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生活风帆,构精彩课堂

2018-08-06马俊婷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生活化小学语文

马俊婷

摘要:生活化是各门学科的最初来源,也应当是教学的最根本的原则和最基本的方法,本文首先论述了实施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并针对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四个特点和课堂教学中显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概括,进而指出了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应该如何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生活化教学即“从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出发,把语文能力看作是一种基本生存手段和生活能力,注重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关注语文能力对人的现实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追求通过语文教育创造个体可能生活的理想与意义,实现人生的超越与生命的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進,课标中“综合性学习”的浪潮席卷了语文课堂教学,其主要创新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增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社会生活的亲和力。语文教学生活化中心点也旨在“生活”,重在“教学与生活融合创生的一种过程”,强调引入生活丰富教学。因此,研究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它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促进语文生活化教学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语文教育的需要。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特点

语文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除了具备语文教育一般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其独特的、鲜明的特点,即体验性、开放性、完整性和民主性四大特点。说它具有体验性的特点,是因为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说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是因为小学语文生化化教学针对传统教学中封闭的弊端,课标指明只有开放的语文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才能拓展学生认识世界的视野,因此其开放新不可小视。说其具有完整性的特点,是因为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注重生命的发展,而人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物,人的生命具有丰富的意义,所以说其具有完整性的特点是很有道理的。人天生就能感知外部世界,并总有兴趣去探寻未知的世界,因此,课堂中师生之间应处于一种民主和谐的新型关系,生活化教学就恰好诠释了这一点,即民主性。

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既为师生自主创造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也给师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如果一位致力于“生活化”,就会有一些过而不及的问题出现。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小学生化话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课堂教学过于追求生活化,使语文课堂失去了其原有的“语文味”,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时间,从而偏离了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目标;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可以增加一些生活事件,使语文出现“反教育”现象;过于重视学生的生活,学生“指挥”老师,老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教师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赔了语文学习的“本”,使教师失去课程意识。

三、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1.把书本知识“搬到”生活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教师在向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时,应当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转化到生活当中。比如,教师让学生写作文,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路来写,而不是根据教师制定的套路来写,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写作风格。因此,如果教师想要学生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新颖的作文,那么就应当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属于学生自己的灵感。由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只会觉得知识很枯燥、课堂很乏味,教师要将生活化的教学引入到课堂中,将课本上的知识通过情境模拟演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2.努力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丰富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尽可能的把课外新的信息引入课堂,并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将有关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巧妙利用电视节目,提高小学生对语言文字钻研的兴趣,如带领学生观看大型国家级汉字听写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火起来”“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这种活动不仅为学生创造了生动的学习环境,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语文课堂教学,而且远比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感悟到文字的美丽。另外,我们还可以巧用传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比如教学宋朝王安石的《元日》时,利用能引起学生感兴趣的“节日”这个点,引入唐朝杜牧的《清明》,这两首诗分别指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和清明节,教学时利用传统节日这个兴趣点讲诗歌,再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即学生自己过节日的感受,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3.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去感悟、去体验。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像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想象感悟,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总之,实现语文生活化教学简单地说就是使人更完美的生活。语文虽不等同于生活,但却赋予生活以更理性的追求,反之生活又丰富了语文世界。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能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有利于自身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有用的,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愿望,促进学生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使新课标倡导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凌.盘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非语文现象”(人大复印资料)[J].小学各科教与学,2006(01).

[3]徐龙启。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生活化小学语文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