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
2018-08-06张萍
张 萍
(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镇卫生院妇产科 广州 510080)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指的是胎儿在产妇分娩之后的24h内,产妇的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 ml,此现象被称为产后出血[1]。目前临床上较常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妇进行治疗,此药物能够对妊娠子宫肌层的收缩起到有效地刺激作用[2],有效地对产后孕妇进行止血。本文为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药物对于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在产后出现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组孕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两组。常规组患者中,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7.1±0.4)岁;平均孕周为(37.1±4.2)周;其中经产妇18例,初产妇22例;前置胎盘14例,巨大儿11例,瘢痕子宫5例,双胎妊娠5例,妊高症5例。观察组患者中,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6.2±0.4)岁;平均孕周为(36.8±4.5)周;其中经产妇19例,初产妇21例;前置胎盘15例,巨大儿10例,瘢痕子宫6例,双胎妊娠5例,妊高症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出血原因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产妇在入院之后要对并发症进行积极地治疗,并在合适的时机对产妇进行剖宫产,之后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按照分组的情况,对各组的患者进行相应的预防以及治疗。观察组的产妇在胎儿分娩出之后在子宫体肌内将20U(10U/ml)缩宫素联合250μg(250μg/ml)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入,如果观察到产妇已经出现产后出血的现象,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之后达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要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使用剂量逐渐增加,一般情况下在注射第一次之后,间隔15min后进行第二次给药,在注射的过程中要注意,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剂量一般情况下要控制在2mg之内,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增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使用剂量时,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不断地观察,如果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或者是异常情况,要选择及时采用有效地应对措施[3]。常规组的患者均在胎儿分娩之后,于患者的子宫体肌内将葡萄糖酸钙、垂体后叶素、宫体注射缩宫素以及米索前列醇联合注入,如果观察到产妇已经出现产后出血的现象,将缩宫素注射之后任然没有理想的止血效果,则要增加缩宫素的使用剂量,要注意在每次进行注射时,缩宫素的使用量要控制在60U以内。
1.3 观察指标与评分标准
对两组患者手术当中的出血量、手术后2h、24h的出血量以及止血的时间进行统计对比,对两组患者当中产后出血的患者人数进行统计,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全部患者干预治疗的状况进行t检验,对质量评分比较的结果进行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患者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后的出血量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有更短的止血时间,能够对患者进行更加有效地止血,两组数据结果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见表1。常规组患者中有6例发生了产后出血的症状,产后出血率为15%;观察组患者中有15例发生了产后出血的症状,产后出血率为37.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率要明显少于常规组的患者,两组数据结果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观察组有3例患者发生腹泻的不良反应,2例患者发生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常规组患者中有3例发生了腹泻,有3例发生了呕吐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出血量以及止血时间的比较
组别手术中出血量ml术后2h出血量ml术后24h出血量ml止血时间min观察组302.23±132.34104.26±51.24386.28±161.2919.2±8.4常规组412.56±173.42194.32±71.26478.23±233.4745.1±18.3
3 讨论
在临床当中,产后出血症状是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产后出血指的是在产妇生产的24h内出血有多于500ml的出血量,剖宫产时超过1000ml,孕妇出现产后出血的症状后机体会有继发性休克或者是感染情况出现,这是导致产妇直接死亡的原因[4]。发生产后出血症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产妇自身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产道撕裂伤、胎盘前置以及子宫收缩乏力等,上述的几项因素共同出现,使产妇产生产后出血甚至死亡的情况[5]。有相关的研究显示出对产妇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采取有效的干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或者是降低产后出血量,这对于临床上降低产妇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6]。之前,临床上较常使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药物对产后出血的症状进行干预和预防,此种药物能够使其子宫的收缩起到加强的作用,并且能够对子宫收缩乏力而产生的产后出血不止的情况进行降低,但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有很多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后仍然会出现血流不止的情况,因此要借助手术对患者进行止血,如对双侧子宫动脉或者是髂内动脉进行结扎来挽救孕产妇的生命,有时不能够与患者家属的意见达成一致,造成错过治疗的时机,甚至直接导致孕妇死亡的情况[7]。
近年来,现代医学的发展迅速,产前检查不断地普及,有很多产妇对产后出血进行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但是,目前作为主要的产后出血的因素是子宫收缩乏力[8]。子宫收缩乏力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子宫发生了病变、子宫肌壁层损伤、子宫收缩抑制剂使用过度以及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等[9]。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缩宫素对由子宫收缩乏力引发的产后出血的症状进行预防以及治疗,缩宫素能够对子宫平滑肌收缩起到间接刺激的作用,对分娩子宫收缩的作用进行正常模拟,在治疗产后因缩复不良或者是宫缩无力而导致的产后出血上具有很好的疗效[10~11]。但是由于缩宫素在体内的有较短的半衰期,半衰期的时间一般是3~4min,因此临床上的使用剂量一般少于在60U,而且当缩宫素的首体点达到饱和之后,在多次使用缩宫素增加其剂量都难以达到其原有的止血效果,并且当使用缩宫素的剂量过多时会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水中毒或者是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不必要的麻烦[12~13]。因此,对于临床上难以治疗的产后出血的症状,使用缩宫素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止血效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能够对子宫平滑肌进行长时间的刺激,从而能够达到很好的止血的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对产后出血的症状进行预防和治疗,降低出血率,缩短出血的时间,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