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美学要素的地铁车厢内部空间色彩设计研究

2018-08-02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内部空间配色车厢

付 莉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合肥,230001

对于地铁车厢内部设计工作而言,对乘客视觉感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地铁车厢内部色彩设计[1]。协调美观的车厢内部色彩设计不仅可以调节乘客的视觉感受,降低视觉疲劳,还能为乘客带来放松与舒适的心理感受。目前我国地铁车厢内部空间色彩设计大多缺乏色彩美学理论系统的指导,要么追求科技感而给人冰冷淡漠的视觉感受,要么色彩搭配杂乱而使乘客感觉躁动与紧张,并未达到从乘客视角出发,以受众为主体去设计的效果。因此,想要达到理想的色彩设计平衡效果,需要引入美学要素原则。美学要素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各类形式要素之间的视觉感平衡关系。视觉平衡需要形式感的支持,而形式感主要是指美学领域中的形式因素,如线条、空间界面、空间体量、材料质地以及其他色彩等产生的整体感官。因此,如何开发出满足现代都市地铁用户的主观审美诉求和美学要素规律的地铁车厢内部空间设计研究方法,是现代地铁设计发展的主要工作[2]。

1 地铁车厢内部设计与美学色彩表达关系

色彩是美学要素中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也是人类视觉中最重要的信息信号。基于美学要素的地铁车厢内部整体色彩设计,可以将设计师最真实的想法和表达意念直观的传授给地铁乘客。同时,协调的色彩表达也可以为地铁内部所有空间原件,如桌椅、壁板、地铁扶手和相关警示标识等大多数部件赋予相应的功能语义。此外,良好协调的车厢内部空间色彩设计和色彩搭配,不仅会给使用者带来直观的视觉享受,还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平衡有密切的关联。色彩协调会直接影响地铁车厢内部空间的整体协调,所以,地铁车厢内部空间色彩的设计可以衍生成为独立的设计领域,但是地铁车厢内部空间却不能避开色彩设计而独立存在。

2 基于美学要素的车厢色彩美法则的运用

2.1 色彩平衡效果

从人体生理学角度来说,想要为乘客提供美与和谐的色彩心理感受,首先需要保证色彩平衡。这种平衡包括色彩本身的搭配平衡和色彩设计的视觉效果平衡。在美学领域色彩搭配的主要方式就是提前建立色环(图1),色环的作用是把握基本的配色设计方式[3]。常规色环具有5种基本配色,也被称为基本色环,通过颜色的深浅搭配和衍生,可以继续升级成十色环,十二色环等。

在地铁车厢内部空间色彩设计中,不同颜色的实际面积和纯度、色彩艳丽度均会对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感觉产生影响。中国设计师和美学职业研究人付建豪先生,通过对现代美学色彩和设计领域实际应用研究,在2016年12月份提出了现代色彩设计和应用的最佳比例为70%、25%、5%,其中70%为大面积底色使用色,25%为主色,5%为强调色。主色和强调色协调作用最明显,底色的作用就是将强调色和主色衬托出来。除了底色、主色和强调色之外,现代地铁在车厢内部空间色彩设计时还会经常选择互补色。互补色常用于主色和强调色这两类色彩之间,可以建立一种特殊的视觉平衡,但是有时互补色的组合方式也会产生一定的视觉刺激和冲击,所以运用互补色时除了色彩种类搭配以外,还需要改变色彩明亮度和色彩纯度以及通过调节色块面积大小等方式取得色彩调和效果,从而获取视觉平衡感。

图1 常规五色环

2.2 色彩和谐效果

在地铁车厢内部空间色彩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尽管相关色彩的构成形式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如平衡色彩、渐变色彩、比例色彩、重复色彩、刺激色彩、柔和色彩等,但是所有色彩构成的最终效果都是以色彩和谐为核心的形式美倾向。这种形式美包括两种共同形式,即对比与调和。因此,想要在地铁车厢内建立一种和谐的色彩美感,设计师对色彩对比与调和的运用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日本地铁的车厢内部空间色彩设计中,设计者经常会用到深蓝和浅蓝两种色彩重复调和的方式。在深蓝与浅蓝两种同色调的调和中,引入不同色彩的关系对比,形成一种和谐的变化形式。这种变化形式在日本的地铁车厢内部随处可见,不仅可以构造出一种清新自然、丰富而有秩序的色彩视觉效果,而且通过地铁内饰和车厢色彩之间的联系和视觉呼应效果,更能加强地铁车厢内饰色彩的重复与律动效果,从而凸显出地铁车厢的层次感和整洁感。此外,现代地铁的硬件设计中,经常会添加各种功能的应用内饰或硬件功能设施[4]。丰富的色彩设计可以使地铁内饰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但是这些内饰的色彩选择和色彩变化效果必须协调统一,使其与车厢内部空间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产生色彩和谐的整体视觉效果,为地铁乘客带来视觉审美上的愉悦感。

