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IgM抗体阳性肺炎患者的凝血、炎症指标的变化
2018-08-02于国云杜丽艳曹立杰
于国云,张 庆,杜丽艳,曹立杰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河北承德 067000)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各类病原体的感染率也有所升高[1-2]。有研究表明,目前非典型病原体的感染率已超过肺炎链球菌,其中以支原体感染肺炎居多[3]。本文针对伴有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的肺炎患者在凝血指标、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方面的变化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病程小于4周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13例进行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分析。将IgM抗体阳性患者分为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组83例,男46例,女37例,平均年龄(50.43±23.14)岁,支原体IgM抗体阴性组52例,男34例,女18例,平均年龄(51.65±20.26)岁。将IgM抗体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178例,男97例,女,81例,平均年龄(50.57±20.65)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三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支原体IgM抗体阴性组
1.2入选和排除标准 (1)入选标准:采用2006年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肺炎诊断标准[4],且发病时间小于4周;(2)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既往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凝血障碍、出血倾向及出血性疾病患者;③近2周内服用过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者。
1.3检验项目 患者入院后24 h内抽取肘静脉血送检,检验项目为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凝血指标(如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痰培养、血培养、CRP、PCT等。
2 结 果
2.1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体总体分布情况 2016年住院肺炎患者313例,其中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患者为135例(占43.10%),其中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者最多83例(占61.48%),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32例(占23.70%)及腺病毒28例(占20.74%),呼吸道合胞病毒8例(占5.93%)、军团菌10例(占7.41%)、腺病毒6例(占4.44%)、立克次体5例(占3.70%),暂未发现甲型流感病毒、肺炎衣原体阳性患者。因此对占多数的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的肺炎患者进行研究。
2.2三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 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组较支原体抗体阴性组及对照组D-dimer、FDP明显升高,PT、APTT明显降低。见表1。
表2 三组患者PCT、CRP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支原体IgM抗体阴性组比较
2.3三组患者PCT、CRP比较 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组较对照组PCT、CRP明显升高,较支原体IgM抗体阴性组比较CRP升高明显,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5]。目前CAP的病原体感染的检出率有限,一项关于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体的分别Meta分析报道[6],全球病原体的检出率仅为47%,其中在非中国人群中病毒的检出率最高,在中国人群中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率最高,其中支原体居多。但是支原体的分离培养耗时长、操作繁琐、难度大等,不能广泛用于常规检测,目前最为敏感为血清学检测,而人体感染支原体后体内先产生IgM,血清特异性IgM可在感染后5~7 d出现,3~4周达高峰[7]。故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对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本研究采集患者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测支原体IgM抗体。
支原体感染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L-10等,导致炎性反应,并有研究表明上述因子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8];还可使膜结合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炎症细胞的ICAM-1受体结合,使炎症细胞局部聚集产生炎症损伤;同时血液中的支原体本身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膜ICAM-1表达上调,使炎性反应加重,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9]。上述机制均是造成炎症指标如PCT、CRP升高的原因。因此本研究中伴随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的肺炎患者PCT、CRP较其他组升高明显。
本研究还证实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组其凝血指标D-dimer明显升高,PT、APTT明显缩短。D-dimer是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标志物之一,PT、APTT是凝血过程中重要因子。当支原体侵入人体后,通过其致炎作用,导致体内炎症因子释放增多,而炎症与凝血之间是一种恶性循环,随着炎性反应加重凝血异常明显,相反,随着凝血因子消耗,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关于支原体肺炎感染后引起血液高凝状态最早在1979年SIMMONS等[10]就有报道,近年来国外对于肺炎支原体引起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报道逐渐增多[11-13]。故伴有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者其D-dimer升高明显。而支原体感染导致的免疫损伤,不仅损伤肺部,还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损伤。如对肝脏的损伤,抗凝血酶Ⅲ(ATⅢ)是肝脏合成的一种单链糖蛋白,它可与肝素可形成复合物,灭活已经活化的凝血因子,如Ⅶa、Ⅸa、Ⅹa、Ⅺ、Ⅻa 和凝血酶等,阻止血液凝固。ATⅢ数量的不足和(或)功能的异常,可导致血栓形成[14],造成PT、APTT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CAP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率高,而支原体感染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PCT、CRP、D-dimer明显升高。因此临床工作中,在进行病原体培养同时进行血清学检测,结合炎症指标、凝血指标及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早期发现感染病原体,针对性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尤为重要,可以早期发现凝血机制紊乱,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重要脏器栓塞,对临床上治疗CAP具有重要指导作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