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当代困境和艺术的可能
2018-08-03张喁
文_张喁
《等待戈多》在当代世界如此有名,在中文世界,已入选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它还进入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比如成为街头咖啡馆的名字。即使没听说过《等待戈多》的人,随便搜索一下,就能了解到它“日复一日等待永不会来的希望”的内容及思想,听到别人介绍它荒诞、无聊的“后现代”戏剧表现形式。
旁敲侧击了解《等待戈多》如此容易,但真正回到这部剧作的剧本或者各种版本的戏剧乃至电影,能坚持看完就是广大读者或观众最大的胜利了。这个胜利如此来之不易,以至于1953年《等待戈多》登上舞台,创下了连演300多场的佳绩。观众争先恐后去看看不懂的戏剧,成了对自身某种“智识”的证明。自此《等待戈多》风靡于世,2018年乌镇戏剧节,该剧还是特邀剧目。
荒诞、后现代之类的标签,堆积出现在高中语文老师的《等待戈多》教案上,更有甚者得出了“资本主义的人活得毫无希望”的总结。但在“见多识广”的当代学生看来最多觉得贝克特就是“后现代”娱乐的鼻祖,没必要一本正经地介绍和强调其所谓的意义。
我们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搜到很多有关《等待戈多》的“学术论文”,作者从名牌学府,到八线城市三级学院的教师,真是身处世界的边缘,不忘欧洲中心的高大上,十足就是剧中那个被绳子牵着的奴隶“幸运儿”。
不是不可以谈论《等待戈多》,而是先确认自己的处境。对于东方后象形方块文字文化中的我们,《等待戈多》是欧陆异质基督教文化中的现代性不适异质文化,是异质中的异质,要消化这种文化,要跨越文化鸿沟外的鸿沟,既要跨越显性的鸿沟,还要跨越隐性的鸿沟,这非常困难,要横跨中西文明,还要跨越古典和现代,更要跨越宗教信仰和无神论,是要有知识储备讲究次第渐进,是连误读都不可能有能力去误读的。如果没有这些前提条件,不如敬而远之,更别说要求高中生们必修,那不是缘木求鱼吗?
贝克特用法语写作《等待戈多》,时值二战结束。我们常说二战胜利,但失败的人到哪去了?仿佛集体凭空消失。胜利,改变了地球的格局和舆论,现实世界成了百废待兴、大干快上的形而下世界,反思者成了最大的失败者,胜利还用得着反思吗?
战争与浩劫容易让意志薄弱者一蹶不振,谁是意志薄弱者呢,就是居于被统治地位的理想主义者。而更广泛的人民是没有意志可言的,劫后余生是他们最大的安慰,剩下的事情只是按照被告诉的那样去选择如何生活而已。越是伟大的胜利之下伟大的时代,越有自惭形秽的孤独者,贝克特如此,小他20岁的头号读者福柯也如此。
福柯在战后的大学期间就已尝试了自杀,当没有死成的他1953年看到《等待戈多》,给了他向死而生的唤醒力量,他曾回忆当时:“就我而言,是贝克特《等待戈多》的首次演出使我实现了突破。”
福柯看重的是剧中荒诞对人本身的重大作用,他的感受如此之深,正是因为他自己率先不走寻常路,脱离了古典主义以来的主体和理性,开始了人自身的觉醒。而这种觉醒首先带来的无依无靠且无聊的巨大钝击,然后借由赋予无形的事物予以荒诞的形式,人们才可能透过荒诞,认识到荒诞“处于剧情结构的中央,处于其剧情机体的核心,疯狂同时既是靠不住的结局,秘密在这里从零开始生长,又是回归理性和真相的出发点。这个点,标志着人物悲剧宿命表面上的可以指向结论的点,然而重新寻回幸福的真正线索,也是由这一点开始出发。平衡建立于疯狂之上,但疯狂却又把这个平衡掩护在幻象和虚假的错乱之下;剧情建构的严密性,便被隐藏于精心安排的无规则暴力之中。这个突发的活力、这些偶然姿态和言语、这道疯狂之风,使得姿态和言语陷于混乱,破坏了线索,打破了姿态,弄皱了衣衫——然而,线索其实就这样拉得更紧了。”
越是伟大的胜利之下伟大的时代,越有自惭形秽的孤独者
我们普通人既没有两次自杀,也没有成为像福柯那样的大读书人,更没有生活在1950年代的巴黎,所以不要指望自己能对《等待戈多》有如此深的感受,我们能对福柯的感受有一些感受就说明,荒诞背后真是有隐藏的内容的,而不是皇帝的新装那样的骗局。
我们不要忘记,《等待戈多》是一个脚本,是一出戏剧,不是生存哲学,也不是道德说教,说到底,它是艺术形式。剧情虽然荒诞,充满无价值的对话、无逻辑的呓语,只是对传统价值的反抗,对逻辑中心主义的怀疑,而反抗和怀疑,从来只是和反抗怀疑对象构成一体两面,耐心认真地看下去,我们会发现戏剧结构和剧情节奏,同样是用心编排和凭专业经验设置的。就连剧中的奴隶“幸运儿”大段无逻辑被主人许可可谓天书的“思想表白”,也不代表是可以随意乱背的,而是需要演员一字不差地背诵表演出来的。
《等待戈多》是剧作是艺术,不是哲学文本也不是道德范本,贝克特们借由荒诞的形式,找到了艺术在不能谈论“真善美”的时代表达的可能。然而贝克特们走了弯路,只须回眸东方千年文化,很容易找到“痴人说梦”“镜花水月”这样描摹荒诞的准确用词。整个一出《等待戈多》,更无非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看《等待戈多》,应作如是观。”
推荐书目《日本合众国》
[美] 彼得·特莱亚斯 著丨新星出版社
2017年日本星云赏最佳海外长篇小说。日语版首月重印7次。故事背景沿用科幻大师菲利普·K.迪克在《高堡奇人》中的设定。
一九四八年,轴心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胜,日本与德国瓜分了北美,西海岸改称“大日本合众国”。
四十年后,一款非法电子游戏《美利坚合众国》在北美大肆传播。游戏要求玩家想象如果当年盟军战胜,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审查官石村与特高课秘密警察月野受命彻查抵抗组织“乔治·华盛顿党”与此事的关联。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欧洲死刑史:1200—1700》
[德]彼得·舒斯特 著丨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一本“重口味”且略带“血腥味”的书。本书跨览13世纪至17世纪末欧洲中世纪历史,广泛采用当时的市政记录、刽子手日记、旁观者的回忆录等珍贵史料,带读者回到还属于公共活动的死刑行刑现场,了解所谓“刽子手的黄金时代”“女巫迫害潮”“被折磨而神圣的躯体”等等各种凝结了丰富而厚重历史文化因素的死刑史现象。而近500年欧洲死刑的执行方式和行刑仪式,如砍头、轮轧、绞首、火烧、车裂等,亦是不胜枚举,令人咋舌。
通过翔实史料和生动描述呈现死刑的沉重之余,本书从深层次揭示了各个时代里,社会如何评判、看待人的存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