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璀:阅读可以支撑起大多数人的进步

2018-08-03周春伦谭信娟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8年4期
关键词:识字家长学校

本刊记者_周春伦 谭信娟

记者:五小的办学理念是“用心成就最美自我”,这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它的提出有什么背景?

吴璀:2002年建校时就已经提出来,2012年,我们老师、家长、孩子一起又把这个理念进行了重新解读。我们学校的校情比较复杂,提这个理念有它的背景。建校时,是为经开区企业服务,有很多务工人员子女,又有很多拆迁移民子女进来,加上本地生源,这三部分家长和学生在一起,这个群体就很复杂。本地生源的家长有企业高管、教授等,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和方式都不一样。务工的这部分群体,可能早上六点多就把娃娃送到学校来。还有“拆二代”,会很直白地问老师:读书有什么用,你看我们没什么文化照样过得好。如果是一个群体,那么还能精准发力,现在三个群体揉到一起,怎么办?

于是我们提出,要自己和自己比——“用心成就最美自我”,这不仅是对学生而言,也是对老师、对家长、对学校而言。

这所学校,我给它定位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学校。以前的城镇化,更多的是一种规模扩张,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以前说的是城市教育价值观念的强势输入,现在是交流、互通、互为资源。其中还有一个“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的问题:起点层面,政府保证了学生入学的公平,而过程,就是学生入学之后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就依赖于学校这个微观层面来改善。通过什么路径改善?这就是阅读。

我们的家长也经历了一个接纳包容的过程。刚开始,本地家长是非常骄傲的,他们对其他家长和孩子的成见会转化为行为,在择校、编班的过程中就出现了,甚至有家长组成团体来跟学校谈。后来,经过阅读的融入之后,他们会发现,他们原先抱有成见的这些孩子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班里的奉献,恰好是自己娃娃所缺乏的,这是家长层面的接纳包容和互通。另一个,学生层面怎么融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阅读。孩子们在共读一本书后,各有各的观点,相互之间会有碰撞,一下子就找到了共同话题。

“学生的兴趣一定是来源于老师的兴趣,老师的兴趣一定是来源于校长的兴趣。”

记者:说到阅读,首先有一个识字的问题,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我们接触过的学校,比如北京景山学校,30年来都在识字教育上有所改革,大量集中识字,学生在二三年级都可以读长篇小说。那么,我们在识字方面是怎么做的?怎样促进学生快速识字、阅读?

吴璀:我拜读过景山学校的材料,还有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中集中识字的做法。刚开始,我们很喜欢他们这种方式,很多老师专门到广州去学习,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因为学校的任何主张都需要老师去落地,那么,根据我们学校的校情和老师的情况,我发现,自上而下并不是效果最好的。学校现在做的,就是给他们勾勒了一个愿景,比如一二年级,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我把这个愿景勾勒出来,具体怎么操作,班主任会有各种各样的办法,高手在民间,每个班都不一样。以前是老师把校长望着,我今天又要做什么。我们需要打破这种“深井”结构,化繁为简。打造一个高度灵活的团队,在这个体系中,不存在深井,而是由灵活的小团队构成灵活的大团队,各个团队之间实现信息的沟通和协调。

现在,更多的是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个孤立的任务。给你讲个笑话,我的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带她到外面吃面,桌上有一瓶醋一瓶酱油,我就跟她说,你认识吗,不要倒错了。她很不以为然地看了我一眼:这个都不认识啊?我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呢?她说,酱油是两个字,醋是一个字,这个都不知道吗。所以,孩子的识字方法多种多样。校长放手给老师之后,老师就会放手给学生。

在我们学校,识字是一个在慢慢弱化的过程,因为识字本身只是一种途径,目的是为了促进阅读。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起来之后,你不用很刻意地去督促他认字。当然,需不需要专门教识字?还是需要,因为首先他要有一个基本的识字量,这样他才能去读。

记者:我国传统识字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书上,一种是纸上。书上认字,即通过整书阅读,《千字文》一千个字,《三字经》也是,用指读、诵读的方式来认字;而纸上识字有很多误区,比如看图识字,这是错误的,汉字本身就是图,看图是浪费时间。

“国学沁心田”

古代人识字快,还有一种方法是“把手润字”。儿童小肌肉还不发达,由大人握住他的小手,握毛笔写大字。《幼训》曰“把手润笔,日久生妙”,妙在哪里呢?儿童跟父母很容易亲昵,没有敬畏,不爱听爸爸妈妈的,而“把手润字”,会带给孩子一个神秘的世界,这样促进了亲子、师生关系。

那么,龙泉五小是怎么引导孩子在阅读中找到快乐、产生兴趣的呢?

吴璀:我觉得,学生的兴趣一定是来源于老师的兴趣,老师的兴趣一定是来源于校长的兴趣。我自己、我学校的老师,我们都是读书的受益者。当年这种读书,可能只是很狭隘地读了我们面前仅有的这么一本教材,但它能让我们突破原有的身份,从一个农民成为一名教师。然后又通过不断地学习,慢慢地从初级教师成长为高级教师。

但现在不一样了,当全世界都是我们的教科书的时候,我们怎么做才能培养娃娃应对未来的能力和勇气?怎么把“以未来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在我们的小学里扎下根来?

