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话轮转换角度解析角色间关系及其身份建构
——以《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告白片段为例

2018-08-02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活大爆炸谢尔顿斯图尔特

高 攀

广东理工学院外语系,肇庆,526114

1 问题的提出

《生活大爆炸》作为热门美剧多次获得艾米奖和其他奖项,在世界各地拥有大量观众。其轻松搞笑的情节和幽默诙谐的语言也吸引了无数学者的注意。苏琴结合实例,旨在从预设角度探析该剧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认为预设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该剧中的言语幽默[1]4;樊睿则从格莱斯的会话原则及会话含义出发,对剧中语用幽默和对应的翻译进行了对比与深入探讨,为语用幽默翻译提供了新思路[2]196;张雪从认知视角对该剧中的隐喻进行分析,指出隐喻的认知机制,认为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下的隐喻内涵及语言形式,从而丰富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3]4;徐艳丽则从分析该剧委婉语入手,指出剧中常用委婉语作为人们内心焦虑、恐惧和愤怒的一种折射,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风俗和价值观[4]84。显然,以上研究集中于会话含义、讽刺、委婉语、隐喻和幽默等层面。

然而,从会话分析的视角入手致力于该剧的研究屈指可数。李楠运用话轮转换机制理论,选取该剧第五季作为语料库,分析了话轮构成的特点、话轮分配的技巧和话轮转换策略的使用特点,发现该剧主要的话轮以句子和句群为主,当发话人在分配话轮时以提问为主,话轮转换策略包括话轮的索取、话轮的保持和话轮的放弃[5]4;王利朋选取该剧部分语料为研究对象,在话轮转换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列举剧中主要人物间的对话,对人物间关系及性格进行分析。他认为话轮长度及数量可以反映剧中人物的权利地位高低,剧中人物的关系及性格可以通过说话内容以及话轮转换机制、序列原则等会话交流结构所揭示[6]5。本文拟从话轮转换视角来审视剧中人物的语言与人物刻画的关系,展现人物身份建构的动态过程,以补白已有研究的成果。选取该剧S05E10中为时2分多钟(从该集14′53″处开始到16′56″为止)的谢尔顿告白片段作为语料,进行定性分析,依据话轮转换机制从话轮分布、话轮分配、话轮长度及话轮序列等层面探究所选语料中三个角色间的关系及他们各自的动态身份建构过程,以期丰富会话分析的理论,并拓宽人们的欣赏视野。

2 关于话轮转换机制理论

经美国社会学家Sacks、Schegloff和Jefferson等人的研究,会话分析已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因其跨学科的属性,目前已被应用在不同的研究领域。话轮转换是会话分析研究的核心,指的是会话的参与者依次成为说话人和听者。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人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发言。Sacks认为,一个话轮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说话的权利,另一层指的是某个说话人从开头到结尾的整个说话内容[7]34。

Sacks提出了话轮转换机制。他认为,一个说话人的话轮结束的时候,有三个选择:第一,选择下一个说话者从而放弃自己的话轮;第二,听众中有人自愿讲话;第三,先前的说话者将继续持有下一个话轮。这在会话分析中被称作话轮分布。话轮分配取决于在话轮规则的控制之下说话者与听者之间的竞争和协调。因而,它能够揭示人物关系以及他们各自的身份建构。话轮长度是指一个话轮持续多久。总的来说,它与用词量成正相关的关系,用词越多,长度将会越长。这是凸显人物性格的一个重要标志。会话中的话轮并非孤立的,它与下一个话轮之间必然有内在的联系,这叫做话轮序列,包括毗邻对以及毗邻对的发展。毗邻对是会话中最小的单位,是指由两个不同的说话者所说的有内在关联的两个言语。简单而言,毗邻对指的是问与答。综上,如能从话轮分布、话轮分配、话轮长度以及话轮序列等几个层面对一段会话进行分析,那么参与会话的各个人物间的相互关系将得以呈现,与此同时,也将揭示出不同人物的动态身份建构过程。

项蕴华认为“身份建构”是指对身份进行自我定义和对自我建构不断修正的一系列动态过程,也包括一系列的外部建构力量。它既是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共同产物,又是客观实在与主观努力的统一体,还是一种静态表征与动态过程的复合体[8]188。基于言语行为理论,从会话分析的视角出发来探讨人物的身份建构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3 《生活大爆炸》谢尔顿告白片段中角色关系及其身份建构

3.1 谢尔顿告白

该片段前情提要如下:谢尔顿与艾米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外人眼里,他们两个是“男女朋友”关系,但是谢尔顿坚持对外宣称“艾米是我的朋友,艾米是个女的,但她不是我女朋友”。直到斯图尔特(一家漫画店店主,是谢尔顿与艾米的共同朋友)约艾米出来看电影,谢尔顿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对艾米的情感。他想挽回艾米,所以他闯进斯图尔特与艾米看电影的影院……所选片段是从谢尔顿闯入影院开始,到他告白成功离开为止。该片段的内容根据会话分析的转写规则与专用符号[7]283转写如下:

