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扎尼定联合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及血清BDNF、PDGF的影响

2018-08-03何买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2期
关键词:督脉电针脊髓

钱 燕,何买定,李 鑫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脊髓损伤是多因坠落、车祸等因素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所致,属于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创伤,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甚至造成终身残疾[1]。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脊髓损伤方法有手术、药物和康复训练等,虽在不同程度上延缓了脊髓损伤的病理改变,但仍无法改变患者截瘫结局[2]。研究证实,电针作为针灸一种,治疗本病疗效肯定,不仅具有操作简单、作用持久、安全可靠等优势,还能通过通经活络、补益气血、调和阴阳的治则来明显恢复运动功能,缓解肌痉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3]。本研究观察了替扎尼定联合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6年8月诊治的76例脊髓损伤患者,西医诊断标准依据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制定的脊髓损伤诊断及分级标准[4]。患者年龄20~70岁;病情稳定,ASIA分级为A~D级;近1个月内未接受过肌肉松弛剂治疗;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携带植入性医疗器械如心脏起搏器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四肢骨折、周围神经损伤、关节周围异位骨化以及其他疾病等影响神经功能检查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合并心脑肺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伴有严重皮肤病致使无法实施针灸治疗者。随机将76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21~69(43.68±5.77)岁;发病时间0.5~12(6.34±1.12)个月;脊髓不完全性损伤26例,完全性损伤12例;胸髓损伤23例,腰髓损伤15例。研究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23~70(44.06±5.81)岁;发病时间0.5~12(6.21±1.04)个月;脊髓不完全性损伤25例,完全性损伤13例;胸髓损伤21例,腰髓损伤1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抗炎和对症支持治疗以及康复训练,其中康复训练有关节活动度训练、站立训练和牵张训练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替扎尼定片(江苏亚邦艾普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750,1 mg/片)口服,每次2片,每天3次,持续治疗4周。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电针刺激治疗,选取脊髓损伤节段处穴位:上星、神庭、身柱、百会、脊中、灵台、腰阳关、悬枢、腰俞;下肢穴位:足三里、风市、悬钟、阳陵泉、三阴交、昆仑、太冲;上肢穴位:曲池、肩髎、外关、合谷,患者取俯卧位,暴露穴位皮肤,常规消毒2遍,选择0.30 mm×50 mm、0.30 mm×40 mm和0.30 mm×25 mm一次性针灸针,沿棘突方向进针,进针深度0.5~1.5寸,得气后,采用提插捻转法,强刺激时间为2 min,然后使用平补平泻进针手法,连接华佗牌SDZ-Ⅱ电针治疗仪,应用100 Hz疏密波,电流强度设置需能看到肌肉颤动,并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电针刺激时间为30 min,每天1次,每周休息1 d、治疗6 d,持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2组治疗前后ASIA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痉挛程度量表Ashworth(MAS)评分,以评定左右上下肢运动功能和肌张力情况。②在2组治疗前后清晨空腹时,抽取5 mL静脉血,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样本,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和PDGF水平。③记录2组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评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 结 果

2.12组ASIA运动功能评分和MAS评分比较治疗后,2组ASIA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提升(P均<0.05),M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ASIA运动功能评分和MAS评分比较分)

2.22组血清BDNF和PDGF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血清BDNF和PD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和PDGF水平比较

2.32组MBI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脊髓损伤大多是因强力撞击导致椎体的错位或骨折,造成脊髓被挤压或挫伤,引发不同程度脊髓损伤部位以下躯干和肢体的运动功能缺失,同时因受压、儿茶酚胺神经递质积储或血管破裂等因素致使血管收缩和阻塞,最终引起神经组织坏死[5]。BDNF属神经营养因子,是在大脑内形成的蛋白质,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能结合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起到促进受损神经再生和分化、改善神经元病理状态等生物学活性作用,对维持神经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保护大脑功能至关重要[6]。PDGF是由血小板、成骨细胞、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分泌的一种蛋白多肽分子,其能增加髓鞘基础蛋白和少突胶质细胞脂类蛋白、促进轴突生长、维持神经元活性[7]。同时还能促进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于成熟成骨细胞,使其合成Ⅰ型胶原,加快形成骨组织,协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调节血管生成,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8]。替扎尼定结构与可乐定相似,是一种咪唑啉间二氮杂环戊烯衍生物,其具有显著缓解痉挛状态的作用,从而促进恢复运动功能,其作用是通过抑制a运动神经元、激活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以及降低运动反射来实现的,具有不良反应小、口服剂量小等优势[9]。

祖国医学认为脊髓损伤可归属于中医学中“痿症”“体惰”等范畴,在《灵枢·寒热病》中记载:“身有所伤,出血多,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强调了体惰的病因和症状,相似于现代医学中脊髓损伤[10]。关于其病机,《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伤损腰痛,脊痛之症,或因坠堕,或因打扑,瘀血留于太阳经中所致。”指出督脉受损,致使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瘀滞于内,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气血逆乱,加重督脉受损,气血不能温煦濡养肢体,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11]。本病以瘀血为病因,以督脉枢机不利为病机,在临床治疗上应以祛瘀通督为要点。《难经》中提及:“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指出督脉为全身“阳脉之海”,与脊髓功能联系密切,本研究所用电针刺激法中,选取上星、神庭、身柱等相关督脉腧穴穴位,能平衡脏腑气血、疏通经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改善脊髓微循环[12]。在注重督脉取穴外,还要结合平衡阴阳取穴,阳明主宗筋,又乃多气多血之经,选择阳明经则可以补益气血、濡养肌肉,以加快肢体功能恢复,同时可通过阴平阳秘,做到阴经与阳经选穴并用,以恢复经脉的相对平衡[13]。配以三阴交、太冲等阴经腧穴和足三里、悬钟、阳陵泉、曲池、肩髎、合谷等阳经腧穴以激发经气,诸穴合用,具有疏通经络、畅达气血、调和阴阳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针灸百会能加快脑部血流速度,增加大脑血流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明显促进恢复患肢神经功能和肌力[14];电针刺激足三里能增加释放乙酰胆碱,加强神经细胞功能,从而提高痛阈,增强针灸镇痛效果[15];电针刺激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可能是受损伤的脊髓神经再生,新的轴突联系因此建立,促进神经营养因子传输过程,有助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1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ASIA运动功能评分、血清BDNF和PDGF水平、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替扎尼定联合电针刺激治疗脊髓损伤,能明显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缓解肌痉挛,提高血清BDNF和PDGF水平,增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猜你喜欢

督脉电针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