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家:修复乡村人文传统的开端

2018-08-02刘忱

领导之友·综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战略

刘忱

摘 要: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仅应着眼于经济发展,还应着眼于社会治理和农民农村的文化治理与文化现代化。修复优良家风家教,对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乡风文明大有裨益。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竹溪县实地调查,总结了当地基层政府创造性地做好家风家教建设的经驗及工作困惑。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家风家教

中图分类号:D6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729(2018)04-0070-05

理解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需要一个文化视角。乡村振兴,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它昭示了当今乡村振兴美好而光明的前景。乡村振兴战略,将不再仅仅着眼于经济发展,同样也将致力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民素质,使乡村发展完全融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之中。这是一个伟大的文明进步过程。我国的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复杂矛盾冲突一再表明,当前要解决的三农问题,不仅是发展经济,还是如何促进乡村全面发展进步问题。乡村发展要顺应乡村规律,适应农民需求,用新时代新观念引导农民,培养农村人才,站在城乡融合发展、均衡发展和共享发展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乡村振兴。

破解乡村发展困境的文化核心问题是转变观念,发现和挖掘乡村价值,重建乡村自信,寻找乡村原有的乡土文化、传统文化元素生长空间,让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重新整合为统一的、协调的当代价值,重新唤起并激活农民的自觉,让乡村文化融入现代文明体系,使之得以复兴和重建。这并不是要简单地回到从前,更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复兴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和谐、生态、文明、科学、现代的乡村文化和乡村文化形态,是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重塑新的乡村精神和乡村理想,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人才。简单地说,建设好乡村,就是在文化上守住乡愁,安放好民族的灵魂,让乡村承载着乡愁,让乡愁在乡村振兴中落地。

一、家训家风建设的缘起

齐家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乡土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家风是一个家族、家庭作风的体现。优良家风的熏育不仅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更需要家族世代的传袭。儒学经典著作《大学》中这样论述“齐家”的作用:“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在这个环节逻辑中,“齐家”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齐家”之所以如此重要,关键在于可整齐家风,进而形成良好风尚,这也是儒家注重“齐家”的目的所在。修身是齐家的基础,齐家是更高层次的修身,齐家不仅需要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更要将自身道德施于家庭,以实现家庭乃至家族关系的和谐美满,这也是下一步治国、平天下的根基。总之,作为修身与治国之间的重要环节,“齐家”之首在整齐家风,之要在修身立德。正如习近平所言,“国如车,家是轮。传承好的家风,必然能影响、促进形成好的政风和社会风气。”[2]

“齐家”是中华文化独有的文化遗产,它来自乡土、发扬于乡土,绵延几千年而不衰,至今还能影响、涵养家庭风气和社会风气。在乡土文明的生态系统中,齐家是培育、涵养乡土文化生态的关键一环。在当今这个社会急剧转型的历史阶段,物质主义、拜金思想、消费文化对乡土文明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单靠原来传统的家风家教文化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扭转社会风气,必须有意为之地重建和修复。在现代生活中,筑牢优良传统的根基,让优良家风家教成为现代人的日用常行,并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特别是网络信息社会中迅速推广和发扬,成为真正的思想道德不动产。

在家风家教重建过程中,政府何为?这桩事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地方乡风文明和道德伦理建设的方向和水平,关系到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家风家训建设事业中,政府的力量不能缺席。要靠政府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把家风家训建设深入下去、推广开来。

以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为例,该县原本生态优美、民风淳朴,近年来,在外界现代文化泥沙俱下的大环境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也悄悄地发生了转移。留守人员的增加,乡村人口结构的不均衡,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都使当地不孝顺老人、不对子女负责、街坊邻居不和、黄赌毒等坏风气露出了苗头。如何既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延续发扬人文传统,是竹溪县委、县政府的两桩大事。所以,县里确定的两大工程就是“外修生态塑形,内修人文铸魂”[3]。这两大系统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是当地生产生活的核心要素,也是不能丢弃、不可再生的珍贵传统。竹溪县意识到,人文软环境虽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它影响的是每个普通人的幸福感、归属感和文化自信心,它创造的不是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是为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是对乡土文明、公序良俗的涵养,是一种以传统文化元素参与当代乡村治理模式的有效方式,更是一种立意长远、福泽后代的“人的建设”过程。这个以家风家教为主题的活动,以传统经典教育为突破口,以家庭为基本单元,深入开展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把道德教化融合渗透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其结果就是,令人看到一个既充满朝气、创新精神,又保留着传统乡村沉稳风格、从容气度的竹溪,特别是在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家风家教领域有独特的做法,具有典范意义。

