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部曲奏响诗词新乐章

2018-08-06王道根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指导小学语文

王道根

摘要:新课标中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思想情感意义重大。作为教师,在诗词教学中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都能主动融入到诗词的学习中来,去感受诗词承载着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诗词教学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指导

古典诗词作为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美丽的瑰宝,将汉语语言的运用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在世界文化历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作为语文教师有义务将中国优秀的古典诗词文化发扬光大。基于此,文章围绕诗词教学展开如下几点研究。

一、欣赏朗诵,理解背诵

在品读中欣赏诗词,学习诗词。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时,要鼓励学生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诗人创作诗词时的心态,更利于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诵是积累诗词最好的方法之一。欣赏朗诵,理解背诵能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多数为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头联、颈联、尾联应如何读,则需要教师给予指导。比如,教师先示范朗诵,对学生理解诗词具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古诗词是用最精炼的文字呈现出来的,每个字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欣赏古诗时,要挖掘古诗的语言美,将学生对古诗的求知欲激发出来,点燃他们的智慧之花,提高诗词的学习效率。

二、注重古诗词美感的传递

古诗词最大的魅力在于短小精悍的句子中蘊含着美丽、丰富的意境,这种“美”需要小学生自己进行感悟和体会,在精神、情感等方面同作者产生共鸣。而古诗词中蕴含的智慧也将对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展开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向学生传递古诗词的美感,引导学生对诗人的胸怀产生深刻的认知,促使学生产生对真、善、美的深刻认知,在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例如,在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中的“绿”字为出发点,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音乐、视频、图片等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独特的江南春意景象,在深入体会诗人内心情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对这首诗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运用诗词,联系生活

古诗词基本都是来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体验,因此,在欣赏教学中,想要学生深刻地去体会诗人当时创作时的真实感情,需要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出学生更多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孟郊的《游子吟》时,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伟大的母爱,在学习此类诗时,教师就可以将其与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结合在一起,指导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什么是慈母、什么是游子呢?结合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让学生具体去理解这句诗。现实中,母亲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呵护自己的?而孩子成长了之后总是会离开父母,面对即将离开的孩子,母亲又是如何做的呢?而长大的孩子对于母亲又是一种什么感情呢?以实际生活为基础,指导教学,更利于学生更好地感悟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四、适时拓展,升华情感

如今,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诮悄地发生变化。学生是带着问题、信息走进课堂的。一节课上好后,学生带着许多新问题离开课堂,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续。诗歌是满缢生命的情感载体,闲情、乡情、亲情是诗人反复吟诵的主题,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以情感点燃情感,会给古诗教学带来一片新天地。如,教《忆江南》时,我搜集一些江南美丽风光的图片,在江南神奇魅力吸引下,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为何难忘江南,从而读出诗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在探讨关于送别的诗词时,也可以让学生讲述与朋友离别时的情境和当时的心情去体会朋友之间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身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汉语的特色体现出来,让学生更深刻地去感受古诗的魅力、去感受民族语言文化的魅力,摆脱掉西方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同时也能避免传统语文教学时的死记硬背,让学生对诗词探讨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调整教学理念,通过多途径、多层次进行拓展,把学生对古诗的热爱激发出来,通过诗词欣赏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及文化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不仅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与象征。在新课改的指引下,作为语文教师,积极创新,将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构建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让学生都能在诗词的熏陶下健康学习,快乐成长。在此,我也呼吁广大语文教师都能为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陈建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3).

[2]戴跃青.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与教学艺术之研究[J].北极光,2015,(09) :89-97.

[3]吴晓静.小学古诗词的创新教学[J].读写算(教研版),2013(19).

[4]柴俊梅.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周刊,2016(27).

[5]张丽.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6]李其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2016(6):00053-00053.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指导小学语文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诗词教学:共构言语与精神的春天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诗词教学:共构语言与精神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