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田径运动开展的有效研究

2018-08-06赵金平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田径运动指导训练

赵金平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正处于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体育课程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北京举办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苏炳添跑进10秒等“大事件”的发生,田径项目在国内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重视田径教学,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要结合多种有效手段来进行田径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运动:训练:指导

小学生年龄普遍比较小,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进行有效的体育田径训练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在田径运动教学中要树立以“健康意识”为第一指导原则,要以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协调健康发展为核心,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更能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让他们在学习和锻炼中体验快乐。因此,改善体育环境,强化田径教学,让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喜欢上田径运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田径运动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呢?

一、优化教学目标和趣味教学

优化教学目标是提高田径教学效率的得力“帮手”。首先,以强身健体为目标。其次,是竞技目标,向小学生普及田径运动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各项田径运动的竞赛技巧。第三,田径教学的育人目标。田径运动除了能够让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外,还能锻炼他们的毅力,通过田径运动还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战胜困难的决心。体育教师应该优化田径教学理念,开展趣味性教学,比如,积极开展趣味运动会,在教学中增设各种竞赛小游戏,把小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激发出来,调动热爱田径运动的热情。寓教于乐,促进学生的身心都能在田径运动中得到全面发展。使小学生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为其他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科学设置田径课程教学目标

田径项目作为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项目,对于其他各类项目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田径课程教学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状况合理设置。在体育健康课程以及素质教育的双重引导下,以学生的体育能力、教材的知识结构等为出发点,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不能实施“一刀切”模式,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层次不同,如,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在田径教学中要遵循着由浅入深,先慢后快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式地展开,在保证教学总体训练目标的基础上,再设定阶梯性的分目标,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制定发展目标,分阶段检验、考核学生目标的实现情况,让全体学生都能过在教师的引导下步步前行,这对学生田径兴趣的激发意义重大。

三、以创新的思维制定体育游戏与课程相结合的教学计划

田径运动是小学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心理道德素质等的良性发展意义重大。在开展田径教学前,把游戏引用其中,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迎接学习;游戏的加入还能消除学生对田径学习的负面情绪,更利于教师把控教学进度。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游戏流程,把游戏的高效实用性发挥出来。例如,在“投掷”中,可以把废旧报纸揉成团状让学生进行投远,并加以标记,达到不同远处有相应的奖励;设置练习的时间,再分组进行比赛,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会不断增强。在体育游戏不但能够锻炼他们的意志,让学生的身体素质潜力全面被激发出来,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高尚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趣味性田径教学模式的建立

加强田径训练的本质目的在于优化学生的田径实际学习效果,而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建立为其提供了可能。体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积极性,创编趣味性的田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将其与体育教学实际相结合(主要内容包括走路、跑步、跳跃、投掷)等。为了使这些运动更具有趣味性,需要对这些田径运动形式进行加工,整理后再对这些运动形式进行组合。如,图形法的跑步练习,即波浪形的跑步、蛇形的跑步以及椭圆形的跑步等;接力跑的练习、障碍跑的训练都要突出趣味性。投掷的练习主要包括单手投掷、跪姿投掷以及双手投掷等。建立趣味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田径运动的训练中来,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此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如,组织学生通过相互帮助,以竞赛的形式体现出来,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在互动中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增进师生情感,让全班学生都能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五、娱乐化田径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运用

田径运动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环节之一。娱乐化田径运动将有趣的项目融入到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中,极大地降低或者弱化了学生身体素质练习的特性。在娱乐化田径运动中,可以结合“持续接力”“奥运火炬传递、环球旅行”越野跑以及坡道跑等训练小学生的耐力素质以及中长跑能力;结合特定的情景、情节把他们的参与欲望激发出来。如,发展小学生的力量素质时,就可以采用“推小车、负重接力”等锻炼小学生的上肢力量。利用“小青蛙找妈妈、萝卜蹲跳”等形式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纵跳躲杆”等锻炼学生的速度与灵敏度。娱乐化的田径运动将趣味的田径项目穿插到教学中,锻炼了学生的耐力,学生跑步的速度,而且还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锻炼的积极性,在运动中增强身体素质,而且还能较好地巩固和提高田径专项运动的相关技能。

在小学体育中,通過田径教学,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进而促使学生都能够自觉参与到田径锻炼中,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田径运动教学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田径运动中还有助于学生各种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完善,从而促进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以华.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当代体育科技,2016(2):68+70.

[2]曹骏.如何提高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的科学有效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6(6):183-184.

[3]庄绪华,葛长春.浅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方式[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44-45.

猜你喜欢

田径运动指导训练
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