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2018-08-06袁靖
袁靖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手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营造一种有别于传统“教”与“学”的关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以生为本;趣味课堂;小学数学课堂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使课堂教学气氛热闹,让学生思维活跃,就要善于提出问题。
一、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传统的单纯接受式、封闭、枯燥的学习氛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恰当地使用教具,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和脑等感觉器官,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全方位、多层次地吸引学生,增加学生信息获取量。这样,教师教也轻松,学生学也愉快。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内容时,新教材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体、球这些物体并了解它们的特征后,专门安排了“动手搭出你喜欢的东西”这样的练习活动。根据教科中的材料,开展“人人争当小小设计师”这一儿童喜爱的活动,把课堂气氛推向又一高潮。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动手、动脑、动口以及操作与思维表达相结合的过程。
二、客观分析教材
研究学生固然重要,但想要开展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实践还需要教师能够客观地分析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对整个课堂的把控,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与心理发展状况作出调整,更加科学地完成对教材的整合处理。例如,在“认识几十几”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改变小棒替代的方式,让学生用数字或者形状来表示班级内的每一个同学,班级同学共计32人,如何排列才能够让教师与同学更直观地看出你画出来的人数是32人,这时学生的参与兴趣将明显提升,不断的思考与探讨方式方法。学生采用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探究的主动性则更强,表现出小学数学课堂良好的操作性。当然,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并非单单集中表现在趣味层面,也需要教师客观的进行教材分析,以教材、学生为核心,教材内容为主线并实现拓展与延伸,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
良好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教学效果,因为感官冲击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这一情境当中,学生的主动配合,有助于知识点的转化与吸收。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的方式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便于小学生重新定义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定义,真正对数学知识感兴趣。恰当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以生为本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消除对数学学习的紧张感、畏惧感,从心底接受数学学习。例如,小学数学“百分数”教学实践。百分数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较为抽象,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存在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首要难题。笔者对该课堂开展情境创设的方式,以全新的方法构建趣味性课堂,让参与主体,即学生增强亲切感。在情境创设的环境中主要采取逐层递进的方法,通过篮球趣味性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于百分数的掌握。具体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将百分数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构成进行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其次,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本班级男生在教学之前录制的投篮次数与投入次数的视频,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再次,语言及结合学生日常完成情境框架的构建与创设,是其他学生产生联想,理解百分數教学知识点;最后,教师需要结合情景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对于百分比的掌握情况。可见,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一方面能够将学生带入到这一个新的情境当中,感受教学知识点。另一方面以情境创设的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更好的配合教学开展。
四、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的创新教学模式。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有利于他们阐述自己对知识的见解,促进他们思维的深入。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经历了对知识进行思考、分析、猜想、讨论、验证等学习过程,深刻地理解了教材中的内容,并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在积极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构建了活跃的课堂氛围,使教学目标高效完成。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使他们通过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发展他们思维的过程中让他们的数学知识体系不断完善。
五、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智力不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不同。如果在教学中给学生布置相同的学习任务,必然会导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快速完成任务后,没事可干,浪费课堂学习时间;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不知如何下手,使课堂教学效率不能有效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师要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收获,取得进步,让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激发出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积极地投入到知识探究中,为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和知识认知规律,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充分发挥课堂学习的主要阵地作用,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建平.以生为本,让课堂充满趣味——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教学实践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23:90
[2]倪晓艳.坚持以生为本,促进有效教学——对新课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5,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