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盈满”人文素养

2018-08-06罗银慧

魅力中国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渗透策略

罗银慧

摘要:语文属于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基础性学科,包含思想性和人文性。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促进他们健全人格和独立人格的形成,而且《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明确阐述了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重要性,还说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让课堂充满人文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还能体悟到语言的魅力所在,在体悟中丰富精神世界,提高人文素养,实现小学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提高教与学效果。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素养;渗透;策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对于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促进素质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既要做好知识的传输,又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故此,在实践教学中要立足课本,立足课堂,加强引领,根据学生的情况积极寻找更加科学的方法,以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深入教材,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挖掘出来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的语言文化及人文精神,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能使学生切身体味到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利于他们学习、汲取其中的精华,汲取到人文精神。将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挖掘出来,比如,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人的骄傲,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万分自豪。于知识讲解中渗透人文精神,更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进而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

语文是文化之根,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它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渗透人文素养,要主动打破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本身是充满创新的一种实践活动,呆板、单调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机械学习,被动接受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动性,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不断拓宽学习渠道,汲取更多的人文知识。比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文章引领学生去品读经典,参与师生互动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去阅读,在阅读中尽量进行自我阅读,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掌握者,在学习自主阅读过程中,人文精神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渗透,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心田。逐渐深化学生的人文精神风貌。

三、增强学生人文素养自我提升的意识

“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不但要读懂文章,领会其中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更好的共鸣。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他们更积极地学习人文知识,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事先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这样学生在探讨知识的过程中也会主动寻找课文中的人文知识,使教学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例如,在剖析《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时,让学生去思考:在小枣树嘲笑小柳树长相的时候内心的想法?探讨问题完毕后,再去讲解由于物种具有不同特征,它们的生长与特性也会有所不同,我们不能仅看事物的表面特征以貌取人。在教学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看到他人或者他人眼中的不足有可能是片面的、不客观的,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自己、看待他人,要增强自信心,这种将人文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教学中,效果极佳。

四、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拓展课本,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图文并茂,而且还伴随着丰富的主观情感。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要努力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以课本为支点,进行深层次的突破,进而达到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讲课目的,极度地丰富着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剖析《登山》一课时,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更能让学生深入了解列宁与巴果茨基克所具备的勇气。基于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再适当为学生拓展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让学生课后进行拓展阅读。经过拓展阅读后,他们也能更深刻地理解了《登山》中所阐述的内容,不断丰富着自身的人文素养。同时还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面对困难时,需要坚强乐观的态度,同时也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五、诗词朗诵熏陶人文情感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把识字、朗诵、写作等放在首要位置,主要锻炼的是学生的认知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种现象:有些学生把整篇文章阅读完后却不理解书中文章表达的意思,由此推出学生在感受人文精神和文化方面是非常欠缺的。古诗词是一种具有韵律的古代文学,古人在朗诵诗词的时候通常是以“唱”的方式把心中的感情阐述出来,诗词本身的意境是能够陶冶诗人自己的。故此,在学习古诗词时,可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在教师的详细介绍引导下,组织学生朗读,此时,学生在朗诵诗词时更能体味诗词的含义,诗词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对学生也是一种熏陶。例如,骆宾王七岁时做的《咏鹅》一诗成为绝唱,学生通过朗诵能熏陶人文情感,通过诗词鉴赏还能培养、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古诗词的特点,对学生开展有效的人文教育。

成功的人文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为此,语文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每一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要拥有一颗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慧眼,用包容之心去对待学生。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要把学生健全人格的塑成提上日程。实践证明,真正让学生爱戴的教师都有一个共性: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作为一名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者,要用爱的力量去滋养、去感化、去影响学生的心灵和人格,让学生都能在教师的爱的沐浴下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美好心灵的人。

参考文献

[1]高艳艳.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新校园(中旬),2017(03):65.

[2]杨玲霞.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弥补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9):292.

[3]陈霞.整合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169.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渗透策略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