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模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8-08-03何丽菊何利桃刘宝华范小军
何丽菊,何利桃,刘宝华,范小军
(1.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9;2.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区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35;3.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0)
急性胰腺炎指胰腺内胰酶被异常激活引发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急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恶性、呕吐、发热等症状,为常见急腹症之一[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暴饮暴食现象增加,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2]。采用及时有效的手段控制病情进展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除必需的治疗措施外,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整体治疗效果[3]。本研究将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惠州市仲恺区人民医院及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2例,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中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4];患者有一定读写能力,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可配合研究;无手术适应证,拟采用保守治疗者;年龄>18岁;患者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拟纳入其他临床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61例,男33例,女28例;年龄24~59(43.05±8.36)岁;病因为暴饮暴食34例,胆管疾病19例,其他8例;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28例,大专及以上17例;家庭月收入<5 000元/月26例,≥5 000元/月35例。对照组61例,男31例,女30例;年龄21~58(42.76±9.03)岁;病因为暴饮暴食31例,胆管疾病20例,其他10例;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29例,大专及以下13例;家庭月收入<5 000元/月30例,≥5 000元/月31例。2组性别、年龄、病因、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2组治疗方法相同,包括禁饮食、胃肠减压、吸氧、稳定电解质、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3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急性胰腺炎常规护理:指引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合理饮食,遵医嘱进行护理操作,严密检测患者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指标,严密观察血糖、血气、血清淀粉酶的指标变化,做好胃肠减压护理,给予静脉营养支持,腹痛消失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从低脂、低糖流食开始,逐渐增加浓度,至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发现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汇报。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①采用路径式健康教育。制订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入院时主要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陪护制度、相关责任护士、责任医师名单,同时解答患者和家属提出的其他问题;6 h内对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情况进行评估;每项检查前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2~4 d后介绍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症状、体征、治疗、护理方式等健康知识;5~7 d后向患者讲解合理饮食及充足睡眠的重要性,促使患者合理饮食;出院是强化住院教育内容,列出急性胰腺炎的诱发因素,嘱患者定期复查。②心理护理。根据入院时对患者的心理评估,结合其教育背景、性格特征等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通过认知疗法聊天、持续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反馈及与康复病友交流等方式改变患者对急性胰腺义的认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认知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和诉求,通过激烈鼓舞、消除疑虑、启发建议、消除应激危险措施等方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呵护,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为患者着想,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心意,增强其信任感;邀请患者家属及朋友共同参与心理干预,发挥社会支持的作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指导患者和鼓励患者采用呼吸训练等方式进行心情放松,缓解不良情绪[5]。③做好并发症护理。指导腹胀腹痛患者卧床屈膝侧卧位,放松腹肌减轻腹痛,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仔细观察患者排便、排气情况,密切观察患者腹痛的程度、性质,指导患者通过放松训练减轻疼痛;观察患者有无皮肤黏膜出血,如有出血及时汇报医师。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使护理人员了解急性胰腺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指征、预防和处理措施,针对患者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积极的预防护理。④做好延续性护理。出院前对患者的家庭情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进行详细评估并建档保存,根据情况制订延续性护理计划,出院后1~3个月,每周电话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患者戒烟戒酒、生活规律、饮食控制等内容,及时回答患者的健康问题,提醒患者定期复诊;4个月以后每个月进行电话回复1次[6]。
1.3观察指标 ①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抑郁焦虑评价,SDS包括20个条目,采用四级得分法,粗得分×1.25为标准分,以<53分为无抑郁症状,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SAS包括20个条目,采用四级得分法,粗得分×1.25为标准分,<50分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②观察2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胀、胃痛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③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维度,以非常满意+满意患者所占百分比为护理满意率。④观察2组出院6个月内饮食控制、生活规律、戒烟戒酒情况。
2 结 果
2.12组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分)
2.22组住院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腹痛腹胀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2组住院相关指标比较
2.42组出院后饮食控制、生活规律、戒烟戒酒情况比较 研究组饮食控制、生活规律、戒烟戒酒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表4 2组出院后饮食控制、生活规律、戒烟戒酒等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急性胰腺炎发病与胆结石、高脂饮食、饮酒、情绪波动、外伤等多种因素有关,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轻者表现为胰腺出血、休克,重者可导致胰腺出血、坏死,并发休克、腹膜炎、呼吸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7]。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康复除要依靠科学的治疗手段外,有效的护理干预也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恰当的护理干预手段有助于促进护患关系改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效果[8]。研究显示,急性胰腺炎救治的过程中,涉及各种管道护理、吸氧等众多护理操作,同时急性胰腺炎的剧烈疼痛导致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使患者情绪波动明显,可降低患者痛阈,增强疼痛感受,使病情恶化,因此在有效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病情康复[9]。
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中,护士多采用对症护理和基础护理相结合的方式,主要着眼于医嘱执行和护理操作技术的提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中不断探讨适合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模式。集束化护理核心思想是将一系列有着循证基础的治疗以及相关护理措施集合来处理疾病,通过密集化护理可显著提高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水平[10]。
研究显示,疼痛和预后的不确定性是导致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主要因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11],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贾兰芳等[5]研究显示,通过呼吸松弛训练和想象松弛训练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的心率、脉搏和呼吸频率,缓解紧张、焦虑情绪;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显著降低SAS和SDS评分。王良玲[12]研究显示,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为重要环节,将急性胰腺炎的健康教育工作路径化,责任护士可根据路径表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心理、饮食、用药、康复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指导,通过有目标、有计划、有系统、有评价的健康护理路径促进护理人员主动护理,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可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形成良性循环。王淑芳[13]研究中通过教育路径对急性胰腺炎从入院到出院进行连续、动态、有针对性和规范的健康教育路径,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关系密切,患者出院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对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学者建议应将护理延续到出院后,通过护士、患者、家属双向互动的良好关系,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14]。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SDS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腹痛腹胀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饮食控制、生活规律、戒烟戒酒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缩短症状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且可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