关的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而文本处理应用包括对话系统、自动摘要、机器翻译等;文本生成应用包括新闻写作、自动写诗、报告生成等。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语言识别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复杂环境下的语音交互体验不断增强,表现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且人性化。2017年,全球各大公司发布自己的智能音箱设备,包括苹果公司的HomePod,亚马逊Echo,谷歌Home,阿里巴巴天猫精灵,小米AI音箱等。智能音箱的发布使得媒体形态更加多样化,诸多媒体公司与技术公司合作推出音频设备置入节目,用户只需要对相关的智能设备喊出口令即可听到相关节目。2018年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三星、LG厂商的最新旗舰机亮相,华为推出首款3GPP标准5G商用终端,AI技术、5G等功能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手机中。除此之外,中国国内的小米公司宣布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合作主要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内容涉及到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文本输入、对话式人工智能、知识库、搜索等微软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的技术革新,使得“人工智能+”的时代逐步来临。

二、 人工智能助力媒体融合智能化

2017年,包括《京华时报》《东方早报》等十多家媒体宣布停刊,多家媒体以移动版的新形式与读者见面,这就意味着媒体融合进程正在进入“移动优先”的新时代。整个媒体升级转型,整合现有资源,从原有的传统媒体到现在的新型媒体,从物理变化的简单叠加到融合变化的深度改革,使得整个媒体融合进程稳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正在使媒体发展环境发生突破性进展,更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舆论生态环境向更好更优的方向发展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了广电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全面结合。基于计算机芯片的发展,基础层算法技术的不断更新,人工智能各类关键技术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得到快速发展。过去五年大数据的研究,已经产生了重大突破,并在部分领域取得良好的应用。在媒体行业的应用中,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等信息的融合发展,使跨媒体交互、智能搜索和个性化推荐变成新型媒体形态。机器模拟人类听觉、视觉感知信息,从设计、创作等方面不断实现智能化,这就推动媒体融合不断深入。随着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和智能推荐的技术革新,使得媒体融合向着更智能、更便携、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地重塑整个媒体格局。

根据2018年2月发布的《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7~2018年)》③,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正在盛行。国内外媒体的实践中,整个智能技术分布于媒体节目制作中的线索发现、信息采集、内容的生产和分发、效果反馈等各个环节。人工智能借助技术手段,通过传感器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新闻信息采集和新闻编辑等环节的工作效率,而通过智能推荐算法也更好地实现了个性化分发。此外,将算法技术应用于推荐系统,使得媒体与用户的交互更加精准,因而打造出“媒体+技术”的新形态。国内媒体联合互联网公司打造智能新闻产品,把人工智能带入到媒体生产环节,这就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典型。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媒体行业更加平台化、智能化,在整个内容生产过程中更需要媒体从业者进行质量的把关和监控,这也是未来媒体人的竞争力所在。

三、 “人工智能+媒体”实践案例解析

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四大主流的技术,分别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主要应用于用户行为分析与舆情监测,包括对应的兴趣点检索、智能推送算法等;人工智能一般采取“人工智能+”的方式,针对移动端、网媒、平媒的求快、求全、求深特点,或者针对播报的新闻类型实现智能新闻写作,对应于媒体融合“一次采集、多层编辑”环节,例如里约奥运会便成为了媒体机器人的主战场;AR/VR应用于新闻报道能够使用户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例如在灾难、救援、自然景观的报道中与无人机拍摄相结合。

以传统媒体人机协作的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时代下的2018年“春晚”盛宴以及 “两会报道”智能媒体上岗为例,具体分析媒体融合中内容创作、内容呈现,以及日渐智能化的媒体报道形态。

1. 人工智能时代的“春晚”盛宴

2018年,中央电视台网络春晚已经历时八届,成为了互联网时代能够根植于网络且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服务于大众的一场视觉盛宴。在整个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前提下,把科技时代的高科技应用于媒体呈现,并能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全媒体进行全面传播,正是当下媒体融合更加科技化、智能化的最好展现。随着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科技的重大突破,AI不再仅仅是一个科学概念,而是走进人们生活中的“智能日常”。2018年CCTV网络春晚比较往年,更加引人注目的是时代发展下科技的突破。此次晚会中,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纷纷亮相。萌娃小山竹、智能机器人钢琴家“特奥”和人形智能机器人阿尔法,带来了一场集舞蹈、拳击、太极等丰富内容为一体的混搭表演。百度机器人“小度”除了给现场观众送春联,更是参演原创歌曲《网事2017》。

