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

2018-08-06李洋

魅力中国 2018年14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互联网+互联网

李洋

摘要:“互联网+”促使学生管理的结构“扁平化”,改造过去实体管理手段的欠缺。“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管理要敢于打破学校传统稳态管理的格局,借助网络平台创新学生管理的渠道与方式,推动危机管理日常化、学生服务专门化以及校外管理联盟化。

关键词:“互联网+”;学生管理;互联网舆情;服务专门化

一、“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互联网+”“自组织”对学生管理权限的冲击。互联网是一个高度交互传播的媒体系统,每一个学生都掌握着媒体的使用权,扮演着信息传播和接收的双重角色,其学习方式、人际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社会成为学生管理的一个革命性的延伸领域,传统学生管理权限的集中体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自组织”结构对学生学习行为和生活行为的全面接管。传统学生管理的权利结构是“金字塔”形式的层级管理形态, “互联网+”“自组织”是与“他组织”相对的无须外部干涉的开放性系统,建立在学生个体之间非线性聚合引发的协同交往中,其管理权利是从学生内部逐渐生成的,每个学生为了与他人交换、获取信息而主动适应环境,从而确立系统内部各要素协同合作的平衡点。因此,传统“金字塔”的权利结构“扁平化”源自学生在“互联网+”整体系统间相互作用、此消彼长,从不平衡向平衡靠拢的协同管理与自我管理的结果。

(二)互联网舆情特征使学生管理难度增大。“互联网+”对学生的自发性群体凝聚力远远超过了学校教育。面对网络空间,现代学生群体更倾向于基于同一网络事件达成观念统一、感情共鸣的精神同构体,其群体认知和目标共性与传统学生接受学校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教化的心理特征截然不同,想要继续通过思想政治引导来规范、管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难度增大,收效甚微。近几年新课改的深入极大地凸显了学生主体意识、民主意识与参与意识,也树立了学校教育多元文化价值的教育理念。尊重新时期的学生主体地位需要适应“互联网+”舆情特征,与时俱进,效仿信息反馈和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借助网络公共事务对学生的吸引力以及传播媒介的大众舆情方式为学生管理服务。为此,人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传统学校教育缺乏的是“互联网+”新型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模式。学校教育的学生管理过程是渐进的,对学生意见的聚集方式是突发的,渐进的管理过程与突发的意见收集形式意味着对学生舆情掌握的滞后。而“互联网+”信息传播却包含了人际互动、群体组织互动与媒介中转互动三种类型,网络中的思想行为的产生、形成和演变极为迅速,并有着鲜明的及时性、跨时空性以及超链接性,现代学校教育的学生管理不仅要应用网络技术革新带来的新型传播方式重新建立群体凝聚力,还要建立对网络舆情的预警、疏导以及应对机制,将对学生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三)学校实体管理手段的人性化与个性化欠缺学生管理工作指向非学术性的学生行为规范与课外活动指导,包含了学生教学辅助、生活辅助与学生事务处理三部分。我国学校教育凸显了学生管理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可以发现,大多数学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都集中在招生、注册、专业定向、就业指导、奖学金发放等内容上,因此,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中教学管理的一部分,“互联网+”环境全面满足了学生独立性、选择性以及主体性需要,但学校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还未建立“为学生发展服务”这一核心管理目标,致使实体管理手段的人性化与个性化欠缺。在人性化方面,学校的传统学生管理方式是设立类似于教学工作的学生工作部,下设勤工助学、就业指导、生活服务三个部分,其分别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社会关系往来以及心理健康咨询等领域的教学辅助工作。由于其教学职能与学生职能没有完全独立,因而成为一个封闭的自成体系,相较于互联网海纳百川的“大社会”,学校实体管理手段的人性化内涵较弱,如何通过网络技术营造专门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独立管理系统是现代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个性化方面,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化程度,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或团体的联盟式管理需求亟待满足,互联网时代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关注管理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因此,现代学生管理模式要敢于打破传统稳态管理的格局,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学生管理渠道和方式,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迁。