所以,让老师们知道学校倡导的是什么,培养的目标是什么,会减少很多焦虑。我自己也是从这种焦虑里过来的,当你看到所有人都在送孩子上奥数班、特长班,作为家长你焦虑不焦虑?这个时候我就跟我们的老师说,格局放大,目光放远,你不要仅去在乎孩子某一次的考试,甚至小学毕业考试,而是,当面对未来生活,孩子能不能去应对?

小学六年时间,如果培养了孩子足够的阅读兴趣,他的幸福体验度会很高,不管他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老师这个职业也一样,社会对老师的要求很多很高,你如何在自己的职业里找到自己的幸福?肯定要读书。我刚开始是很强势地逼迫老师去读,还专门做了点名软件让大家完成教科室布置的阅读任务。后来不需要强迫了,《薄弱学校的教学改进》《朗读手册》《四个维度的教育》《重塑组织》都是老师们自己读通之后分享给同伴的。老师读书的广度和深度,一定能带动学生阅读的层次。

记者:能否举一两本对您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书籍,对生活或对工作?

吴璀:很多,比如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作为一个教育人,我要清晰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最近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本书是《刻意练习》,我也推荐给老师了。小时候,我们自己就被家长和老师们灌输了无数的天才人物故事,牛顿、爱因斯坦、高斯、达·芬奇、莫扎特、居里夫人……他们既天赋异禀,又勤奋异常,这让我们又羡慕又惭愧。我们总说自己没那种天赋,而父母则总认为你不够刻苦,特别是现在的年轻父母,他们还知道一个非常时髦的“一万个小时理论”,很多孩子就会永远背个不刻苦、不努力的罪名。而这本书告诉我们,刻意练习并不等同于刻苦。“产生兴趣——变得认真——全力投入——开拓创新”,你看,书中勾勒的路线图,和推进校园的整本书阅读,有着极高的神似度。因为学校“大班额、大差异、大增长”的现状,有本书对我也很有用,乐嘉的《色眼识人》,这本书呈现了一个性格色彩的世界,告诉我们,人分成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性格,读的过程中,你会不由自主地看看自己,是快乐带动者?完美执行者?有力指挥者?还是和平促进者?做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和家长,更需要一起洞见自己,洞察别人,发现最真实的自己,走向更美好的自己。

记者:国家现在提倡文化复兴,找回文化自信,语文教材中增加了更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希望孩子从小能够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比如《论语》《孟子》,但现代很多人认为这些还是太深奥了一点,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读经典的问题?

吴璀:当然应该倡导读经典。作为小学生,我们的孩子读得更多的可能还是儿童文学方面的经典,比如《小王子》,它是写给成年人的一本童话,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读,能读出不一样的东西。孩子心里的猴面包树、玫瑰花,与成人心里的肯定不一样。我很喜欢这本书,这也是学校老师和学生共读的一本书。所以我觉得像这一类书,应该是在学校里面将它读通读透的。还有《草房子》《一百条裙子》等,老师在和孩子们共读的时候,其实也能结合班级情况、氛围营造来讲。

对于《论语》,我觉得在高年级,如果老师在这方面有兴趣、有自己的涉猎,我觉得是可以读的。如果老师没有这个兴趣,那就没有必要。要让学生读了就有收获,而不只是翻一翻,没有读进去。

记者:现代人认为《论语》很难,其实古人不这样认为,古代八九岁通六经的学童,史书上记载很多。比如北宋杨大年11岁入中书,两汉、两宋时期很普遍。

现在,不仅政府重视经典阅读,社会舆论也是如此,如央视推出来的节目《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实际都在引导中国人找回文化自信,不能只读西方经典。但现在通行的推荐书目里,西方文化的比重还是远远超过了中国文化的内容。为什么要提文化自信,正是因为我们不自信。这些节目都是一种信号,不必再轻视中国经典,而要平视中西方经典,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文化保守。

吴璀:我很赞同你说的“平视”,在这之前,很多人都是仰视西方文化,当我们的孩子将中西方经典都读了后,他会以交流的心态去看待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会有一些变化。

“一个老师一定要有他学术生命的道路,自己要有成长和提高,1 8岁蹦蹦跳跳很可爱,但到3 0 岁的时候,他又以什么样的状态来吸引孩子,到5 0 岁的时候呢?”

记者: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确值得去读。但也有专家指出,市面上存在大量的儿童作品其实在迎合孩子的欲望,甚至利用、或催发孩子的早熟。比如很受欢迎的杨红樱系列,书中有大量的时尚元素。您如何看待?