二、挖掘家风家教传统,

在实践中探索家风家训作用

竹溪各级党委和政府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在基层工作的抓手是群众文化工作,就是要善用当地人民熟悉的文化资源,以弘扬本地传统文化为抓手,使这些携带了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家风家教元素适应新的时代环境,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并凝聚成新的乡村精神。这是竹溪长远发展强基固本的大计。

调查中,他们重新认识了竹溪的人文历史内涵及其在日用常行中的强大力量。历史上的竹溪是个移民县,自明代起,这里就是“湖广填四川”人口迁徙的必经之路,不少来自其他省份的移民中途来到这里落户为生。为了让子孙后代铭记自己家族的来历,当地居民保存了书写治家家训、悬挂家训匾额、确立家规家训等习俗。当地妇女还争相把这些家训内容做成绣品,装裱悬挂,暗中也较量女主人的女红水平。这种铭记历史、坚守祖训的传统是竹溪独有的文化资源,是竹溪人为之自豪的安身立命根基。

在调研中,他们发现了两个故事,一个故事是,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家,平时乐善好施,多次资助后人读书上学,救济贫困的街邻,当乡镇政府敲锣打鼓为他送去“仁者寿”的牌匾时,老人家激动万分。从此更加积极做善事好事,也带动了本地邻里守望相助风气的好转。一位擅吹唢呐的钟姓村民,经常在村民有红白事时前往吹奏挣钱。但他从山上搬到山下后,母亲却未随他一起下山居住。他也不去探望母亲,只是每天往山上母亲住的房子眺望一下,只要有炊烟飘出,说明母亲还活着,就撒手不管。钟姓村民“不孝顺”的名声传出去后,他被村民当成“晦气”之人,多次派辈分高的老者去斥责他,并按照当地习俗,办红白事不再请他。生意的惨淡和乡邻的责斥让他幡然悔悟,将母亲接到身边照顾。由不孝到孝顺的转变,全因当地对“孝顺”家风的弘扬,这让县里的文化宣传干部有了信心,感到在当前社会环境里,传统乡土文化依然富有生命力,是应该好好利用的优秀文化资源。

除了家风家训内容的特别之外,修订族谱也是本地传承家风家教的风俗。该县至今还保留着传承了800多年的祠堂、家谱等珍贵文物。不同的家族也形成了不同的家规家训。这些家规家训在保留形式上也十分特别。翻看这些发黄、发脆的老物件时,竹溪县工作人员意识到遇见了宝贝。因为一般家庭传承下来的家规家训,都是积极正面向善的内容。但是,有了良好的家训仍不能说明问题,关键在于是否真正遵循并践行了那些家规家训。所以,政府的工作思路就露头了:倡导优良家规家训不能止步于空谈,在对家风家训进行甄别、选择和倡导时,除了挖掘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家庭幸福的内容外,更看重这个家庭和个人的实际行动,把身体力行优良家规家训作为一种精神导向,把知行合一看成行为规范。这样,才能避免空谈道德建设的形式主义,形成真正的社会舆论监督和行为约束,带动村民的精神境界提升,推而广之,让优良家规家训在乡村治理工作中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

竹溪县委县政府把倡导新的文明家风家教,作为乡村治理的一种有效力量。家风家教属于家庭和乡村自治的传统伦理范畴,但又不是脱离国家法律的存在,而是与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相联系的思想资源和组织资源。它所蕴含的乡土传统文化一经唤起,就會在乡村治理中发挥预想不到的积极作用。可见,家风家教散发着潜在的影响力和隐形的约束力。政府的道德教育工作,就是要借助家风家教和传统文化的作用,因势利导,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文化宣传一定要和当地传统文化接轨,才能让政府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内化成无形的力量。

