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018-08-06王斌泉

魅力中国 2018年2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中国传承

王斌泉

摘要: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与积淀而成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民俗与信仰息息相通的文化现象,所以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蔚然成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新时期,中国民俗艺术只有传承,才能求生存,只有创新才能科学发展。

关键词:中国;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

中国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了提升中国人的精神文明高度,增强全国人民的幸福感,所以,也应蕴含着广大人民群众基础和接地气的中国民俗文化。

中华民族地域广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内涵丰富的中国民俗文化,中国民俗文化的民间性、大众化、习俗性是其发展的特点,外在表现为参与者多、影响深远、根基牢固。经过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和不断创新,我国大部分民俗文化也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蕴含着中华民族乐观向上、不畏艰难、感恩自然、勤劳勇敢与团结合作的精神内涵,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内涵。这是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通的内涵所在。

二、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与高尚的文化和道德体系,阐释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价值与公民素质的提高,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方向。中国民俗文化在形成、传承与创新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低级的、庸俗的内容,在传承与发展中也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俗的影响,导致了道德异化现象的存在。所以,新时期中国民俗文化非常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与指导,从而促进中国民俗文化能够远离假、恶、丑,追求真、善、美,在发展内涵中不断枝繁叶茂、繁荣昌盛,从而更科学地发挥其道德教化的作用,更加科学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发展。

(二)中国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延续

中国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寓意深厚,且种类繁多。中国的民俗文化只有在传承中才能延续。例如:“开封庙会”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自北宋以来绵延千年,开封庙会不仅继承了历史传统,发扬民俗文化,不断将古典与时尚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魅力,目前已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项不可或缺的民俗盛宴。

中国庙会以河南最具规模,其中又以开封万岁山庙会最为经典。开封作为八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万岁山春节大庙会作为开封市冬季旅游和新春文化节龙头活动,被社会各界誉为“最具影响力的庙会文化活动”、“中国最具魅力庙会活动”等称号,历经十五年发展,现已成为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三)群众是传承中国民俗文化的根底

千百年来,一些民俗文化已经融入老百姓生活,这些活动不必政府出面组织,都是民间自发组织开展,不会有断代的风险。因为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人多力量大,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力与参与,是中国本土原生性民俗文化发展的主要源泉。例如,农历五月十三,是天台县雷峰乡潘岙杨村“囡节”。天台人方言称女儿为“囡”,囡节,即女儿节,在雷峰乡已有7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流传于潘岙杨村、里翁村、后坑王村、王浪树等村。每到囡节,外嫁的女儿或待嫁的闺女,都得为父母做馒头,敬拜父母。活动初衷是倡导孝心。因为名气大,现在囡节已经成为乡村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来观看女儿节文化。节日里,女儿们做的馒头也成为一种商品售卖。如今仍在传承并富有活力的民俗活动,都是以群众为根底的。

(四)传承中国民俗文化需要创新

古老的中国民俗文化底蕴深厚,长期受传统文化滋养的老百姓对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民俗文化成为了一种广泛追求的生活方式。每一个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风格与文化内涵,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只有与本地的文化内涵创新融合,才能使中国民俗文化经久不衰,才能与本地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才能推动中国民俗文化的大繁荣与大发展。

中国民俗文化玉环鼓词最先由温州传入,原本都是用温州方言演绎。蒋兴平的师父张庚清是较早一批尝试用台州方言演唱鼓词的艺人,并在演唱实践中吸收戏剧、曲艺等多种音乐元素,伴奏时大胆加用二胡、三弦、口琴和锣、钹等打击乐器。与其他非遗民俗文化不同,玉环鼓词先天就是“创新”的产物。所以,形式上的创新与变化,不会影响鼓词的魅力,反而能助推鼓词的创新发展。

(五)中国民俗文化的推广与发展要相互并进

民俗文化中属于生活民俗的,可以通过建设展馆,增加展出、活动来推动发展。例如:台州市本级建设了台州乱弹展示厅和台州道情展示厅,不同地区的县级非遗馆和乡村非遗场所都在建设中。

而针对民俗文化,属于生产性民俗,针对这一类民俗,是将它们融入新的经济轨道中求发展。例如:木雕、石雕、草编织物、台绣等有经济潜在价值的非遗项目,可以利用民资充裕的优势,大力宣传推广干漆夹苎、台州刺绣等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的实践。其中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三门职业中专学校的三门微型石窗的产学研基地,将现代数控加工技术与传统石窗的加工手艺相结合,走出一条传承与发扬三门石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

庙会源于民俗,民俗流于民间。民间艺术表演和传统手工艺作为历史长河中的艺术珍品,与庙会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开封庙会景区召集邀请国内80余位传统民間艺术传承者入驻,分散在各大演出场地沿线进行流动式展演,平时难得一见的拉洋片、打板子、皮影戏、木偶戏、扁担戏等近30项传统民间艺术表演都将聚集于此。游客朋友在欣赏这些精彩民间艺术表演的同时,还可以与庙会现场近50名传统手工艺人、非遗传承者近距离接触,亲自参与到陶艺、糖画、剪纸、泥人、烙画、葫芦画、挑花绣等民俗“老古董”的制作过程之中,同时深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民俗文化。

2018信阳浉河老北京文化庙会融合地道的传统民俗手工艺表演、天桥绝活、民间杂技、老北京铜人表演、糖画、虎头鞋、草编、年画等民俗文化项目,盛大的民俗文化盛会在河南信阳浉河推广与发展。中国民俗文化的这些丰富多彩的推广模式,让河南信阳的市民不出家门,就能够在民俗庙会上品尝到老北京的特色小吃,每个地区与国家的美食都是这个地域民俗文化传承的符合。河南信阳浉河老北京文化庙会推广与发展了中国民俗文化。

总之,中国民俗文化要以创新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中国传承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