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以致“用”
——琵琶作品中戏曲元素的演奏与教学

2018-08-06梁宁中国戏曲学院北京100073

名作欣赏 2018年24期
关键词:武生乐音程式

⊙梁宁[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 100073]

琵琶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族乐器。无论是作为伴奏乐器还是独奏、合奏乐器都有着极为独特的魅力。琵琶作为伴奏乐器的历史由来已久,为戏曲伴奏时往往会成为画龙点睛之笔,这在笔者多年的演奏和教学中深有体会,同时也有一些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论述。作为独奏、合奏乐器的琵琶,随着近年来为其创作、改编的作品越来越多,且许多作品植根于中国传统音乐并融入大量戏曲元素,因而对其演奏和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自2000年于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琵琶至今,对处理琵琶作品尤以新创作、改编作品中戏曲元素的演奏和教学略有感悟。琵琶演奏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只懂得演奏技术绝无法完美地传达音乐作品的内涵。除却演奏专业课程,学校为学生开设的每一门课程,对古典文化、作曲技术、音乐史、音乐美学等种种所“学”,都将成为“用”时的养料,这也是笔者一直在表演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的要求与坚持。对每一个作品细致的分析和深刻的理解都会对作品的演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以王云飞创作作品《武生》与吴华编曲、马骏编配的《夜深沉》两首作品为例探讨琵琶作品中戏曲元素的“学”以致“用”。

一、对作品的背景了解

对一部即将演奏的作品做深入的了解,包括作者、作者创作的缘起、作品构成等等,对演奏作品可以起到宏观把控的效果,也更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

1.《武生》概况

《武生》这部作品是青年作曲家王云飞于2014年创作的一首民乐重奏作品,由四个琵琶、一个中阮、一个二胡构成。作者以戏曲“武生”为创作缘起,通过对模仿戏曲音乐的模仿和以音乐来塑造“武生”形象两种方式将戏曲元素融入作品中。可以说作者将戏曲音乐与民族乐器相结合在《武生》这部作品中做了全新的尝试。

掌握这部作品的背景,首先要对“武生”这个行当有所了解,这在学校开设的戏曲基础课程中多有涉猎。不难了解“武生”行当多塑造会武艺的硬汉形象,而整首作品既然以“武生”为题材,已可基本想见音乐风格。作者尊崇传统戏剧文场、武场交替的结构,采用了“文—武—文—武—文武”的回旋曲式。传统戏剧乐队中,以京剧为例,“文场即管弦乐部分,武场即打击乐部分……一般文场所用的乐器,少则二、三件,多则六、七件。常用的乐器有京胡、板胡、二胡、坠胡、月琴、三弦、琵琶、扬琴、笛、笙、海笛、唢呐等。文场除为唱腔伴奏外,还演奏器乐曲牌、过门等过场音乐;武场以不同类型的鼓、板、大锣、小锣、铙钹等构成为主体,其主要作用是配合演员的身段表演,表现人物的思想情绪,烘托舞台气氛,并起到唱词、段落以及唱、念、做、舞之间的转换和衔接作用”①。而这一点在学校为学生们开设的理论课程中就有涉及,故这一点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在作品中作者大量运用了一种特殊音效,以琵琶及其他两种乐器的特殊演奏方法制造“非乐音”的演奏效果以达到模仿戏曲打击乐的效果。作品以这种“非乐音”的“武场”与旋律性的“文场”交替,以个性化的表达方式生动地刻画了“武生”的形象。对这一点的了解将对这个作品的认知和演奏处理产生巨大的宏观影响。

2.《夜深沉》概况

笔者使用的是2016年吴华编曲、马骏编配版本的《夜深沉》,为琵琶和打击乐而作。欲了解这部作品,首先要了解【夜深沉】这个曲牌,“【夜深沉】是根据昆曲《孽海缘·思凡》中【风吹荷叶煞】唱腔变化发展而来。原曲唱词如下:‘夜深沉,独自卧,起来时,独自坐。有谁人孤凄似我,似这等削发缘何? 恨只恨说谎的僧和佛……’【夜深沉】是以其中几句为基础,发展演变成现在的旋律。乐曲标题沿用我国词牌取名时常用的办法,取其前几个或曲牌中的字为名,即【风吹荷叶煞】唱词中的开头三个字‘夜深沉’为曲名”②。此曲牌在流传过程中被广泛运用到京剧中,最具代表性的代表为京剧《霸王别姬》和《击鼓骂曹》两剧。【夜深沉】的结构一直保持慢板—快板两部分,无论是作为戏曲伴奏还是后来被改编为京胡版、古筝版以及琵琶版。对于【夜深沉】缘起的了解以及对其他乐器版本的了解对理解和处理琵琶版【夜深沉】有重要的参考启发价值。学生在学校的戏曲唱腔课中不仅仅可以了解各种剧种唱腔,对各种剧目也有一定了解。就如在学习《霸王别姬》时,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对【夜深沉】一曲牌对虞姬内心的描述以及项羽遗恨乌江悲痛之情有所感悟。这一点对演奏琵琶版《夜深沉》时会有所帮助。

