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讨

2018-08-06热则宛古丽·艾买提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语文教学

热则宛古丽·艾买提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单元导读,一个是课文,还有一个是语文园地,放在课文的后面,属于最后一个层次的内容,包含的知识丰富,有口语交际以及写作训练、自我发现、展示台等栏目。这几个层次中,导语的导学功能比较强,单元也是围绕某个专题进行编排,这些都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低年级段语文教学现状,接着从高度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注重教学语言技巧的运用、提高阅读教学成效、注重“对比阅读”和“以读代讲”模式的应用等个方面提出了新课程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一、前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课程开始增多,但是其理解和接受能力还是有限的。小学阶段正是打基础的阶段,基础如何关乎其以后的学习成绩。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研究小学低年级段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纵观当前小学低年级段语文教学现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和老师都是以分数作为衡量语文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在教学中,课堂基本是教师占据主导位置,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比较少,于是出现了“满堂灌”或者“满堂问”的状况,甚至要求学生在考前对部分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没有重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我们以写作教学为例,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包括修辞手法的运用、何种文章类型的特点等,这些基础语文知识是提高写作成效的重要前提。在实际写作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基本语文知识点的积累,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写作训练,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在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下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事实上,语文属于一个厚积薄发的学科,想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并非容易之事,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要认清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才能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三、新课程下小学低年级段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高度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1.拼音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第一步,拼音教学是汉字知识学习的基础。要重视拼音环节的学习。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运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为小学生做好表率,让他们也用正确的读音进行学习。可以采用多讀、多写的方式,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拼音小卡片,写上那些难以记住和容易混淆的韵母,比如,ong/eng等,还可以运用“给字母找邻居”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高拼音教学成效。

2.识字教学。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基础。由于我国汉语的词汇量比较大,形体变化形式也很多,字跟字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但是,这并不是说汉字的存在是杂乱无章的,其具备内在的规律性。纵观古代造字方法,除了有形声字,还有象形字以及会意字等。小学生在进行生字学习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有读音不是特别准确、书写的笔画不规范、运用不恰当等,尤其是那些结构比较复杂的生字。因此,必须要掌握正确的识字教学方式,采用故事识字、单元整合识字等,营造欢乐的识字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3.词语教学。词语教学要尽可能的做到“词不离句”,学生学习词语的时候要能够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比如在“蜜蜂引路”这篇文章中,针对“向导”这个词语,可以针对这句话“列宁非常风趣的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带到这儿来的…….”,问学生“向导”具体是什么意思,就会有学生回答:“向导,就是指引路的人。”接着向学生提问:“文章中列宁的向导是谁啊?”学生就会回答“蜜蜂”,老师接着问“蜜蜂真的可以做向导吗?它能带我们去北京吗?”学生说“不能”。接着教师再跟学生解释“蜜蜂不能真正引路,这是列宁通过仔细观察利用它来引路的”。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个词语的含义。

(二)注重教学语言技巧的运用

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教学风格主要有教学方式、教学语言等等。就教学语言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够使得课堂氛围更加融洽,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感染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霍林斯基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不把知识变成静止的学问,就要注重语言这种创造工具的运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运用严谨、精炼的理论言辞,注重授课的语言风格,尤其是课文朗诵风格,最好能结合相应的肢体语言,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听听,秋的声音》的时候,可以先用一段充满情感的语言为大家讲秋天的美好,营造出一个情感氛围,接着为学生反复朗诵“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在朗诵的时候配上具体的手势,还可以适当的拉长朗诵语调,让学生自主体会作者对秋天喜爱的情感。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效

小学有大量的课文教学。一二年级的教材文字优美、富于童趣。这就给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在阅读教学开展的时候,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适度性、创新性的教学目标。所谓适度性就是根据小学生阅读要求,制定出学生努力一点能够实现的目标,具备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在对课文进行主题诠释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境界,语文教师要认真合理的评价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概括,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师再去赋予新的思想观点,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比如,在学习《要下雨了》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先让大家讨论下雨前有什么样的神奇自然现象,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想象力,讨论其对于下雨问题的看法,有的说蚂蚁会搬家,有的说蜻蜓会飞的很低,有的说会乌云密布,有的说会刮大风,这就改变了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个性展示的机会,对于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帮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在这样环境下开始文章的讲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此外,我们以插图教学为例,在学习三年级课文《快乐的节日》的时候,要让学生理解这篇文字与意境同样优美的课文,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教材插图的方式来进行阅读教学:绿色的草地上,教师举着小红旗带着小学生在奔跑嬉戏,他们穿着美丽的衣服,看花儿盛开,鸟儿慢慢的飞。这样的画面让学生有心旷神怡的感觉。通过让他们看图读课文,领悟描述的节日的欢乐。在这样的氛围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重“对比阅读”和“以读代讲”模式的应用