2.3 色彩运用的象征意义

除了色彩和谐与色彩平衡,在地铁车厢内部空间色彩设计中,对色彩联想的把握也属于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色彩联想是指在个人意识经验、思想和记忆的作用下,人对视觉色彩产生的综合性投影。在地铁车厢内部空间的色彩影响下,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和个人生活经验的乘客会对地铁内部空间的色彩体系产生不同的色彩联想,继而对乘客产生不同的情感影响和象征意义。因为每个乘客对色彩的认知程度不同,所以对于车厢内部不同的色彩构成会产生诸如紧张、冰冷、愉悦、温馨、温暖等不同的内心感受。因此,对不同颜色产生的联想和情感象征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加以运用可以更好地彰显地铁内部空间色彩激发乘客美妙想象力的功能。

3 影响地铁车厢内部空间色彩的因素

3.1 地域文化对地铁车厢内部色彩设计的影响

地铁作为现代都市中最重要的大型公共设施,一方面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文化面貌,另一方面,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也会赋予地铁车厢具有文化意义的地铁内饰色彩设计源泉,从而与城市融为一体,与居民产生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共鸣。例如,我国著名的沿海城市山东青岛,其城市文化特色大多与金色的海岸和蔚蓝的大海有关,因此在青岛地铁的车厢内部空间色彩设计中,设计者大量运用代表明快海洋色彩的蓝色和沙滩色。这些与大海相关的配色可以充分展现城市自身的海滨特色以及其蕴含的美学寓意,使乘客在地铁车厢内就可以感受到青岛独有的城市文化内涵。因此,不同城市的地方文化会直接影响到地铁车厢内部色彩的应用搭配和色彩美学上的视觉设计。只有将城市文化意义和情感内涵融入到地铁车厢的色彩设计中,才能在迎合城市原住居民的基础上,充分表达和展示城市地域以及民族文化,从而满足地铁乘客对车厢内部色彩设计的人文情感诉求和色彩审美诉求。

3.2 车厢内部人造光源对车厢色彩美学的影响

现代地铁车厢内部的照明设计已经不能仅仅满足自身原本的照明要求,而是逐渐向美学评价转化,需要不断满足现代都市乘客对视觉效果舒适度的直观诉求,所以车厢内部人造光源的色温也成为了影响地铁车厢内部色彩选配的重要影响因素。色温是美学领域一项重要的美学要素,主要是指在不同的温度、阳光下,人类视觉光波所感受到的直观的颜色变化程度。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可以确定,不同色温下,区域光色也会具有明显差异性,人类的视觉感官和心理反应也会产生变化。因此,车厢色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地铁车厢内部的色彩冷暖趋势和整体视觉观感。地铁内部的主要采光形式包括局部照明和整体照明两种。整体照明具有广泛性、柔和性特征,光线一般不会太强烈,在现代地铁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局部照明也称区域性照明,光线大多比较强烈,主要起到警示和提醒的作用,一般都会在地铁车厢内部的警示盘、标语或重要内饰中进行实际应用。随着人们对地铁车厢内部的色彩要求越来越高,车厢内采光形式的运用和地铁内部色彩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不同的采光形式可以对地铁车厢内部色彩提供中和、凸显、模化、烘托等不同的色彩特性,从而提高色彩搭配形成的视觉感官效果,既达到个性突出,又达到整体统一的色彩运用效果。

3.3 车厢内设施材质对车厢内部色彩搭配的影响

地铁车厢内部设施的材质,可以直接反映设施本身的质感和视觉元素效果。不同的设计配色与不同车厢设施材质之间的搭配效果,同样是车厢内部配色设计需要考量的重要元素。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由于物质自身表面的结构和化学元素构成不同,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效果也会不同,这就势必会直接影响到物体表面的色彩。图2为光截面和砂截面的物理光线反射效果对比图[5]。

