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2018-08-06辛福英

魅力中国 2018年14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兴趣培养

辛福英

摘要:小学科学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笔者从近年来接触到的小学科学课堂中发现,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死板,不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缺乏有效地引导和启发学生探讨与思考科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普遍对这门学科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率不高。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总结了自己的几点教学经验,在此与同仁们分享。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兴趣;培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是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只有激发学生学科学的激情,乐学、好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一、以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充满好奇心

魏书生老师说过:“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恰当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这一课时,我将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300 mL的一号液体和300 mL的二号液体中,发现在一号液体中下沉,却在二号液体中上浮,演示完成后我提问为什么同一个马铃薯在一号液体中是下沉的,二号液体中却是上浮的呢?以此进行新课导入。这样在刚上课时就可以把学生的眼球吸引过来,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游戏可以使儿童在体力、智力、交际、能力、感情等方面得到发展。尤其是小学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使他们能够兴致勃勃地观察、探索和研究问题。例如:在教《科学在我们身边》一课时,在学习了用摸的方法认识东西之后,我设计一个摸袋子游戏,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纸袋,里面装有铅笔、橡皮、糖、小刀、硬币、花生、黄豆等东西,要求学生不准看,只能用手伸进去摸,比一比谁摸出的东西最多,最后把东西倒出来看,究竟摸对多少,摸对了的学生开心得不得了。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习科学的兴趣[2]。

三、运用媒体教学

根据小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发挥电化教学特有的"鲜明色彩"、"生动形象"、"声像同步"等优势,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课件,把静止的物体变成活动的画面,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教学中,很多有关空间概念上的内容有时很难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清楚。多媒体教学的恰当运用,能使科学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如《地球的运动》内容中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加快了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产生的现象等知识的理解。

四、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单是为了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我想,学生喜欢上哪门课而不喜欢上哪门课,这跟教师的课堂教学魅力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学生喜欢教师这个人,那么他们也会喜欢上教师所教的那门课,至少不会讨厌教师上课。所以,我们的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和学生多多沟通,多多关心学生的情况。例如,询问一些学生家里的情况,或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或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当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教师更应该多多安慰他们,开导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互动,如一起放风筝、做小游戲等。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厌学的情绪,使学生喜欢学习,爱上学习,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变得更佳[3]。

五、采用实验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出许多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实验来。如教师演示“热喷泉”的实验。在一只盛有少量水的烧瓶上塞上带玻璃管的瓶塞,玻璃管直插到瓶底,教师用热水浇在烧瓶外面,瓶里的水立刻从玻璃管上喷出,就像喷泉一样。学生看了实验感到十分新奇,迫切要求知道这是什么道理。这时教师进行“热胀冷缩”知识的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更能提高学习兴趣。好动是儿童的特点,科学教学中安排一些由学生动手的内容,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过程中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如上“二氧化碳”一课时,让学生先把三支高低不同的蜡烛放在大烧杯里点燃,然后把事先制好的二氧化碳沿着大烧杯壁倒下去,结果越低的蜡烛越先灭,学生在快乐的实践中进一步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及作用[4]。

总之,小学科学教学中,只要遵循科学教学规律,优化教学结构中的各个环节,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无形为有形、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具体、静态为动态,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去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凤霞.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9):123-124

[2]欧迎春.浅谈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J].科学咨询,2009(6):58

[3]洪林.初中科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199-200

[4]姜云彬.浅谈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9):134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兴趣培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