二、对作品的技巧解读

对于表演艺术来讲,技术是作品的支撑,对技巧的解读是必要的,但在处理大量戏曲元素的作品时,琵琶的演奏与教学在考虑戏曲技巧元素时却要从正反两个方向考虑,针对不同的作品做到从实际出发,针对个性处理共性问题。既要巧妙地借鉴戏曲音乐技巧,又要发挥琵琶本身的特色。

1.模仿戏曲音乐技巧

《武生》以琵琶“非乐音”的特殊音效模仿京剧中打击乐板鼓、大锣、小锣、钹等乐器,并应用了许多戏曲音乐程式。这一部分的演奏技巧一定要先建立在对戏曲音乐中乐器的演奏、程式、运用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而学校开设的戏曲音乐应用基础课程则很好地为此打下基石。戏曲音乐应用基础课程也被学生戏称为“锣鼓经”课,在这门课上学生会学习到鼓师如何“指挥”乐队,戏曲音乐中的基本锣鼓点和基本程式等等。而这对《武生》这部作品的演奏技巧来讲至关重要。从对武生行当的了解不难知晓,武生的伴奏音乐对音乐程式极为讲究,武生的出场一般需要有“起霸”,“它是表现武将参加战斗之前或待命出征前整理盔甲的一系列活动。起霸包括提甲出场式的亮相、云手、踢腿、弓箭步、骑马蹲裆式、跨腿、两整袖、正冠、紧甲等”③。而伴随这种亮相式的出场程式也有相对于的程式音乐,即起霸音乐。起霸音乐是武生出场相对固定的音乐程式,最常见的就是“四击头”上场,音响较强,节奏变化随武生亮相变化,一般也较强烈。在《武生》中,琵琶I在第2-3小节就模仿了锣鼓经“四击头”的节奏型。“四击头”在板鼓的演奏中一般会使用“打”的方法,在板鼓中“打”分为“大”或“八”,“大”为右手鼓楗敲击音色,“八”为左手鼓楗敲击音色,“大”比“八”更为响亮。而琵琶在演奏这一部分时要模仿出“打”包含的“大”和“八”在音色上的细微差别。模仿“大”时,左手应轻压琴弦,右手以腕力带动手指,触弦力量较大并快速弹奏。在模仿“八”时,左手按压琴弦的力量较之“大”时更重,右手演奏法则无明显差异。具体到这两小节的演奏上第一拍第一个音、第三拍、第四拍以及第三小节使用了“大”的演奏方法,其余音符演奏则使用模仿板鼓“八”的演奏方法。右手触弦点的“弹”保持一致和统一,左手在摁压力度上进行变化。

(谱例1:琵琶I,2-3小节)

另外在作品中第95-114小节,所有乐器基本都保持一个节奏型快速重复,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伴奏与京剧武生中“趟马”的程式非常相似。在这部作品中各式各样符合戏曲原则的锣鼓点、程式等等还有许多,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提醒学生将曾学过的戏曲音乐理论与作品中出现的对比、模仿最终运用在表演中。

2.发挥琵琶技巧特性

《夜深沉》这首作品本身就是改编自京剧曲牌【夜深沉】,即使在琵琶版本之前有京胡独奏版,但由于京胡本身就是京剧最重要的伴奏乐器,无论怎样处理本身都极具京剧色彩。因而在处理琵琶版《夜深沉》时其技巧更重要的应当是展现其自身的特征。京胡作为拉弦乐器,更容易表现出绵延的音响,再加上装饰音的配合,音乐则显得千愁百转婉转动人。但琵琶本身就是弹拨乐器,音色上更加清脆明亮,因而琵琶版《夜深沉》更平添一份倔强和坚毅。这也是前文中提到要对这首作品的背景,曾运用过的戏剧进行更多了解的一个原因。正如《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有柔美也有刚毅的一面一样,琵琶版《夜深沉》则将这样的性格展现无遗。在演奏琵琶版《夜深沉》时,不仅要在整体上接近京胡的音效,还要在细节上展现琵琶的特色。例如在14-15小节中,就将两者的融合与各自的特色展现了出来。14小节中,第二拍前半拍与第三拍后半拍的音符B,都需要运用左手的推拉音来模仿京胡的韵味,右手则需要用“弹”保持整个14小节音色的一致性,虽然音色一致但是力度却不同,左手在推拉音时,右手 “弹”技法用f力度演奏。15小节第三拍和第四拍更能突出琵琶的特色,运用了扫弦连接双弹,使得音乐更为干脆和利落。如上所述的演奏既突出了琵琶音色颗粒感的特性,同时扫弦连接双弹的力量感也是琵琶版《夜深沉》所独具的,将词曲牌中所包含的坚毅一面深刻地表达出来。

(谱例2:琵琶14-15小节)

