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信仰和爱的篇章

2018-08-06张乐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社会纪录片诗歌

张乐

摘要:中国数量庞大的劳动阶层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在辛劳的工作之外,他们也创造了有血有肉的精神文化作品。电影《我的诗篇》里的6位主人公,他们是普通的工人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在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用诗歌来记录人生。

关键词:底层文学;诗歌;纪录片;社会

一、理想主义者的远游 ——信仰和爱

对于许多追求精神独立的青年人来说,普遍处于“理想主义者的远游”困境,一方面愿意放弃一切,寻求人生的崇高理想,另一方面又实际面临着衣食困顿的窘境。《我的诗篇》里的6位主人公只是普通的农民工,但是他们对诗歌的热爱程度超过了他们的生命,但他们的生活十分的艰苦,只有在诗歌的世界里他们的灵魂是自由的,能拥有在现实生活里更多的精神财富。

电影里邬霞的父母就是很早就出去打工的一代,而邬霞也是9岁就来到深圳,属于典型的农民工二代。影片里有一个镜头是邬霞给自己孩子喂奶的镜头,所以在他们的生活状况没有改变前,下一代还是会延续父辈的生活。对于邬霞来说,其实在家务农和外出打工是一样的,他们的生活环境或许会有些改变可是他们的后代们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甚至在自我认知上都会出现错位,他们并不属于城市也不再属于农村。许立志,电影里最沉重的一个角色,在电影开拍前这个内心孤独的年轻人选择用跳楼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富士康工作的他每天都在强咽下工业的废水和心里的苦楚,自己无法挣脱却只以自杀的方式和命运无力抗争。可悲的是,他到死也没取得父母的理解,他的父亲一直认为写诗是一件没有出路的事。影片的最后,当许立志的哥哥将他的骨灰撒向大海的时候,镜头下夕阳和海那么美,可少年想要自由却是拿自己的骨灰换的。

关于邬霞和许立志这两个人物,同样都是社会底层的打工诗人,对于诗歌他们同样热爱,生活的困窘都带给他们无奈,一个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从邬霞的诗里就可以感觉到幸福,另外一个选择用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对比也反映出对于生活他们不同的态度。

二、纪录片,一种感觉的表现

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总结出纪录片拍摄的14条原则,其中就包括社会、诗和技术。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境来说,纪录片其实是一种特别无法掩盖的东西,总有一种思索、一种感动、一种激情,会自然地流淌出来。导演巧妙的将纪录片和诗歌结合在一起,电影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整个电影的语言就像诗一样缓缓的,慢慢叙述着一个个故事。镜头把雪地,工厂,矿井,街头都刻画的很美。在地心深处那个陌生而又神奇的世界。当老井随着升降机下到地下800米深处的时候,摄像机对着头顶上的光,就看着那个光斑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忽然你的世界就被黑暗所包围,密不透风。这里经常会发生一些爆炸事故,被深深埋葬在地心里的人们啊,生命也将永远暗无天日了。如果你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单单从文字是无法感受到那样的环境的,当老井的诗和电影画面同时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被震撼了,这是一种我从未体验过的生活,那一刻我却仿佛身处地心深处。

纪录片创作往往经由呈现眼前景象(生活表象),达到对真相、真理的思索和探寻。其中,怎样突破难以采集的生活影像,往往成为纪录片创作中的关键因素。电影结束,影片涉及的6个主人公还是处于他们以前的生活轨迹,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只能在电影里才能体验他们的生活,生活还得继续。有人说《我的诗篇》没有提出关于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思考,更不说诸如影片里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的缘由。一部纪录片也许并不能改变什么,它要做的是引起人民的思考,让我们认识到一些社会的现实问题。

三、纪录片的社会效应

纪录片反映生活、记录历史、传播知识、反映舆论等多种社会功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我的诗篇》里许立志作为富士康的一名普通员工同样感受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生活变化,同时也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牺牲品。作为苹果公司国内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频发的跳楼事件就是这种牺牲的直接表现。在富士康公司,想赚取更多钱就得不停的加班。生活的担子压迫着他们,使他们无法摆脱。而这个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就是剥削与反剥削、控制与反控制之间的经济关系。作为生活在中国最底层的人民,他们最终不可避免的成为了这一过程的牺牲品。

当我们对乔布斯精益求精的几乎完美的理念所折服的同时,何尝想过在流水线上工人们日夜加班赶工的痛苦。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商对生产线有严格的要求,每个在岗员工必须不间断地重复相同的动作。员工的底薪一般很低,如果要拿高薪,必须靠不断加班来获得。在只有多加班才能换取更好的生活的价值观下,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被这种唯利是图,冷漠的商业文化所摧毁,在这里,你给我劳动,我给你钱,完全就是一种漠不关心的金钱文化。如果再加上富士康的等级制度森严,员工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高强度工作状态,还要忍受管理人員的辱骂甚至体罚。人几乎已经变成机器,自尊心几乎完全被忽视。这些影响所带来的心理伤害可能才是导致那些悲剧发生的真实原因。对于许立志这种有着对自由生活无限憧憬的人来说,富士康就等同于他的牢笼。

四、结语

《我的诗篇》以诗化的故事来讲诉六位主人公不同的人生历程,用影像传达出他们对诗歌对生命的热爱。整部影片的叙事方式也是很新颖的,即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每个故事之间彼此紧密联系,都在给我们传达出了同一个观点,生命是美好的,即使影片的最后许立志选择了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镜头一转我们还是看到了乌鸟鸟的孩子出生。这是个轮回,也给了我们希望。在这里时间的顺序已经不再重要,文本在叙事的前提下相互关联,循环,就如诗歌里的顶针手法,整部电影以这种封闭的手法向我们讲诉这六个真实的故事,电影结束,可电影中的故事并没有完结。

参考文献:

[1]G.希尔贝克、N.伊耶著,童世骏、郁振华、刘进译:《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20世纪》,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09页。

[2]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第21页,北京:中国广电出版社,2001年版。

[3]胡智峰:《电影传播艺术:一个学术命题的新的整合》,摘自《现代传播》,2002年第5期。第51-55页。

[4]亚当·沃特森 《国际社会的扩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08月。

猜你喜欢

社会纪录片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Rough Cut
七月诗歌
等待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