图2 光截面和砂截面光线反射效果对比图

德国城市慕尼黑在地铁内部空间的设计中,就会经常利用不同的地铁设施材质,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体验。例如,对于漆面木质的地铁座椅,因为其属于光截面表面,色彩反射度较强,所以运用浅黄配色,整体给人以轻盈、活泼、光滑的质感,而车厢过道材质为磨砂包钢,所以选择淡蓝色,给人以质朴、踏实、舒适的感觉。可见,不同的车厢内部设施材质,对不同颜色的颜色效果和颜色机理均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乘客置身其中,其心理感受也会不同,所以在地铁车厢内部空间色彩设计中,通过对材质的仔细考量与选用,既能准确地表达视觉信息,又能展现出设计者高超的色彩运用能力。

4 地铁车厢内部空间色彩设计中美学要素的运用分析

地铁车厢内部空间色彩中的美学要素,就是构成其内部整体色彩美的直观必要因素。通过对前文地铁车厢内部色彩设计中美学要素法则的分析,以及对影响色彩因素的研究,结合国内外地铁车厢色彩调配的案例,通过系统研究发现,地铁内部车厢设计的美学要素和美学应用原则有以下几点:

(1)车厢主色调要成为地铁内部色彩表达效果的中心,也是色彩美学需要仔细考量的重要范畴。

(2)地铁内部各种基础功能设施的配色必须与地铁主色调协调统一,并通过色彩系统搭配和建立色环等方式,选择与主色调相符的色相、色彩光度以及色彩纯度和协调配色,从而加深乘客对地铁内部车厢的整体色彩印象,增强视觉感官。

(3)地铁车厢的设计者可以通过色彩美学的配色原则,进行车厢整体空间色彩的选择和构建,例如通过更改车厢区域的色彩选择面积,结合中性色的应用以及协调、互补色的选择,来保证车厢整体视觉效果平衡,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4)对于地铁车厢内部的色彩搭配,必须巧妙利用对比、调和、冷暖、主次、渐变、混合等色彩美学领域的元素,使车厢内部空间整体呈现出色彩的韵律美、协调美和色彩美,从而构建出和谐的色彩画面。

图3 上海地铁17号线车厢设计示意图

(5)地铁车厢设计者可以巧妙通过色彩的联想效应和象征机制,选择合适的空间配色,为地铁乘客带来美妙的心理暗示和感官体验。

(6)在车厢内部配色设计中,必须注重地域文化、人造光源等特殊因素对地铁车厢内部空间色彩设计的影响,从而完善色彩配色。

例如,我国典型的港口贸易城市上海,其地铁车厢内部设计以简洁明快为整体风格。以上海地铁17号线为例,车箱箱体与座椅以大面积的乳白色形成基础底色;地面配以蓝灰色YOSO车船专用地板,老弱专用座椅的深蓝灰色和吊环把手的蓝色与地板色相呼应;座椅两侧的挡板使用了具有温暖感的橡皮粉色作为强调色。同时,车箱内的人工照明实现了智能化,灯光随着列车入站和离站自动调节亮度,方便乘客上下车的同时,保证了车厢内宜人的照度。

17号线整体的色彩搭配遵循了色彩美学要素的法则,使得整个车厢内部呈现出干净、整洁,且极具舒适感的良好面貌(图3)。

5 结 语

色彩作为体现地铁特色的一种视觉符号,是地铁乘客评价乘车感受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随着大众审美的提高,地铁车厢色彩的丰富化和人性化设计势必会成为未来地铁车厢色彩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地铁内部空间色彩的运用中,通过充分考量地铁车厢内部色彩平衡、色彩和谐以及对其背后象征意义的把控,可以营造出和谐而整体的色彩视觉平衡效果。此外,地铁车厢设计师需要充分考量车厢色彩、灯光色彩、车厢内设施色彩等实际车厢因素,宏观调配空间色彩,同时要严格把控静态与动态广告等色彩植入的影响。通过对美学要素的应用原则和车厢内部元素对车厢色彩视觉效果影响的研究,坚持美学要素表达的基本方式和原则,按照美学领域色彩规律进行车厢内色彩的设计,将美学要素融入到地铁车厢内部空间色彩的系统设计中,才能真正满足地铁用户心理愉悦度和审美诉求,创造出以人为本的地铁车厢内部色彩环境。

猜你喜欢

内部空间配色车厢
《基于季节变化的室内软装色彩搭配研究》插图
寻找古意的配色
公共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象探讨 以河南省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为例
六号车厢
MIX&MATCH 清甜一夏 彩妆配色新风潮
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景观元素应用探究
情感化设计在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应用
SSAB Hardox悍达450材料轻型自卸车厢体测试报告
计算机测配色实验的教学改革
QMI汽车夏季维护:雨季车厢除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