二、“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管理问题的应对

(一)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思想,利用“互联网+”的“自组织”特征为学生管理服务。首先,“互联网+”“自组织”最基本的特征在于它既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又是一个依靠个体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来确立关系的群体组织。传统学生管理向互联网的“移植”除了需要促使学生以整体的形式形成有组织、有序的结构和功能外,还要摒弃传统学生管理的强制性策略,“依据‘自组织的人群聚合特征来实现具有集体文化和交流氛围的‘扁平化管理单元”。因此,在互联网上建立学生管理的定向系统及其若干子系统,不一定要效仿学校教育中的班级划分标准。互联网系统中各要素的协同组织不是被迫的,传统学生管理的权利释放不能干扰学生在网络系统中的个体追求。要尊重学生文化基础、学习目的以及生活观念差异,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与学校、教师交换信息、获取信息的协同管理框架,配以组长、班干部或学生推举的领导成员,利用 Q Q 群等网络即时聊天工具相互交流、沟通,实现管理员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扁平化管理。“互联网+”的交流平台和方式能帮助管理者掌握学生的及时动向和第一手资料,其中邮件与 Q Q 、短信群发与问卷调查、M SN 群与微博分别对应着“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交流方式,意味着教师或相关管理人员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能提供“零时间”的信息反馈服务。如果说学校教育中的传统学生管理是基于金字塔权利模式对学校规章制度、价值规范、思想文化自上而下的“下达”,那么,互联网环境中的学生“自组织”系统强调的则是学生对学校要求和意见自下而上的“上传”。传统管理者将管理权限让渡给自组织系统后,自身成为学校与学生、真实与虚拟的“中继站”。

(二)互联网舆情监管的“安全阀”与常态化的新型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模式对学生群体的自发性凝聚力远远超过学校教育,现代学生管理无法通过垄断信息源来控制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接收,传统学校管理运用强制性手段干涉学生意见表达的方式也只会起到反作用,作为学生网络舆情管理者的学校要树立现代传播理念。 “安全阀”的建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展学生健康沟通和释放情感诉求的渠道。信息传播的发起者和参与者都是人,因为人有表达和沟通的欲望,单纯的信息管理是不够的,避免学生出现过激情绪和行为的最好方式是为他们建立利益诉求的畅通渠道,满足学生的言论需求,做到平等对话,有效沟通。二是“安全阀”的建立还体现在学生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上。“互联网+”信息的人际传播和群体性传播形态既赋予了学校疏导学生情感的最短路径,也为偏激的、非理性的言论表达提供了机会,因此,事前的学生舆情应急预防远远优于事后的管控,学校应加强对校园网络系统的梳理,深入学生舆情状态的研究,制定应急预案,将危机扼杀在萌芽阶段。由于“互联网+”环境中的学生舆情基于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因此学生信息和意见的聚集方式是渐进的,从学生发声到形成舆情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其中遇到具体的社会事务会成为引发学生网络舆情的催化剂,促使危机管理日常化是维持舆情平和、渐进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学校应积极关注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网络话题,对具有周期性和长期性的网络舆情事件保持警惕。

(三)学生服务的专门化与校外管理合作我国学校教育的教学管理职能与学生管理职能没有独立开来,管理手段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欠缺,应借助“互联网+”满足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以及主体发展需要,确立维护学生切身利益,专门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网络管理体系。首先,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是传统学生管理的主要功能表现,但在互联网环境中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管理者也无须事必躬亲陷入繁琐的学生事务处理中,“互联网+”的核心功能在于交流和沟通,因此,服务型职能应取代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成为现代学生管理模式的基本价值所在。传统学生管理事务中的職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勤工俭学与经济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项目要由以往作为教学辅助的从属地位中脱离出来,突出学生管理的服务性内涵,实现学生管理的专门化、专业化。例如,现在许多学校都有远程教育,此类教育网络往往联通了其他具有合作关系的教育机构或教学资源,能同时囊括其他教育机构或团体在技术、市场以及非学科性方面的学生支持服务,这类似于“教育超市”,实现了校内、校外学生管理的统一模式。还有一种是学校与公共服务体系的合作,公共服务体系主要表现为资源性服务项目和各种教育产品,学校只需要在网络平台上建立外部系统的点击接口便可,这些外接的公共服务项目并不参与学生管理,但能辅助营造学生管理的氛围,是校园网络平台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邓芳丽.虚拟学习社区的自组织性及形成条件[J].现代教育技术,2011,(8):12-13.

[2]于洪涛.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信息工程,2014,(7):95-96.

[3]张晓坚.学生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J].文教资料,2012,(22):67-68.

[4]蒋君毅.新时期基于学工系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2):23-24.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互联网+互联网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