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立意下的高考地理复习策略

2018-08-02黑龙江陈英俊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区域素养

黑龙江 陈英俊

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地理课程方案强调“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高考新大纲指出“地理学科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十九大精神、地理课程方案和考试大纲,均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导向。高考之“高”——借助知识,超越基础认知;高考之“考”——依托情境,考查学科素养。立山河志、究地理心,高考命题经历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综合实践(核心素养)的嬗变,考量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本文从素养立意的角度,刍议高考地理复习的点滴策略。

一、整合学科主干知识、渗透地理核心素养

高考地理的主要考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学习模块、五大自然规律、五大区位理论、两个选修内容、十四个地域分区、十五个核心专题。在复习中,要做好主干知识的归类、整理和延伸,实现自然与人文、自然与区域、人文与区域之间知识的重组与创新,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规律理论的精髓,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炼和整合。

模块一:自然地理。理清基本概念,掌握学科原理。在“懂”字上下工夫,注重原理、规律的理解与运用,明确其形成过程。自然地理的学习重点是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解题训练的重点是提高方式。包括五大自然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涵盖如下专题:斗转星移——地球的运动;风云变幻——大气环境;沧海桑田——地壳运动;生命的源泉——水;充满活力的圈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模块二:人文地理。规范学科语言,全面分析问题。在“精”字上下工夫,侧重于要点、观点、方法的运用,注重回答问题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地理思维的建模,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人文地理的学习重点是区位理论、图表分析,解题训练是案例分析。包括五大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聚落区位理论、交通区位理论、商业区位理论)。涵盖如下专题:强化忧患意识——人口问题;人居环境——聚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地域联系的纽带——交通;生存与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主要考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即生活,地理为生活”,地理学科突出生活性和实践性,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凸显强大的应用价值。“知识可以老化,思维伴你一生”,综合思维体现“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和地方的综合”。地理实践力通过数据、图表和地图,考查在实践活动中,处理地理信息、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模块三:区域地理。做好地图定位,掌握分析方法。在“图”字上下工夫,注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以及对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的理解运用。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分析区域特征和区域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区域地理的学习重点是区域定位、区域特征,解题训练是区域对比。涵盖世界地理的十三个分区及中国地理。

模块四:选修地理。理解答题思路,掌握答题模式。在“全”字上下工夫,注重地理语言的掌握,减少要点的缺漏。结合问题背景、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旅游景区的区域定位,学会知识迁移,综合比较和分析重大环境问题事件。选修地理的学习重点是对各类选修问题的归纳总结,解题训练是问题的防治。涵盖两个选修内容:欣赏与评价——旅游地理;关心与共存——环境问题。

区域地理和选修地理,主要考查四大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区域认知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从思维方式来看,对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人地协调观能够形成判断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包含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

二、优化高考复习策略,促就素养落地生根

从地理学科的视角关注时代和生活,考查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和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高考命题的新常态。方法是决定效益的关键,在复习中思考和探究落实核心素养途径,形成科学思维模式和高效备考策略至关重要。

(一)重视空间分布,培育区域认知

1.区域精准定位,以“数字地球”视角认知世界

区域是试题的载体,空间定位是解题的突破口。“数字地球”极大地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这种改变也可以借鉴到高考复习中来。当一个经纬度坐标点给出的时候,关于这一点的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特征也会源源不断地通过表象展现出来,立体化、数据化、结构化的数字地球图像会跃然于面前。如,各大洲主要国家的定位:欧洲20°W—60°E、地中海以北,亚洲60°E—140°E(本州岛)、8°S以北,美国73°W—120°W、北回归线以北,南美洲45°W—75°W,澳大利亚120°E—150°E;中国主要地形区:90°E青藏高原中、塔里木盆地东、吐鲁番盆地中、准噶尔盆地东,100°E祁连横断泰国湾,105°E贺兰川(四川)云贵,110°E贯三秦、巫山雪峰海南岛,115°E太行山,120°E兴安渤海台湾西。

2.划分空间尺度,建立联系线索

袁孝亭教授说:“从空间看待一切是地理学的根本思想方法。”地理事物的存在,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需要依存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才有空间联系、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的出现。这一切要密切结合有关图像,分析相关要素空间配置与组合状况,推理其可能的影响。为此,平时要多看图、用图、绘图,做题必有图,以强化读图技能。用图时多关注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对于小尺度区域,要关注细节特征,同时以大尺度为背景和依据,对其特征作较细致的描述。如,分析台湾局地降水状况,应该放在东亚低纬度这一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夏季太平洋东南季风、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冬季东北季风)来分析,并建立联系线索(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背景——区域条件——区域发展措施),便于提取应用。

(二)拓展知识脉络,提升综合思维

1.理清专题结构,加强细节思考

了解高频考点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对其微专题进行深入思考。如“地形”要素包括的地形类型、地势及判读,地形的成因,地形与气候、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风的关系,地形与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地形与植被、土壤,地形对聚落分布形态与农业生产的影响;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等微专题;“农业生产”要素包括的农业区位条件,农业与气候、气象灾害,农业与地形、水源,市场、交通、技术、地价、劳动力,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生态农业及其图表判读等微专题。

2.“建模、破模和立模”,使思维向纵深发展

“建模”即在头脑中构筑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体系;“破模”即思维向纵深发展,提高知识的联想和迁移能力;“立模”即揣摩考查方向和深度,对地理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如,分析白洋淀在雄安新区的作用:“建模”——湿地的作用,“三水”(提供水源、涵养水源、调蓄洪水)、“两化”(净化水体、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破模”——为高新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立模”——提高环境容量,降低经济开发的环境压力。

(三)遵循“三大素材”,确立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的灵魂,具体反映在看待“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等问题所持的见解和观点上。在复习中要遵循课标、考纲、教材三大素材,做好信息的关联。如,将“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概括为下表所示内容。

主题课标(考纲)教材主体关联信息荒漠化以某发展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西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地区河流综合治理与开发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俄罗斯伏尔加河;长江;黄河区域农业发展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环境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美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国东北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某经济发达地区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雄安新区;其他地区的城市化模式

(四)“实际联系理论”,提高地理实践力

高考对学生理论与实际联系能力的考查,在思维逻辑的次序上是逆向的,即通过题目设置了新情境、新问题,要求学生在读懂题目的基础上(了解实际),再去联系理论,进行解析。如分析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对不同自然环境下的限制性因素改造:铺设鹅卵石,增加昼夜温差,保水,保土;设置石墙,截留地表径流,反射太阳光,增加光照,增加昼夜温差;铺设反光膜,提高水果着色度,增加果实亮度;给水果套袋,减少病虫侵害和农药残留,使果面光洁美观;铺设地膜,保温,保水,保肥;铺设黑色地膜,更能抑制杂草生长,降低土壤温度,适合对土壤温度要求不高的农作物;沟垄种植,增加土壤厚度,保温,保水,有利于排水;大棚中的高架蔬菜,在青藏高原上是为了不与地面接触、避免夜间冻害,而在南方高温多雨的地区,则是为了避免地面潮湿导致的涝渍、溃烂。

猜你喜欢

区域素养
分割区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