三、尊重群众的文化需求,

激发群众的文化热情

在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竹溪县研究出台文件,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政府引导、试点先行的办法,深入开展“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这个活动既吸收传统方式,又与现代内容相对接;既是民间行动,又和政府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更多时候,是以民间为主体,由政府来推动,各方共同组织完成的。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则分别采用了传统与现代方式的区别与结合。简单说,就是“照着讲”、“接着讲”和“新故事新讲”。

所谓“照着讲”,就是对传统方式的依照和遵循。如政府为表彰村民而挂牌匾,就是一种传统表彰方式。“匾额是古建筑的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中的眼睛”[4],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代的治理传统中,为本地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的民间人士制发匾额,作为精神奖励,是政府分内的责任。匾额的内容多是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内容制作的。由政府为本地德高望重者制发匾额就形成了一种维系社会精神、弘扬优良乡风的有效方式。这个传统在其他地方散失严重,但在竹溪仍然有生命力。竹溪县委、县政府继承并将这一方式推陈出新,既表达了政府对民间善德善行的积极倡导,又表明了政府对这一历史文化形式的尊重态度。对传统方式的借鉴和遵循,结果便是既得到了群众对这一做法的认可,又激活了当地这一特有的传统文化。

所谓“接着讲”,就是以更多现代方式传播家风家教传统,对家谱的古老形式进行现代化重构。家谱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家谱)之一,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续家谱本是民间事务,政府的工作就是为搜集整理家谱传统组织专门的“百家训”整理工作小组到乡村中寻根、采风,整理新编了《竹溪县家规族训辑略》,大力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此外,还把这些特色家训,在报纸、电视、网站、微博、微信、户外广告等媒介中发布分享,使“百家训”四处传播、遍地开花,竹溪人由家风而形成的文化自信被激发了出来。

所谓“新故事新讲”,就是用新的文化方式把当代道德建设的新思想、新风尚传播弘扬出去,传播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引导当地艺术团体以身边故事的方式,把体现家风家教的道德模范人物故事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曲艺、文学等形式。这是由政府主导的文化团体与民间文化团体共同创造的。戏曲剧种“山二黄”是省级文化遗产项目,是汉剧之母,在当地流传很广,百姓十分喜爱。“山二黄”戏曲近年来也围绕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进行文艺创造,如新编大型古装戏《爹爹你挂墙头》,诠释了尽孝不能等、孝老爱亲天经地义的孝道观。竹溪至今还完整地保留了一些民间自发的艺术形式和团队。如向坝(乡镇名)民歌艺术团、“春常在”“映山红”等民间艺术团体,他们平时是农民,农闲时则到社区、村庄演出,教化民众,娱乐生活,尤为擅长即兴创作,把当地的好人好事编成文艺节目。他们的文艺活动通过政府采购,得以到全县各乡镇、村庄演出,村民不仅能观赏,还可以参加进去,自编自演,进行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如果我们把专业文艺团体的“三下乡”活动比做“竹溪蒸盆”(当地名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那么,民间的艺术团就是新鲜、水灵、接地气的家常菜。“蒸盆”虽然好吃,但不能天天吃,而“家常菜”这种文艺形式,给乡村带去了真正的文化营养,唤起了当地民间文化的热情,也实现了政府与民间在文化方面的良性互动。

四、创造环境,以基础设施

和制度保障村民为文化主体

1.基础设施建设。竹溪县领导认识到,除了自然生态,文化也是一种生态,是“软环境”,也必须维护。所以,并没有把不惜一切代价发展经济放在首位,相反,却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按照因地制宜、功能实用的原则,通过财政扶持、社会捐助等方式,健全完善乡镇文化站、乡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宣传文化墙、乡村道德讲堂、乡村青少年宫等,实现了创建活动有舞台、文化育人有阵地的目标。竹溪的乡镇文化站在管理上还探索了一条因地制宜、服务群众的路子,受到湖北省委宣传部的重视。

