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018-08-06王艳丽

魅力中国 2018年14期
关键词:操作能力学前教育培养

王艳丽

摘要: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紧这个时期努力发掘和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即动手能力、语言能力、交往能力、观察能力、自理能力、活动能力、自控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使其在入学前具备足够的良好素质,从而受益终身。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协调一致的教育,可让他们健康成长、终身受益。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一、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意义

首先,手的活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让幼儿多动手就能促进大脑很大一块区域的发展,当幼儿双手活动时,指头上的神经细胞会随时将信息传到大脑,因而加强幼儿手的活动是开发大脑潜在机能,培养创造性的重要环节。其次,手的活动能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在做中求进步。最后,手的活动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敢想敢干的大无畏精神和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幼儿不怕困难,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等良好品德的形成。从小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不仅让幼儿获得表现自己的创造力的机会,还可以使他对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足够的信心,养成他敢说敢干的精神和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

一、转变观念,寓教于乐,让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对幼儿进行了正面教育,以提高他的动手能力和意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一些幼儿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让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不仅能有效地促进班级常规,更是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好机会。如:在布置环境的时候,布置主题墙内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让幼儿动手动脑,出谋划策,幼儿也会因老师采纳他们的建议和作品而高兴不已。在进行班级卫生工作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一些适当的劳动让幼儿来完成,劳动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动手环境,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树立动手操作的信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探究新知的内驱力,同时,浓厚的兴趣也是成功的基本保证。指导幼儿学习手工制作,关键在于培养他们对手工活动的浓厚兴趣。针对幼儿兴趣不稳定的特征,教师应该因人而异,使每一个幼儿都积极参加手工活动。这样做可以充分挖掘幼儿的内在潜力,使他们用独特的方式表现自己,从而积极地投身到手工操作活动中去。

(二)在美术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参与手工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学习欣赏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做做玩玩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及审美能力。幼儿的绘画、泥塑、剪纸、撕纸、折纸及废旧物利用,手编、布工等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进行的。孩子们通过画画、剪纸、折纸、捏泥、制作玩其等动手操作活动培養幼儿动手能力和动手协调能力。因此,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进行个别指导。自理技能的掌握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须因材施教。对于自我服务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应肯定。我们可以开展“强帮弱”的活动,如在午睡起床后,请能力强的幼儿来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穿衣服、鞋子、叠被子等,使能力强的幼儿体验到为他人服务的乐趣。

(四)在大自然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幼儿好奇好动,生来酷爱大自然,可以为了玩水、玩沙、捡石子、采野花、堆雪人、打雪仗、制作动物标本而忘记吃饭。因此利用幼儿这一天性,在幼儿园尽可能多地带领他们搞一些小种植、培土、插花、捡花瓣、编草帽的活动。在春天和幼儿一起种植小花、给它培土、浇水、施肥。夏天和小朋友玩游戏。秋天和幼儿一块到野外捡落叶,进行树叶粘贴,冬天则可让幼儿冻冰花,堆雪人。古人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正是对儿童在接触大自然中一些活动的写照。

(五)在各种趣味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教师要利用科学科学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集中注意,认识事物,在与自然材料和玩具反复接触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一些小型的简易的操作、演示,对某些简单的科学理论的验证,使孩子们获得直接经验,培养他们动手做科学实验的兴趣,唤起他们对一些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学会探索科学的方法。

(六)寓教于乐,体验成功,进一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惧感强,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成人都不该忽视,应及时的给予表扬,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愉快。幼儿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自理能力发展的动力。如幼儿自己扣上扣子,但位置却扣错了,我们首先肯定幼儿自理意识,表扬他:“真能干,能自己扣上扣子。”接着纠正:“只是一颗小扣子进错了门,重新扣一次好吗?”使幼儿产生良好情绪, 提高自信心。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

(七)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父母的教育将影响孩子一生。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只靠幼儿教师是不行的,如果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总是包办、代替,就会使孩子的动手能力变得很低下。而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缺乏认识。鉴于此,教师应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创设一个能够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良好环境。例如,请有教育经验的家长作报告,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制定生活和学习计划等等。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版

[2]刘丽娜.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J].幼儿教育 2016.08

[3]骆敏.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16,12

猜你喜欢

操作能力学前教育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探微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让科学制作成为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有效载体
重视科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