T1Sheldon:Excuse me.(.) Excuse me.((Pause)) (Pardon me) Pardon me.Excuse me= ((Sheldon was making his way to Amy and Stuart through the crowd))

T2Sheldon: =Hi,Stuart= ((Sheldon passed Stuart))

T3Stuart:=Hi,Sheldon=

T4Sheldon:=Pardon me.((Pause)) Excuse me.((Sheldon continued passing through the crowd))

(3) ((Sheldon sat by Amy's side))

(2) ((Sheldon breathed a long sigh of relief))

T5Amy: °Sheldon,what are you doing here=

T6Sheldon:=The thought of you sitting in a darkened theater ((pause)) with a character like Stuart ((pause)) is repellent.

(2) ((Stuart looked like uncomfortable))

T7Sheldon:No offence,Stuart=

T8Stuart:=None taken.

(2)Although "repellent" is kind of a:: kind of a strong word.

(5) ((Laughter from the audience))

T9Amy:hh.I'm sorry this causes you discomfort (.) but based on the currently established parameters of our relationship,I can (0.3) put myself in any repellent situation I want=

T10Stuart:=um::again:=

T11Sheldon:=Stuart,please,you're being rude.

(3) ((Laughter from the audience))

T12Amy:Anything else?

(2) ((Sheldon seemed like thinking how to say))

T13Sheldon: (hh) 〈 I believe (.) I would like to: (.) alter the paradigm of our relationship.〉

(4) ((the audience kicked up a fuss and bursted into a laughter))

T14Amy: (.) I'm listening.

T15Sheldon:hh〈 with the understanding that nothing changes whatsoever=

=physical or otherwise ((pause)) I would not object to: us no longer charactering you as "not my girlfriend" 〉

(4) ((Laughter and scream from the audience))

T16Amy: (.)Interesting.(.) Now try it without the quadruple negative.

(2) ((Sheldon seemed like annoyed))

T17Sheldon:〉you're being impossible.〈

(3) ((Amy moved to be closer to Stuart))

T18Amy:Hi,Stuart.

(4) ((Laughter from the audience,Sheldon looked like freaked out.))

T19Sheldon:?,Fine.

(3) ((Amy moved to close to Sheldon))

°Amy,

(3) ((Sheldon was putting on his embarrassed face))

°〈 Will you be my girlfriend?〉

(9) ((Laughter from the audience))

T20Amy: ((pause))Yes=

T21Sheldon:=Well,that's enough of that.

(2) ((Laughter from the audience))

Sorry to interrupt ((pause)) you two enjoy your date.((While speaking,Sheldon stood up))

T22Sheldon:〉Here's a dollar for your troubles=

=Get yourself some Sour Patch Kids.〈((Sheldon spoke to Stuart and gave him a dollar while passed him))

(3) ((Laughter from the audience,while Sheldon was moving fast through the crowd))

T23Sheldon: °Excuse me°(.) (Excuse me) (.) °Pardon me°

3.2 运用话轮转换机制理论分析谢尔顿告白片段

以该剧S05E10中为时2分多钟(从该集14′53″处开始到16′56″为止)的谢尔顿告白片段作为语料库,依据话轮转换机制理论,依次从话轮分布、话轮分配、话轮长度及话轮序列等层面分别探究三个角色间的关系及他们各自的动态身份建构过程。

3.2.1 三个角色间关系的探究

3.2.1.1 话轮分布

根据Sacks 提出的话轮转换机制理论,当一个说话者的话轮结束时,他面临三个选择:他可以选择下一个说话的人并放弃自己的话轮;听众中有人自愿讲话;先前的说话者可以继续下一个话轮[7]。综合分析所选片段,就数量而言,上面所提及的三种话轮转换方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并没有哪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何时何地哪一种方式得以运用,却与不同角色的塑造息息相关。

从某种程度上,谢尔顿决定了斯图尔特是否能够拥有话轮。该片段中斯图尔特有三次说话机会。在T3,斯图尔特回应了谢尔顿的问候。T8中斯图尔特回应了谢尔顿对描述他“repellent”的致歉。 而在T10中,斯图尔特首次主动发言重申他对于这个词感到很不舒服,却被谢尔顿中途打断了。由此可见,斯图尔特的发言机会是被谢尔顿所掌控的,他从未有机会选择下一个说话者或者持续拥有下一个话轮。可以说,斯图尔特被动地参与了整个对话。

