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银行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2018-08-02南京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 南京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曾经主要依靠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经济模式逐渐发展成了混合经济形式,其中民营企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经营模式、人员管理、资金配置等方面均具有特殊性和风险性。因此,如何在控制银行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关系,更好地利用金融体系服务于实体经济,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民营经济已成为国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用大约40%的资源,却创造了超过60%的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以及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因此,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其突出优势,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民营企业是中国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企业逐渐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2016年末的数据显示,我国民营经济税收增长了百分之五,增长率明显高于全国税收增长率。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9月,全国共有近2600万户民营企业,占国内全部企业总量的89%。五年时间内,民营企业数量提高了近百分之十,由此可见,民营企业正成为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民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民营企业具有管理模式灵活、规模小、数量大三大特点,因此民营企业可以有效利用自身的经营特点激发企业的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会议以来,各种经济主体,特别是国有企业,都处于优胜劣汰的压力之下,竞相通过管理改革措施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促进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
(三)民营企业能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人数相较于10年前增加了近两倍。从图表中看出近年来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也在逐步增加,极大地吸引了人们进入民营企业就业。据了解,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岗位需求,有极大一部分国有企业下岗员工选择去民营企业再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避免了失业造成的社会动荡。
二、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易形成“信誉差”风险。2018年6月份,相关部门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失信黑名单信息新增922,917条,涉及失信主体848,342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686,823家,自然人161,519人。在初期由于对许多民营企业调查不够深入,监管措施较为松散,银行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并且对于很多民营企业的员工来说权益没有办法得到保障。在民营企业中,除了一些大型民营企业,或者是上市民营企业外,很多单位都存在不按时发放工资、上班时间不合理、随意辞退员工、拒缴“五险一金”等现象。
(二)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有待提高。由于存在研发投入不足、人员流动大,缺少高素质人才导致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等问题,许多民营企业的寿命极短,难以发展壮大。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年。很多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于家庭作坊的形式,以家庭手工业和家庭工业为主,对于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同质化竞争激烈。
(三)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显著。民营企业长期发展存在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是资金短缺,二是融资渠道不畅。其中主要原因有下:一是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有限。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有资金,但是由于自身利润率有限,规模不大,其融资能力并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二是向外融资门槛过高。比如股权融资方面,利用主板市场的融资门槛,对资产规模和相应的财务指标要求都高。同时由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及信息披露机制不建全,以及相应的监督措施不完善,导致其不能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从而大量的中小企业不得不选择民间借贷等方式融资,其高额的利率反而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另外,2018年两会期间,央行表示之后一段时间贷款额度将会收紧,利息也会上浮,民营企业想要融资的门槛大范围提高。鉴于中小企业对经济贡献大而获得金融支持不足的现实问题,为其寻找新的有效融资渠道迫在眉睫。
(四)小微企业发展主要依靠民间借贷,风险较大。在我国只有极少数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目前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大多以国有企业为主。小微企业在无法获取资金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民间借贷。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总规模已经超过5万亿,并且即使选择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利率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20%,还要承担额外的评估费、担保费和账户管理费等,甚至有的银行会预先扣留利息,因此造成了小微企业贷款总成本要高于正常贷款成本40%~50%。而通过民间借贷实际支付的利率则更高,造成了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压力过大。
三、银行支持民营企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简化贷款办理和审批程序。民营企业在向银行寻求贷款的时候,由于银行审批办理流程和要求过于繁琐,于是转向民间高利贷或者通过非法集资获取资金。这样一方面不仅加重了民营企业的资金负担,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因此提高贷款流程的效率性,尽力减少审批流程中的低效率作业,为民营企业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服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先划分好信贷种类,根据企业的具体资料和信息确定企业的核心资产种类,根据不同类别的企业有针对性地要求提供相应的资料和审核流程。如一些小型民营企业要特别注重审核其信用状况、财务报告等。第二,信贷审核流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银行信贷审批部门负责的内容应当细化到个人,以保证各项工作都可以有序、高效地完成。第三,从贷款审批到最后的放贷阶段,应当要密切注意银行和企业间的联系。审批人员要随机抽调,贷款审批的过程要公开透明,保证信贷流程的公开透明性。
(二)银行加快建立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了信贷流程更加专业化,银行要不断完善内部人员培养制度、人员管理制度。首先,面对民营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需要大量的人员从事信贷审批、调查的工作。银行需建立起成熟的信贷团队,高效完成工作。首先从加强自身员工队伍建设做起,通过开展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选拔出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信贷队伍中。其次银行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和优胜劣汰制度,为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凭借完善的用人机制,吸引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
(三)推出创新性的信贷产品。银行可以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创新推出有特色的信贷产品,在时间上赋予产品一定的灵活性,从而解决贷款企业还款期限过于固定的问题,给予民营企业一定的自由度。在利率方面,以“了解你的客户”为原则,有针对性地将不同客户群体的贷款利率设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或是给予优质民营企业一定的贷款利率优惠,从而减轻了民营企业贷款的负担。在业务流程方面,应当缩短贷款办理时间。在信贷模式创新方面,银行可创新推出类似“循环贷”的金融产品,用来帮助一些贷款回笼期间流动资金暂时不足的民营企业。同时银行要积极发展一切资质良好的民营企业,严格评估贷款企业资质,减少信贷风险,与政府、民营企业商会等合作,以政府支持为主导,向优质民营企业开展如“苏微贷”等有特色的业务,从而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四)高效防范借贷风险。在提高信贷效率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资金借贷中的风险问题。首先,提高信贷风险管理能力。一是严格设立民营企业准入条件。银行需根据不同产业类型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对客户的准入条件进行严格把控。对于一些财务结构不合理、流动性较弱、风险问题突出的民营企业坚决拒之门外。二是在信贷投放中选择一些发展前景较好、主营业务突出、有市场、有技术的优质成长型民营企业。其次,采取多样化担保手段降低贷款风险。银行可对民营企业采取多种担保方式,例如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质押;或者可带来现金流或变现价值的权利质押等。同时银行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变化,对企业谨慎授信,认真核实评估担保物品的有效性、真实性,从而及时调整民营企业授信。
在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发展推进,民营经济势必将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未来,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等国家重大举措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银行在新形势下要跟随发展的步伐,通过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来帮助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努力在防控好风险问题的同时,帮助国内民营企业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