全国阅读成长课程研究联盟首届理事会在龙泉五小召开

开学“|寻宝”活动,吴璀在送给孩子的每本书上寄语并签名

吴璀:我觉得对于孩子的阅读,第一步应该是有兴趣。曾经,这样的作品在学校也风靡过一段时间,那是因为在起步阶段,先关注到量的积累。当学校的阅读走过这么多年后,孩子们开始觉得这些作品很幼稚,他会完成一个筛选的过程。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个筛选过程,也不会有比较和选择。这是很珍贵的过程,是成长的必要阶段,是不可跨越的。如果一开始直接给他们经典,怎么看下去呢。

还有一些我们觉得很烧脑的书,比如《人类简史》,当时老师争议要不要推给孩子。这时候有一个对这本书有兴趣的老师把这本书读透了,推给班里的学生,刚开始学生也觉得,哇,这么厚,觉得有挑战性,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开始跟老师读同样的书了。他们读了整整一个月,读得很慢。这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是因为有前面的阅读作铺垫。

记者:两年多前,西安的史学天才少年林嘉文自杀了,大量的阅读并没有挽救他。在中国,儿童的自杀率越来越高。看起来,阅读的推广和普及并没有帮助这样情况的改善?

吴璀:我对这问题没有研究,也不认为它跟阅读有必然联系,但通过观察学校热爱阅读的孩子,我发现,阅读量更大的孩子一定更敏感,因为这些孩子在阅读时的代入感更强。所以,你看阅读量大、思考得更多的孩子会更安静,有时候,他们的青春期会过得更敏感。当然,这只是一个阶段,也许过了这个阶段,当他们读到另一个层次的时候,那就海阔天空。

我们学校在做阅读的四种课型的时候,一直在强调“输出”。读进去是“输入”,但读了之后在班上一定要和同学老师交流碰撞,视野更宽之后,就不会一直沉浸下去。阅读之后有表达和交流,才会有自我调整和纠偏的过程。

记者:阅读对于教师成长来说,意义也是很大的。我们采访中看到一些小学老师,她18岁的时候教孩子“小猫跳,小狗叫”,但当她48岁的时候,还在教“小猫跳,小狗叫”,这样的教学没有给老师的成长提供一个平台。

吴璀:这个话题我很有感触,因为读硕士、博士期间听过很多大学老师的课,日常工作又和小学的同事们朝夕相处,所以有一些观察和思考。我的博导,包括大学里很多六七十岁的教授,他们思维的敏捷、大势研断的精准、学术报告的深度,都让我觉得很钦佩。但你看很多小学老师,相对于大学老师,差距就很明显,是什么原因?我觉得工作压力、事务性的工作堆积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我们找到回归学术道路的途径没有?

一个老师一定要有他学术生命的道路,自己要有成长和提高,18岁蹦蹦跳跳很可爱,但到30岁的时候,他又以什么样的状态来吸引孩子,到50岁的时候呢?所以我常常喜欢说的一句话是“阅读改变教师的行走路径”,从18岁到55岁这个过程怎么走,我们学校给老师们分了很多阶段。

记者:2013年我们到北京四中采访,打开两间高一的女生宿舍,发现寝室的书柜上放了三本钱穆的《国史大纲》,书翻得很旧,做了很多笔记。四中有很多学生可以考入清华北大,衡水中学也有不少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但毕业出来之后,他们的程度可能完全不一样。您如何看待?

吴璀:对我自己来说,对我的学校来说,或许考北大清华并不是终极目标,我更看重的是孩子面对未来生活的能力、面对未来生活的幸福指数。我们学校的学生,有很多来自普通的家庭,只有大多数学生和家庭的整体进步,才能托起基础教育未来的进步。为什么中国这几十年能够迅速发展,其实靠的就是大多数人的进步,而不是极少数人的一骑绝尘。而阅读恰好可以支撑起这大多数的进步。怎么能够让这个群体里的每一个娃娃都受益,都有收获,这才是我作为一个校长应该思考的,也是我内心最想做的事情。

记者:鉴于五小生源结构的复杂,学校做阅读的初衷是改变学生,甚至影响家长、家庭。那么,到目前为止,家长的接受程度如何?

吴璀:从观念上,家长肯定是能接受了,但方法上还是有差异的,我们学校推“阶梯书包”,很容易就推下去了,说明家长对学校是认可的。顾秀莲同志到学校专门视察学校的家长阅读,就是因为我们学校家长除了和孩子共读的内容,还有阅读内容是要家长独立完成的。我们先把这个愿景给家长定出来,达成的方式和途径就由家长自己去选择。比如说,我们发现一二年级的家长很焦虑,焦虑孩子刚到一个新环境,老师喜不喜欢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在学校生活得怎么样,这是一年级的家长焦虑;到三四年级,孩子上什么兴趣班,学不学奥数,学不学英语口语等等;到五六年级就开始焦虑小升初、青春期。根据家长焦虑点的不同,我们就会推送一些阅读材料,一个月之后,家长们就聚在一起交流。我们做的,就是给家长搭一个平台,从我教师的专业角度告诉你,这些内容可能是你们用得上的,我们这个叫做“班级家长课堂”,因为每次课堂有收获,所以家长的接受程度也就越来越高。

国外友人来访,和孩子们交流

猜你喜欢

识字家长学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