1.对比阅读。

这个策略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点的时候,针对描写类似事物的文本阅读,像描写风景、人物以及哲理等,通过比较和分析,分析不同文章的表达风格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系统。对比阅读在开展的时候,教学流程主要是:典型的案例,初次阅读的感知,深入阅读的体验,模拟写作,同组类比,实践体会,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说明性文章的时候,确定了整个单元的概念主题之后,可以把五年级某单元的《秦兵马俑》以及《埃及的金字塔》等文本统一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秦兵马俑》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看作者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接着从文章的结构、说明的方式以及具体的语言风格等方面来跟《埃及的金字塔》这个文章进行对比学习,总结出异同点。之后向“口语交际”以及“练习写作”上迁移,让学生自主体会不同的说明方法达到的不同效果。

2.以读代讲。

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不一样。要进行听说读写整合训练,就可以运用“以读代讲”的策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比如,在五年级上册某单元为例,这个单元基本都是围绕“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来进行组织专题。包括神奇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还是风景绮丽的黄山,教师都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些地方的特色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地形地貌?一年四季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大家去过这些地方吗?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可以说出你的感悟吗?把这些话题结合在一起就是小学生对祖国河山的宣讲课堂。此外,教師还可以配合多媒体课件,用优美的曲子为背景放这些地方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听着曲子反复去阅读、朗诵课文,在头脑上想象风景的奇特。相信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通过学生的阅读和感悟就能够感受到如何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并能够在写作中表现出来。

(五)提高小学生言语表达成效

简单来说,所谓的言语表达就是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单元后面的“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内容跟整个单元的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如果不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单独的把“口语交际”以及“习作训练”列出来,那么课文单元作为口语与写作练习能力的资源就会被浪费。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整合训练的时候,可以在单元的每一篇课文后面都进行适时的安排“口语交际”与“习作练习”环节,给学生大量的听和说的机会。“口语交际”可以列出计划,提供指导的范本,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主要的教学流程概括为以下几点:创设情境、感悟内容、初次品读课文、了解内容、仔细品读课文、拓展训练、反思欣赏、深化主题等。而在进行这习作训练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导语”进行引导,比如,要选择一副秋天的画进行写作,教师可以先用导语来指导学生:“金秋是个收获的季节,我们看到了秋季缤纷的色彩,也听见了秋天美妙的声音,感受到了秋天带给我们的欢乐,那么,现在请用你手中的笔来描绘下你心中的秋天的形象。”通过这样的策略提高了小学语文整体教学中听说读写的整合训练成效。

(六)提高写作教学成效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认清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教师可以有选择的布置学生回家抄写一段自己认为写的不错的文字,不限制题材与风格,让学生养成摘抄文章的习惯,并把这个习惯坚持下来,能够根据这些文章写自己的读后感。再比如,可以在写作课堂上为学生放一些学生喜欢的儿童电影片段或者动画片片段。让学生根据观看的作品写出观后感,写出影片或者动画片对自己的启发。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入生活实践的内容,让学生说出自己家乡这几年的发展变化,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来说,像生活的变化、建筑物的变化等。比如,在教给学生进行白描写作的时候,可以带着学生去校园内观察校园里种植的植被、道路旁的电线杆以及夕阳西下的云彩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对这些事物进行一个详细的描述。此外,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续写作品故事,通过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先确定一本大家共同喜欢的书,为它编写续集。并每月组织评比,半学期更换一个读写主题,让学生感受写作带来的欢乐。

写作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体验,让学生能够主动改造知识,让语文知识具备个性化含义。也就是说,写作教学不只是局限在语言片段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上,还要逐步扩展到情感领域,要能够体现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的价值。作文课堂不但是为了传授基础的写作知识,还要成为激发学生情感的重要场所。在作文课堂评价学习中,关爱和尊重是一项重要指标,这是新时期赏识教育的灵魂所在。要实现作文教学目标,就要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持着一个宽容的态度,允许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支持学生的创新思维,允许学生发表对生活的看法,对学生的缺点持宽容的态度,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关注其写作方面的点滴进步,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个理性的认识。在写作教学中保持一种赏识的心态,用爱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的作品,尊重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的个性心态才会一片生机勃勃。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力,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的阅读量是有限的,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都不是特别深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清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小学语文教育价值的有效方法,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同时还要注重课外活动的延伸,从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田东东. 探索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上),2016(10).

[2]陈截芬.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有效识字教学策略初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6(02).

[3]张明林.走向生本、走向生活、走向创新-从六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看阅读教学的走向,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2).

[4]冯春、韩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知识经济,2015(02).

[5]陈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问题研究,2016(03).

[6]龚惠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内蒙古教育,2015(10).

[7]邵素琴.根据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特点进行整合教学[J].科研纵横,2016(10).

[8]宋金城.多元统整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J].语文园地,2016(15).

[9]张明林.走向生本、走向生活、走向创新-从六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看阅读教学的走向,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2).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