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传统婚俗文化微探
2018-08-06郭亚楠牛新星
郭亚楠 牛新星
摘要: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由于生存坏境与人文历史的差异,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风俗文化,尤其是民族婚俗文化更是别具一格。本文以全国唯一一个水族自治县——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对象,全面介绍水族人民与众不同的传统婚俗礼仪,并试图揭示其传统婚俗礼仪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这对于传承与传播水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都水族;婚俗礼仪;民族文化
一、研究背景
婚俗”或者称为婚姻习俗、婚姻习惯,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被某一特定地区的人们反复适用、遵循的关于婚姻的非正式的规则。婚姻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自身的繁衍。从婚姻的内涵和婚姻的具体实践来看,婚姻的缔结并非个人私事,它受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氏族的社会观和价值观,形形色色的婚俗铸就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60%的水族人民都居住在这里,三都县境内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且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水族村寨,在这些村寨之中,水族的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保存完好,并沿袭至今。婚俗文化作为水族传统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三都水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的婚俗礼仪更是别有情趣,它反映了三都水族人民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
二、三都水族的传统婚俗礼仪
一般意义上,婚俗礼仪是婚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相比,三都水族的婚俗礼仪同样具有一套从说亲活动到婚后生活的完整程序,且每一个程序都遵照传统礼制来严格执行,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水族特色的传统婚俗文化。
1.三都水族的婚姻缔结程序。
三都水族的婚姻程序一般分为过说亲、订婚和结婚三个步骤,基本上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合而成。
说亲
与汉族说亲类似,三都水族说亲也需要媒人来作为中介。如若某成年男子对与其年龄相仿的女子抱有爱慕之情,则该男子可以将此事告知父母,在父母同意的情况之下便会去寻找媒人向女子家人说亲,说亲时须通过“吃媒酒”来议定婚约。一般情况下,男方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向女方家庭吐露自己的意愿,此时男方需要准备好礼物并请媒人携带礼物在两家约定好的时间上女方家里讨喝媒酒。如果女方以及家人对此次婚事表示赞同,则媒人需要二次前往女方家中,此次上门则要带上男方家庭准备好的礼金。当然,礼金除现款外,还要备有姑娘的银项圈,其它银饰和衣物。如女方同意并收下礼物,就备酒席设宴款待媒人,女方亲戚中除每家出席一人作陪外,也有兩名媒人入席,媒人一般多为女方的亲戚。席间互相交杯喝媒酒。这样才算说亲成功。接着,女方所在家族的亲戚,也都需要轮流宴请男方媒人,男方媒人也必须参加每家的宴请活动,不能有丝毫的怠慢与遗漏,否则将会被视为无礼行为,从而会导致婚事难以顺利继续向下进行。
定亲
三都水族人民订婚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把女子的所有权在未到结婚年龄时,就先为确定,使别人不能染指。在水族谈婚成功婚约议定后,女方家人会向男方索取“高额彩礼”,并且男方在结婚前就必须将彩礼全部付清。到将近结婚时,男方家庭选定良辰吉日,将聘金及其它礼物送到女家。男方家庭所付的彩礼除了现金以外,还要送银饰二十到五十两不等,以及酒、肉、红糖、粑粑和烟叶等。当男方将聘礼全部送到女方家中时,女方家也要设宴招待,此时男女两家的媒人四人都必须在场。席间桌上会准备四碗酒,四人对席入座后,各将面前满碗的酒一口喝尽。但是,如果女方认为男方送来的彩礼过少,他们则会事先告知自己的媒人暂不喝酒以示要挟,这时男方媒人就得当场加重彩礼,直到女方家庭满意后,双方再同饮。饮毕,女方家长就会撒席。女方家也会回赠给男方二十几尺布以及糯米饭、粑粑等,并且数量必须成双。订婚那天,女方要把男方送的彩礼包括现金及银饰等物当场公开摆在女家的堂屋供亲友观赏,以示男方的家境及姑娘的身价,这样订婚仪式才算完结。
结婚
三都水族的结婚礼节极为隆重。结婚前,男方先要女方的“八字”,女方将“八字”写好,用红纸包好后,送给男方,男方请水书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八字”择吉日决定结婚日期。等到结婚那天,新娘需要打新布伞、着盛装,并佩项圈等银饰,由其所在寨子亲友中四至六位姑娘陪送步行去男方家中。女家陪嫁除被、帐等床上用品和一两口木箱外,还有大衣柜等各种嫁妆,有的还根据经济情况陪嫁一匹马及若干挑糯谷。新娘出嫁前,其母、姐、妹及嫂子等都要互相哭泣送别,表示舍不得姑娘离家。新娘出娘家门和进夫家门,都必须严格遵守水书先生规定的时辰,即使进了寨子,未到预定的“良辰”也不能踏进夫家的门。
在新娘进男方的家时,夫家的全部女眷,即丈夫的母亲、姐、妹及嫂子,必须离家暂时回避,不能目睹新娘进家。待新娘进屋坐定后,才能陆续返家和新娘见面。这里的寓意是在家里见新娘,将会亲如手足,并永远和睦相处,全家人也会更加团结。结婚头三天,新婚夫妇不同居,也不许任何男客进入新房。直到第四天,新媳妇由男方姐妹带些糯米饭等礼物陪送回家。住一夜后,男方派女眷去接,新媳妇即返夫家,此时新媳妇才能正式和丈夫同居。
2.三都水族婚姻的特色习俗。
每个民族的婚姻都有其不同于其它任何民族的特色习俗,这些婚姻习俗是他们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也是表现本民族文化沉淀的重要形式。三都水族亦不例外,他们的婚姻中同样具有许多展示该民族丰富多彩文化的特色婚姻习俗。
洞房对歌
三都水族人民的婚姻习俗规定新娘出阁不兴拜堂,也不准闹洞房,但是新婚之夜夫家的青年歌手们可以找女方的陪嫁姑娘对歌。对歌时,男方歌手只能在洞房外面唱,女方歌手就在洞房里面唱,一里一外,一唱一答。所唱的歌都是传统古歌,不能乱编唱,场面严肃而热烈。唱到深更半夜,男方家人需摆酒席请歌手们吃夜宵,双方就在酒席边相对而坐,继续对唱,欢歌达旦。
哥弟送亲