反观艾米的表现,她在每个话轮结束时都清楚的指明了下一个说话者,直到她成功的逼迫谢尔顿承认她是他的女朋友。T5与T12中,她运用反问句迫使谢尔顿讲话。T14中她放弃了自己的话轮来暗示谢尔顿可以继续说下去。T16中她甚至命令谢尔顿按照她的要求重复一遍刚说的话。T18中她看似是在暗示斯图尔特发言,实则是迫使谢尔顿讲话。综上,在所取片段中,艾米指明下一个说话人的频率很高,但是,她鲜少继续持有话轮。

三个角色当中,唯有谢尔顿多次连续持有话轮。首先,谢尔顿独占T1与T2两个话轮,分别问候了观影人群和斯图尔特。然后,T6是与Amy 对话,接下来T7是向斯图尔特致歉。 最后,T21,T22与T23三个连续话轮,分别是他同艾米、斯图尔特以及观影人群所说的话。不难看出,谢尔顿经常持有连续的话轮。

综上,谢尔顿总是连续持有话轮,艾米总是选择下一个说话者,而斯图尔特却往往是被提及才能说话的角色。如若未被提及,他几乎没有机会主动讲话。

3.2.1.2 话轮分配及话轮长度

该段对话是动态生成的,而话轮分配以及话轮长度则取决于话轮转化规则控制之下的说话者与听者之间的竞争与协调。

表1 三个角色的话轮数目、字数和平均长度统计表

如表1所示,话轮分配极为不均。该段话轮总数为23,谢尔顿的话轮数是13,超过总数的一半。斯图尔特只有三个话轮,少于总数的1/7。艾米有7个话轮,约占总数的1/4。故而谢尔顿持有最多的话轮。就话轮长度而言,三个角色也相差甚远。谢尔顿总用词量为113,超过斯图尔特与艾米的总和。且他的话轮平均用词为8.69,也高于总平均词量7.7。而斯图尔特与艾米的平均词量均低于平均水平。综上,谢尔顿在话轮分配与话轮长度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使得他成为该片段焦点。

3.2.1.3 话轮序列

话轮序列的组织是交流互动的引擎。通过话轮序列的组织,以互动为中心的活动和任务才得以完成。狭义的话轮序列指的是问与答,是说听众对于说话者提出的话题的态度(回应与否、回应是否有秩序)。该片段的对话与其说是三个角色的参与,倒不如说是谢尔顿与艾米之间的对话。尽管有斯图尔特间歇性的插入,谢尔顿与艾米依然将谈话顺利进行下去。就某种程度而言,他们两个彼此合作以达到某种会话目的。

T5,T12与T14中,谢尔顿积极但隐晦地回答了艾米的问题。艾米命令他把双重否定句换成陈述句再重复一遍,他拒绝了。但在T18中艾米靠近斯图尔特来敦促谢尔顿,他最终不情愿地妥协了。由此可知,谢尔顿真的很在乎艾米。而艾米很了解谢尔顿也很在意他。T6中谢尔顿的回答让她明白了谢尔顿的来意,之后,她便步步为营。看到谢尔顿在T13与T15中的回答过于隐晦,她决定给他施压。接着,她在T16中使用命令句,在T18中运用肢体语言,最终凑效了。

谢尔顿与艾米都不关心斯图尔特,斯图尔特几乎没怎么参与这个对话。 谢尔顿跟斯图尔特有四次互动。T2中谢尔顿在经过时问候斯图尔特,但他接下来的举动证明他并无意展开对话。T7中谢尔顿向斯图尔特道歉,但他的方式与行为表明了他很敷衍。T10中斯图尔特表达他对“恶心”感到不舒服,谢尔顿则直接打断了他。T22中谢尔顿得到了艾米的积极回应后要离开,经过时给了斯图尔特一美元安慰他。至此,谢尔顿再次伤害了斯图尔特。另外, T9中艾米在斯图尔特表达对“恶心”感到不舒服后再次使用这个词。T18中艾米拿斯图尔特当幌子,却是在迫使谢尔顿参与对话。显然,艾米也毫不关心斯图尔特。

综上,该片段中,谢尔顿与艾米在意彼此,但他们都不关心斯图尔特的情感。

3.3 三个角色的身份建构

三个角色的身份建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之,也对互动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