三、对作品情感的理解

琵琶演奏绝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重要的是给作品注入灵魂使其成为真正的艺术。这也是音乐表演被誉为“二度创作”的原因,作为老师应当带领学生先体会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情感或意境 ,再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体会和思想融入作品的表演中。笔者从张前《音乐欣赏心理分析》④一书中受到启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感问题时应注意几个步骤。

1.对音乐音响的感知

音乐作品的根本还是音响本身,而针对戏曲音乐的特殊性,在感悟琵琶创造作品中戏曲元素的情感表现,首先应当回归戏曲本身。就如《夜深沉》就可以直接回归戏曲作品本身,聆听《霸王别姬》《击鼓骂曹》、京胡版《夜深沉》等音响感受其中的戏曲音乐本身;而《武生》这部作品,虽然无法直接找到对应的作品,但可以通过观赏《挑滑车》《长坂坡》等经典武生剧目来感受武生的表演和其伴奏音乐的各种锣鼓点、程式。

2.对音乐赋予想象

从感受戏曲音乐本身回归到琵琶音乐作品,在演奏的过程中,可以适度地赋予音乐作品一些合理的想象。如《武生》这部作品虽然以音乐来塑造武生的形象,但在作品139-159小节似乎是整首作品中一个色彩性的插入,而旋律性音乐和“非乐音”部分似乎构建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悠扬的旋律配上高胡模仿笛子的音效,有一种如梦似幻之感,似乎是这“武生”魂牵梦萦的女旦。而琵琶“非乐音”的部分则是这“武生”,乐音与“非乐音”之间的配合有一种奇异的和谐。如同展现了一幅画面,一位窈窕的女旦长衣水袖轻启朱唇余音千转,一旁的武生无意瞥见间不禁怦然心动爱慕有加。琵琶I一串极高音似描绘武生之形又似揣测武生之心,的确是写得精妙!因此此处乐音与“非乐音”的配合要非常巧妙,一边构建唯美的背景,一边搭建虚实的桥梁,不仅是增加乐音的色彩性,更是在两者的平衡中升华意境。而《夜深沉》一曲无论从曲牌来源还是经典的《霸王别姬》都似乎离不开女性的形象,全曲的两大部分,慢板和快板,慢板部分似有一种娓娓道来的诉说感,似千思万绪在窈窕婀娜的女子心间萦绕;中段78-80小节的渐慢过渡到第二部分快板,但此处的渐慢更似女子下定了决心,至快板部分则奋不顾身地完成自己的决定,无论是思凡的小尼姑要冲破桎梏追求自由的爱情,还是虞姬慷慨赴死,此段都在快速的音乐推进中走向高潮。

3.加入自己的理解认识

这一部分则需要老师悉心的引导,每个学生在对作品有基本的认知后,在细部的处理上都会有自我的认识和差异,尤其是在处理作品的细节上,对每一个音色的把控。戏曲音乐元素的加入不仅仅可以为作品增加许多民族音乐元素,同时也是音乐色彩更加丰富,但这对学生精准把控作品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仅仅是表现作品内容,自我对作品的感受理解的展现同样重要。但要注意的是老师在小心呵护每个学生音乐个性的同时也要对全曲风格的把控,在尊重戏曲音乐原则的情况下适度发挥个人的想象,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

音乐表演作为音乐作品三环节中直接呈现作品的一环一直都有着极为重要特殊的地位。而作为培育表演艺术人才的老师,不仅仅要传授技艺,更重要的是化身为一座桥梁一方面连接学生所学,另一面使其融会贯通真正运用到作品之中。在融入戏曲音乐元素的作品授课中更是如此,因其涉及诸多方面尤其显得复杂,首先要尊重戏曲音乐本身的诸多原则,了解作品中戏曲元素的文化背景;其次在熟练掌握演奏技巧的基础上,一方面吸收模仿吸收戏曲元素的技艺,另一方面也要将戏曲元素融入于琵琶音乐作品本身中,将琵琶本身的音乐特色放大;第三没有内涵的作品是没有灵魂的,在对作品中戏曲元素的认真学习之后可以适度发挥联系想象,更好地将个人的感悟情感融入作品中。但作为老师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一定要做好把控,时刻谨记加入戏曲元素的创作作品在处理情感时稍逊则不足,过犹不及。只有真正让学生将所有的“学”融入作品中“用”,才真正实现不仅仅将作品展示技术而是呈现艺术。

① 俞人豪、周青青等编:《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② 王彩云:《京剧曲牌〈夜深沉〉的衍变》,《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116页。

③ 王金璐:《京剧武生概谈》,《戏曲艺术》1981年1月007刊,第28页。

④ 张前:《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猜你喜欢

武生乐音程式
增程式电动汽车能耗仿真分析
增程式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参数匹配
乐音疗法与疗养康复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市场增程式电动汽车研究
那一刻
一段乐音的“诞生”
用心聆听学会区分
广汽传祺增程式电动车型首发
刀马旦
刀马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