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8-08-04石亚伟
石亚伟
摘要: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是基础教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识字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由于陈旧的教学模式与落后的教学理念等主客观因素导致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依据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立足于长期的课程实践教学经验简要分析目前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现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策略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广,对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与挑战。为提升课程的教学效率,该课程的教学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现状,在有针对性的问题研究中提炼具体的解决办法,为增强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有效性而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是基础教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识字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在应试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不可避免的催生出诸多问题。首先,由于考试的要求,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逐渐形成以提升学生的考试能力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的主要内容都在围绕考试而展开,所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但是在解决问题,分析理解问题的实际能力较为薄弱。与此同时,在长时间的应试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趣味性在逐渐削弱,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抗拒心理。在直接赤裸的教学方式中,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语文教学特性产生强烈的不适应。
教学理论研究的落后为课程的教學实践产生一定阻碍,难以在两者的相互促进中产生共赢的理想局面。而教学客观条件的落后,思想观念的保守与教职员工的教学水平不够理想等综合因素共同造成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问题研究
(一) 呆板的教学观念与模糊的教学理念。
正确,科学的教学理念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实践中不成熟的教学理念依旧成为课程开展的一大障碍。比如说,过分的看中知识,轻能力;看中结果,轻方法;看中工具性,轻人文性等显性依旧屡见不鲜。正确而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帮助老师有条不紊的开展课程教学,而模糊的教学目标则难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比如说,以获得优秀成绩与升学率的评价标准能够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不错的学习成绩,却难以在实际的社会实践中展现个人的潜在实力。并且该项教学目标的设立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个人能力的培养都埋下了潜在的隐患与危机。
(二)不合理的教学方法。
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帮助学生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不正确的教学方式不仅严重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更不利于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由于缺乏对学生心理特点的掌握,难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依照教学大纲指导个人的课程教学,导致学生难以对课程有体系化的了解,而抽象化的理论灌输更会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收效甚微。
(三)陈旧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模式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以老师讲课为主导,学生被动接收,烦闷的课程气氛使得学生对老师讲授的课程内容反响平平。这种教学模式早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特别对于理解能力教学薄弱的学生,单纯的老师讲解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以老师讲解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减少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发挥个人创造力的机会减少,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小学语文课程有效化的策略分析
(一) 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改善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目标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摒弃以考试为主导的评价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教学理念,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在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方面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常规的课程教学中,除却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塑造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在知识文化的熏陶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 运用合适的课程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中,老师需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语文的课程教学不仅仅能够满足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应该促进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指导学生在自主性的学习学习状态中主动参与语文课程的学习工作。老师可以适当的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将课程与社会客观现实生活的联系中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三) 在新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课程教学。教学理念的确立是保证课程教学走向的指导性意见。老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吸收先进,可科学的教学理念,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本地化改造。在不同教学方式的运用中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达成。
四、结语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分析加以实现。目前,为改善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摒弃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与个人的能力要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式的学习方式中主动投入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