3.3.1 谢尔顿的身份建构

谢尔顿持有最多的话轮。T1、T2与T4中,他分别问候观影人群和斯图尔特,显示出他有礼貌。T6中艾米询问谢尔顿来意,谢尔顿的措辞书面化,有卖弄的嫌疑。T7中他向斯图尔特道歉,看似有礼貌,却在T11中打断了斯图尔特的讲话,这说明他并非真的在道歉,而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顾及他人情感。 T13与T15他以非常隐晦的方式表达了想让艾米做他的女朋友,但他的措辞不像是请求,倒像是一种宣言,这显示了他的傲娇。在艾米不满意他的措辞命令他重新表达一次时,他因此着恼并直接在T17表达了他的情绪。 艾米进一步的逼迫之下,谢尔顿只好不情愿地遵照艾米的要求在T19中重述请求。艾米同意做他女朋友后,谢尔顿立刻重拾自己的傲慢。T21中他向艾米与斯图尔特致歉打扰了他们的约会,T22中他甚至非常过分的给了斯图尔特1美元作为致歉,与其说是道歉,倒不如说是一种侮辱。T23中他再一次经由人群离场。综上,谢尔顿在这一片段中的身份构建过程可以归结为:礼貌(疏离)—自大—着恼—妥协—自大—礼貌(漠然)。谢尔顿的自大使他承认自己对艾米有感觉很困难。但他又难以忍受艾米成为斯图尔特的女朋友。因此他情急之下闯进影院想要把艾米追回来。与此同时,他又放不下面子,因而让艾米做她女朋友的请求在他口中变成了一种宣言。不料艾米却不买账,谢尔顿只得妥协,等艾米同意后,谢尔顿立刻捡起自己高傲的自尊心。至于他对于观影人群以及斯图尔特所显示出来的礼貌,也只是疏离和漠然的体现,反而说明他是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他内心并不真正关心别人的感受。谢尔顿在不同时间段所展现的变幻的人格特征使得这个角色塑造真实、丰满。

3.3.2 艾米的身份建构

艾米的身份建构也是一个动态过程。T5中她以轻柔的语气询问谢尔顿来意,谢尔顿承认他对艾米和斯图尔特约会感到不自在,她立刻把握机会在T9中挑明谢尔顿没有立场干涉她的自由。而谢尔顿的傲娇使他保持沉默。接着T12中艾米暗示谢尔顿讲话,谢尔顿却继续隐晦的表达想要改变两人关系,又不明说怎么改变。故而艾米将自己的话轮T14让给了谢尔顿,以此逼迫谢尔顿讲话。然而谢尔顿的傲娇个性使得请求听起来像是宣布。艾米对此感到不满,故于T16中直接命令谢尔顿做出正式的请求。谢尔顿拒绝后,艾米采取行动来逼迫谢尔顿(T18)。谢尔顿最终妥协,艾米温柔地回应了他的请求(T20)。该段中艾米的身份建构过程为:温柔-机智-迂回-小心翼翼-有策略-柔和。开头与结尾艾米都表现得很温顺,然而,中间部分,艾米运用智慧,再加上对谢尔顿的深入了解来逐步引领谢尔顿达到她预期的目的。最终艾米获胜。

3.3.3 斯图尔特的身份建构

斯图尔特占有最少话轮。T3中他立刻回应了谢尔顿的问候,T8中对于谢尔顿显得漫不经心的歉意,也依然不舒服地接受了。T10是他第一次主动要发言,但被谢尔顿打断后,他立刻放弃了该话轮。T18中他没有回应艾米明显敷衍的问候。T22中谢尔顿再次潦草地致歉时,他保持沉默。该段中斯图尔特这个角色显得滑稽可笑,他对于谈话的态度由主动转为被动。起初,他试图抓住每一个发言机会,哪怕是回应谢尔顿的礼貌性的问候。但当他想要主动发言却被谢尔顿打断,他便放弃了之后的每一个发言机会,完全成为了整个对话的旁观者。

4 结 语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逼真取决于角色的言语表现。就这一层面而言,运用话轮转换机制对该片段的分析揭示了角色之间的互动方式,对于深入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的身份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经分析,在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为时2分多钟的视频片段中,三个角色的塑造非常丰满。就角色间的关系而言,谢尔顿与艾米相互关心彼此,但他们都不太关心斯图尔特的情感。针对各个角色而言,谢尔顿的身份构建过程可以归结为:礼貌(疏离)—自大—着恼—妥协—自大—礼貌(漠然),艾米的身份建构过程为:温柔—机智—迂回—小心翼翼—有策略—柔和,而斯图尔特参与该段会话的态度则由主动转为被动,由参与者变为旁观者,这充分体现了他自卑消极、不争取的性格特点。运用话轮转换机制理论深入分析,各个角色动态的身份构建过程得以揭示,这不仅丰富了会话分析理论实践,也为人们欣赏该剧的幽默感与艺术美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因篇幅所限,目前只深入研究了《生活大爆炸》的部分语料,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收集更多的语料,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而影视剧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语料库的新媒体领域,值得有关专家与学者的注意。

猜你喜欢

生活大爆炸谢尔顿斯图尔特
园丁
《小谢尔顿4》:一部温情脉脉的家庭喜剧
小谢尔顿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对谈过的每一任真心相待
美式幽默文化研究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从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解读美式幽默
如果恨一个人,就给他2000万
Subtitle Translation:Relevance Theory
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