早在2017年7月,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中,无人车正式走进人们的视野。2017年11月,科技部公布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Apollo被钦点为自动驾驶“国家队”。2018年央视春晚珠海分会场,由28台百度Appllo无人车领衔的车队驾驶在港珠澳大桥,在整个表演中出色的完成了两条车道的“8”字交叉跑动作④。由优必选科技特别定制的24只机器狗“Jimu汪汪”以舞蹈表演的形式在春晚亮相,并与舞台演员进行互动。除了娱乐表演,人工智能也不断渗入到中国传统习俗。2018年,腾讯新闻、腾讯AI Lab、百度和央视网推出“智能春联H5”,给出2-4个汉字之后,系统将根据给出的字“写”出一副藏头春联。将人工智能写作应用于媒体传播,并赋予其美好的祝福含义,随着科技技术的革新,AI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生活。

2.人工智能与传统媒体的人机协作

近几年,传统媒体在技术方面投注了大量的精力,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也促进了媒体融合中人机协作的深度和广度。从新闻线索的搜索、获取,新闻资料的分析整理,到最后新闻内容的创作,媒体内容全流程全方位覆盖。

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流程一般由编前讨论会、记者采访收集、全人工编写、人工选择分发,一直到最后部门进行资料的梳理总结组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语义分析引擎、新闻智能采集软件、新闻智能分析软件、新闻内容智能管理软件等相继出现,从而构建了良好的人机协作流程。

(1)分析引擎:根据中文文本进行分析,标注文本特征,分析语义,进而进行新闻线索的挖掘、知识体系梳理和舆情预测。

(2)新闻采集: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自动抓取用户关注的新闻,进行内容清洗,提供内容的全平台呈现。

(3)新闻分析:通过数据挖掘算法、语义分析算法、文本提取分析算法,快速梳理新闻分类、提取新闻要素,统计报道情况。使新闻工作者能够快速掌握新闻事件全貌,了解时下热点,进而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深度报道。

(4)新闻内容管理:利用内容特征提取、图像识别以及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新闻内容生产发布平台,为媒体提供全平台的新闻发布,多屏编排、发布以及运营管理,全面支持两微一端的需求。深度学习算法出现之后,相关智能推荐得到了快速发展。

图1 人机协同内容生产

3.“两会报道”智能媒体上岗新体验

2018年3月,人民网联合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众平台,进行全国两会内容报道。视频报道栏目《两会进行时》全面引入VR、AR、AI等技术,旨在将栏目品牌化,并立足融媒体发展理念,更加多维度的呈现新闻报道。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封面新闻APP推出共计七大新媒体产品,以全面多角度的融媒体形态呈现“两会”。长城新媒体推出访谈直播节目,节目中利用移动互联、VR虚拟现实等技术,与网友实时互动,让广大网友能够近距离接触代表委员并感知两会。

在整个两会报道中,备受瞩目的新华社“媒体大脑”通过文本分析、综合计算分析舆情等人工智能技术,在5亿网页中梳理两会材料,用时仅15秒生产发布了全球首条关于两会内容的机器生产内容(MGC)视频新闻——《2018两会MGC舆情热点》⑤,视频内容内容包括舆情分析、可视化图表、配音配图等,整个视频剪辑均由“媒体大脑”系统计算机机器自动完成。

新华社发布的“媒体大脑”智能系统,旨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媒体,促进媒体的深度融合、跨界融合⑥。整个智能系统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技术,覆盖挖掘新闻线索、新闻策划、采访,以及内容的生产、发布,以及内容的传播反馈总结等全方位的新闻制作传播流程。“媒体大脑”系统生成MGC新闻,即机器生产新闻,整个生产过程是:抓取数据,分析数据,内容生产,内容编辑。

(1)抓取数据:通过摄像头、无人机、传感器收集视频图像数据。

(2)分析数据:通过图像识别、视频识别技术,进行图像、视频的数据分析,获取有价值的数据内容。

(3)内容生产:通过语义分析与已有数据进行对比关联,从而获得新的“内容”,进行机器人新闻写作生成新闻稿件。

(4)内容编辑:文字和多媒体素材编辑,对视频、语音、数据内容进行多媒体内容编辑,整个过程设计到视频剪辑、语音合成、数据可视化等。

“媒体大脑”MGC新闻,可以更快、更准的捕捉到新闻线索,并且进行智能化的编辑,减少了新闻记者繁琐的日常工作,使得更多的媒体工作者可以投入到深度报道,有效的提升了行业的生产力。在此次两会报道中,“媒体大脑”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对已有的文字、图片、视频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综合舆情分析,可知“宪法、习近平、新时代、机构改革、反腐”等词在两会舆情中名列前茅。而与“宪法”匹配的热词包括“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依法治国”等。