新娘出家门时,双脚不能着地,必须由同胞兄弟或血缘较亲的兄弟背出去,并且打伞遮着姑娘出家门。途中如需过桥或涉水,也要由亲哥弟背行,若在途中不慎重踩到别人的脚印,哥弟则需背着新娘重回前一交叉路口则路而行。进入男方家门时,仍由哥弟两人,一个打伞,一个背新娘进门。这种习俗,体现兄弟姊妹互相关心的手足深情,亦为三都水族人民所独有。
新娘拜井,挑水认亲
新娘到男家的头一两天,要去拜井,这是三都水族的例规。抽空邀约几个关系亲密的姑娘一道悄悄地去拜井,一则了解水井的位置和远近,二则为几天后挑水认亲作好准备。三都有些寨子新娘去拜井时,必须随身带去两个鸡蛋放在水井里,若两个蛋相依相靠,就寓意夫妻白头到老,姻缘美满。待新娘回门归来,就遵照挑水认亲的习俗。新郎由姐妹陪同,挑着水桶给家族伯叔兄弟每家每户送一挑水,表示认亲,这种习俗至今仍然保持不变。
三、三都水族传统婚俗礼仪背后的文化思考
三都水族婚俗礼仪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依托于传统水族文化形成的,在这些形式多样的婚俗礼仪中也充分体现了三都水族尊崇礼制、注重家族内部和睦团结以及自然崇拜的文化特质,这也是三都水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尊崇礼制。
三都水族人民从说亲到结婚再到各种水族特色婚姻风俗都必须严格的按照传统婚俗礼仪来执行,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规定与要求,如若新人双方及其家人有违背婚俗礼仪的做法,也定会受到民族习惯法与民族道德的“唾弃”。这种类似“文化绑架”的婚俗礼仪充分体现了其尊崇礼制的文化诉求。古语有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国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三都水族人民将尊崇礼制的价值观念贯彻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婚俗礼仪之中,并世代传承,从某种程度上也展示了该民族的高度文明。当然,婚俗礼仪只是三都水族众多风俗习惯中的一种,但是它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却远不止于此,这种尊崇礼制并保持民族传统的做法已经在三都水族人民的心中生根发芽,它无疑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心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水族文化保留至今没有出现断流局面的主要原因。
2.注重家族内部和睦团结。
三都水族人民婚俗礼仪中的说亲环节要求女方所在家族的亲戚必须轮流宴请男方媒人,这种“一人出嫁,全家族参与”的做法也充分体现了水族人民家族内部的团结和睦。即使是嫁出去的女儿,但她作为家族中的一份子,仍然是所在家族的内部成员,家族亲戚轮流宴请男方媒人这是对夫家的尊重,也是給予出嫁女儿的认可,更是家族内部和睦团结的表现。另外,“哥弟送亲”的婚姻习俗也同样反映了家庭内部兄弟姐妹的深厚的手足之情,这种以哥弟背着出嫁姐妹出门的方式表达了水族家庭成员同辈之间互帮互助的亲情永存。三都县的农村如今仍存在着许多较为古老的水族村寨,在这些村寨中,均以家族为单位,每个家族几乎都是同系血亲,平日里各自生活劳动,若遇到红白喜事,家族内部便会主动去“过事”家庭帮忙,并且不求任何回报。三都县水族人民家族之间的这种认同感离不开他们和睦团结的民族文化的支撑,这种产生于水族家族内部的民族文化也成为了延续水族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依托。
3.自然崇拜。
三都水族的传统婚姻习俗——“新娘拜井”体现了水族人民自然崇拜的信仰文化。水作为人类最为主要的自然资源,一直都是维系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水的珍视也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三都水族人民在隆重的婚礼活动中,将“新娘拜井”纳入其中,无疑反映了其对于水的重视程度。同时,水又是属于自然存在物,“拜井”这一水族传统,亦可以更深层次的挖掘出水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水族人民深知自然环境对于自身生存的重要作用,并感恩养育了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大自然,对自然始终给予一种敬畏之情,把自然作为其信仰的对象,这种情怀是从他们原始祖先那里就已经存在的,继而一直传承延续至今。三都水族这种崇拜自然的民族文化使其世代具有保护自然的强烈意识,他们努力尊重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从不以破坏自然为代价来满足自身利益与眼前利益,这种自然崇拜的传统文化也使水族人民得到了大自然最好的馈赠,他们世代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成为了三都水族能延续至今的必要物质条件。
结论
三都水族的婚俗文化作为水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它反映了水族人民淳朴的民风与热情好客的性格,熟悉三都水族婚俗文化能使人们不断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神秘”的水族,从而尊重水族的传统文化及其风俗习惯,这无疑对于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促进民族之间的团结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另外,三都水族婚俗文化独具民族特色,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文化资源,不仅能带动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增长,同时,它对于保护与传承水族传统文化亦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严汝娴,刘宇.中国少数民族婚俗[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3]刘之侠, 石国义. 水族文化研究[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9.
[4]何积全. 水族民俗探幽[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2.
本文系基金课题: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SZJDS06
作者简介:
郭亚楠(1993—),性别:男,民族:汉,籍贯:陕西商洛,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
牛新星(1991—),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甘肃定西,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