2.组织人才,积极开展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从麻将桌前、从电视机前走出来,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使文化活动进一步成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先导。在这类活动中,也涌现出一批在乡村中有威望、能担当的乡贤,为乡村的进一步发展培育了人才。

3.树立道德模范标兵。县里把组织开展“竹溪好人”“最美家庭”“美德少年”等评选及“好家风你我共寻、好家风你我共享、好家风你我共育”等活动制度化,推出一批家风建设典型。在乡镇,组织开展“传承好家风、慈孝伴我行”主题活动,村村评树家风典型,院院展示家风故事。依托乡村讲堂,开办专题讲座,讲述身边人的慈孝故事。崇德向善之风,蔚为大观。政府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把优良家风人格化,让乡亲们看到身边的好人,知道要见什么“贤”思什么“齐”。

4.与乡村治理相适应的制度保障。乡村善治,首先要有良好的乡风为引领。乡村治理与乡风文明、与乡土文化的生态环境互为表里、互相支撑。把文化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对于乡村善治十分必要。特别是近年来的乡村治理难题的原因,就与以行政村为单元有关。在撤村并镇后,以行政村为单元带来了很多问题,主要是因为村民的利益不能在行政村内达成统一。因此,一些山区地方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开始了治理单元下沉到自然村试验[5]。竹溪是山区县,下放治理单元的治理模式,非常适合竹溪农村发展现状。县里在自然村开展了村民自治小组的试验,让村民在自治中自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自行调解矛盾纠纷,也制定了自己的家规族训,建立本自然村的组織形式和文化认同。文化的引领,对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现代政风的作用已经显现出来,也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个试验是有价值的。

总之,竹溪经验告诉我们,文化是一篇大文章,不仅要做大,还要做出特色,有文化特色才能提升文化品质,有品质才能可持续发展。总结竹溪县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有这样几组关键词:其一,文化、传统文化、本地本土文化。在这组概念中,本地本土文化是土壤、是根基。这是本地社会发展、文化生态涵养的根本问题,只有净化土壤、培育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建设才能有实效。没有优秀的本土本地文化作为土壤和根基,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法深入人心、无法落地。因此,文化建设必须扎根自身的文化。文化要在传承中不断创造,但不能拘泥于观念的简单传达,而是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本土本地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其二,党和政府、人民群众、文化工作者。乡村工作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意愿,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积极性、主动性,倡导和弘扬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所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6],才能找到发挥自己才华的空间。其三,政府工作、文化工作与乡村治理融合,文化工作起到了对其他工作的引领作用。

竹溪的蓬勃发展,正是依托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品质,不能不说,这与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倡导自然生态的保护与人文道德的建设理念与行动分不开,正因为如此,竹溪的后发优势可期可待。竹溪县委县政府的主动作为和顺势而为,是当地文化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对县级政府而言,乡村文化建设领域就是一个文化阵地。如果正面的东西不去占领,甚至忽略和漠视的话,负面乃至反面的东西就会占领。占领文化阵地不能仅仅靠灌输和宣传,更多时候要形成与民间文化的良性互动,要借人民群众的势,发挥群众的力量。所以,文化的文章绝不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外的轻松活儿,而是重头戏,是前行道路的明灯,是不走弯路的路标。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担负起自身的文化使命,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乡愁落地,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的文化成果,享受更大的文化福利。

参考文献:

[1]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高洁.家风正,民风纯,政风清[EB/OL].新华网,http:// 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17/c_1114401986. htm,2015-02-17.

[3] 陈赟.外修生态塑形 内修人文铸魂——十堰“十二五” 时期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回眸[EB/OL].十堰文明 网,http://hbsy.wenming.cn/wmbb/201510/t20151027_ 2079459.shtml,2015-10-27.

[4] 邹丹婷.简论古建筑中的匾额文化[J].丝绸之路,2016, (4):45-46.

[5] 贺雪峰.治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乡村振兴战略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教育对凉山彝区新农村乡风文明道德建设的影响
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培育解析
乡风文明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