人工智能的技术革新使得技术手段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整个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媒体融合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整个媒体融合的深度也随之加强,并且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使得媒体行业在内容创作、内容呈现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媒体从业者和管理者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利用技术手段,切实做好自身业务管理,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成为新一代的“媒体人”。

四、 人工智能时代媒体融合的新期待

2018年1月,牛津大学路透研究院发布年度数字媒体报告《Journalism,Media,andTechnologh Trends and Predictions》⑦,报告全面指出2018年新闻、媒介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给出具有前瞻性的预测。报告具体指出:整个技术的提升和发展,使得媒体行业也发生了巨大变革。利用新算法,推荐系统可以更好的为从业者提供个性化的内容。从网站的推荐系统开始,新闻媒体从业者不断发现新闻线索,这成为了计算机驱动新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新闻记者助理的诞生,半自动化新闻管理的出现,大量减少了新闻记者日常繁琐的工作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记者向深度思考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和相关产品技术的落地,使得媒体行业正在积极的拥抱技术。

2017年“双11”,AI设计师鲁班参与制作了4亿促销海报;2018年新华社“媒体大脑”发布MGC新闻,参与两会报道引起全球关注;2018年南方财经联手科大讯飞,通过语音合成技术模仿真实主持人的声音,推出人工智能虚拟主持人,并将其应用于财经新闻播报。技术的革新下,机器生成创作内容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媒体行业,包括文本、音频、图像、视频和交互等各个方面,“AI+”的模式也正在全面扩展。根据2017年12月亿欧智库《人工智能+内容生产研究报告》的统计结果⑧,AI机器人新闻写作正在各个媒体得到广泛的应用,涉及到的题材分布于科技、娱乐、民生等领域⑨。而在辅助写作方面,人工智能也不断地投入使用,通过收集素材和纠错的功能,来辅助从业者进行文章写作⑩。如GiveMeSport用机器人进行信息收集;Google研发为报道自动匹配图表、图片或视频的工具;NewsCart公司用AI追踪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群发给团队成员。

2018年3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人工智能,“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基础设施的人工智能,正在与各个行业各个产业进行融合,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而中国对于人工智能的投资和发展,也势必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在媒体行业,多款机器人新闻写作系统、新闻直播APP、无人机报道、语音合成虚拟主持人等产品的出现可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整个媒体行业业务层面,优化各个生产环节,不仅提高了从业者的效率更好地提升了媒体融合的效果,更能使新闻报道的方式更丰富更多样化。

五、 结语

在数字化媒体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媒体行业已然迎来了“AI+媒体”的媒体融合时代。技术产生革命性变革,以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不断融入到媒体中,机器人新闻写作、无人机报道和VR/AR报道的出现,正是媒体融合智能化的呈现。面对新技术、新平台,媒体行业要全力拥抱技术,更要坚信技术服务于媒体,内容依然是媒体行业的基础支撑。只有坚持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新闻,坚守行业职责,才能更好地实现媒体的深度融合。

注释:

①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2018年3月。

② 胡正荣:《智能化: 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现代传播》,2017年第6期。

③ 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暨南大学:《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2017~2018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80页。

④ 《港媒:春晚无人驾驶秀展现中国引领人工智能雄心》,海外网,http://mil.news.sina.com.cn/2018-02-23/doc-ifyrvnsw7549155.shtml,2018年2月23日。

⑤ 《新华社“媒体大脑”两会上岗 15秒生产首条两会视频新闻》,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lh/2018-03/02/c_1122480318.htm,2018年3月2日。

⑥ 《新华社发布国内首条MGC视频新闻,媒体大脑来了!》,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newmedia/2017-12/26/c_1122170364.htm,2017年12月26日。

⑦ Nicneman,Journalism,MediaandTechnologyTrendsandPredictions2018,2018.

⑧ 亿欧:《2017 人工智能+内容生产研究报告》,https://www.iyiou.com/intelligence/report541,2017年12月7日。

⑨ M.Carlson,TheRoboticReporter:AutomatedJournalismandtheEedefinitionofLabor,CompositionalForms,andJournalisticAuthority,Digital Journalism,vol.3,no.3,pp.416-431,2015.

⑩ A.Van Dalen,TheAlgorithmsBehindtheHeadlines:Howmachine-writtenNewsRedefinestheCoreSkillsofHumanJournalists,Journalism Practice,vol.6,no.5-6,pp.648-658,2012.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智能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