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2018-08-06罗美燕

魅力中国 2018年15期
关键词:作业评价作业设计小学语文

罗美燕

摘要:根据小学生拥有极高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作业评价方面可以选择相互开放式评价,将老师、学生和家长联系在一起,三者共同评价,一起打分,还可以让同伴相互进行评判,在此过程中,激励和鼓励学生养成一种规律性自觉学习的习惯,约束自己的行为,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作业评价

作业是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巩固的方法之一,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更是对课堂的补充、复习和整理,是能够反映教学活动的真实有力的证据,也能够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清楚作业数量。教师一般在传统的观念之下会选择给学生布置作业的特点倾向于训练做题,也被称之为题海战术,觉得只有做得足够多才能记得住,考试的时候才会越轻松,熟练了有题感了就会更快,正确率也会越来越高,所以家庭作业的数量一般比较庞大,会给学生带来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压力和负担,使得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反而会无法熟悉作业中的解题方法,是的作业的布置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二)明确时限要求。布置作业这项任务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会学习,并且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审视自己没有想到的点或者错误的地方,消化和吸收作业中的知识点。还有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要学会计时,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想办法解决,不可拖延。

(三)准确把握作业难度。布置作业的难度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合理的把握,根据学生对课程和课堂内容的理解吸收来决定,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给学生一点挑战,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度,不可以太难,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失去作业的价值。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具体措施

(一)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具感性与生活素养的学科,往往十分注重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学生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不斷地磨炼自我的感性思维,形成独特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平时的作业练习中,以感性的思维去理解语文的曼妙与神奇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日常练习的作业进行有效的评价与设计。

学生对学科的知识获取感到畏难和恐惧,没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学好该门学科的相关知识是当今基础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经历,因为语文始终是从生活之中来,文学家们以自己动人的笔触将生活之中拨动自己心弦的感动和情绪,通过文字的方式记载下来并使之流传,为后来人传递相似的感情体验。

在生活中去提高语文的修养与能力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高效方法,我国现行的国民基础教育在进行课程改革,有效的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性和填鸭式的传授知识的倾向,在生活中去引导学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在为学生设计日常作业的时候,可以从生活之中去发现实例,将之与学生的日常所学知识相结合,体现生活与语文的母子继承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样做有利于改变传统语文作业在设计中的“高深性,枯燥性,空洞性”,能帮助学生在作业的练习之中多多增加对生活的思考和注意,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一个观察世界和生活的多维的全方位的窗口,能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去思考生活,学习语文。

(二)根据差异,作业设计评价层次化。

每个班的学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学生作业不能一刀切,齐步走。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我针对学生的差异,将作业设计成难易有别的A、B、C三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组。基础差的学生做A组的一些基本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中等的学生做B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为目标;成绩优秀,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C组难度较大的练习,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小草和大树》这一课的课后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A、(1)抄写词语;(2)从指定的词语中挑选几个,造几个句子;B、假如你是夏洛蒂·勃朗特,请你拿起笔,写写她的故事,写的时候尽可能多地用上指定的词语词语;C、根据所给的词语尽可能多地写一个身边或你知道的事。然后,根据不同的层次评价不同的同学,因材施教,各得其所,让后进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通过探讨和小组研究学习的方式强化作业的有效性。

科学的理论知识要在实践之中才能检验出是否真实有效,个人的力量在众人的力量面前无疑是黯然失色的,将每个学生的思想碰撞在一起,所爆发的力量是无限的,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之中,如果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集合众人的力量,把每个学生的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思考方式与其他学生共同分享,那么学生的作业完成的效率则会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提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可以同时兼顾学生“个性化与群体化的结合,独有性和集合性的整合,生活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在评价讲解作业的时候,可以先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语文作业练习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各抒己见,集合总意,形成对该问题的不同的研究与看法,这也是语文作业有效评价的重要形式与有效方法。教师通过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与思考,能有效率的提高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并扩宽看问题的思考角度和方式。譬如:在小学语文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学习之中,教师针对该篇文章设计出“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存在,为当地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了什么利益和好处,同学们有什么感悟与理解吗?能否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此的理解和看法,要求结合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小组的讨论与学习,可以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之中学习与进步,帮助学生在作业之中能高效的领悟相关语文知识与基本语文理论。能够促进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感知,能帮助学生减少对语文作业的畏难情绪。加强对感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与锻炼。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方方面面的差异,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参考文献:

[1]于雷.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J].中国培训,2015(18).

[2]赵建军.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与评价技巧[J].学周刊,2016(23).

猜你喜欢

作业评价作业设计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创新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
例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举措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