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五肽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临床观察
2018-08-02王藏梅杨涤平
张 暖 ,王藏梅 ,马 强 ,杨涤平 ,李 颖
(1.河北省辛集市第一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2360; 2.河北省新乐市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700; 3.河北省辛集市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2360)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功能异常的白血病亚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造血生成、分化障碍和造血干细胞恶性病变等表现,迁延不愈,导致造血功能异常甚至丧失。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超过80%的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都是AML且伴有并发症,加之患者机体素质较差,脏腑功能衰退,对化学治疗的耐受性较差[1-2]。本研究中探讨了胸腺五肽与CAG方案治疗老年AML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AML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卒中、心力衰竭;肺、肝、肾等实质脏器严重功能衰竭;精神病史,严重的其他系统慢性疾病;近期使用抗炎、免疫抑制剂。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就诊的老年AML患者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 19~60 岁,平均(43.6±11.2)岁;病程 1~10 个月,平均(7.3 ±2.2)个月;体质量指数 23 ~36 kg/m2,平均(28.6 ±5.7)kg/m2。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7 ±12.1)岁;平均病程(7.2 ±2.7)个月;平均体质量指数(27.5 ±4.8)kg/m2。对照组中,男 13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44.5 ±11.8)岁;平均病程(7.5 ±2.5)个月;平均体质量指数(28.6 ±4.79)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30)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明确诊断并行常规检查,并检测血IL-2水平,予以常规支持治疗,包括营养心肌、预防感染、保肝、护胃、碱化尿液等。
对照组患者给予CAG方案[阿糖胞苷(Ara-C)+阿克拉霉素(ACR)+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阿克拉霉素(扬州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6,规格为每支 20 mg),静脉注射,14 mg/(m2·d),时间1~14d;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5127,规格为每支 0.1mg),14mg/(m2·d),每12 h皮下注射1次,于第1次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山东泉港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20020021,规格为每支 200 μg)后 12 h开始使用,治疗 1 ~14 d;G-CSF 200 μg/(m2·d)皮下注射,治疗1~14 d。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胸腺五肽(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515,规格为每支 10 mg)1.6 mg/d,皮下注射,治疗 1 ~14 d。每个疗程,2个疗程化学治疗后抽取外周血检测IL-2水平的变化。化学治疗期间若患者白细胞计数(WBC)>20×109/L,则暂停使用G-CSF,待WBC下降后再使用G-CSF;若停用阿糖胞苷后中性粒细胞仍低下者,应继续使用G-CSF直至恢复正常。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4]
完全缓解(CR):临床无白血病症状和体征,生活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女性、儿童血常规≥90 g/L,男性血常规≥100 g/L;血小板≥10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外周白细胞分类未见白血病细胞;巨核细胞系及红细胞系正常,骨髓像原粒细胞Ⅰ型+Ⅱ型不超过5%。部分缓解(PR):骨髓像原粒细胞Ⅰ型+Ⅱ型5% ~20%,血常规和临床症状有一项未达到CR。未缓解(NR):血常规、临床症状及骨髓像均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CR+PR。
不良反应及毒性评定:包括肺部感染、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发热、心力衰竭、肝功能损害、脱发、腹泻;是否有消化道、呼吸道、心脏、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行 t检验;组间检验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4。
3 讨论
AML是髓系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老年人群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传统抗肿瘤药物染色体核型基因及相关耐药蛋白的过度表达,患者预后通常都较差,故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n=30]
表3 两组患者IL-2水平变化比较(±s,n=30)
表3 两组患者IL-2水平变化比较(±s,n=30)
P组别研究组对照组<0.05<0.05 t值P治疗前9.03 ± 0.564.82 ± 0.86*9.13 ± 0.687.11 ± 0.50*0.548 29.0574>0.05<0.05治疗后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n=30]
随着靶向治疗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AML的治疗新药不断推出。CAG方案的药理学作用机制为:G-CSF与AML的幼稚细胞表达的G-CSF受体相结合促使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增强幼稚细胞对周围特异性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加强化疗药物药理作用效果[4]。三磷酸阿糖胞苷是AML细胞内的活性代谢产物,阿糖胞苷主要作用是与细胞DNA结合导致细胞的凋亡,G-CSF可增高三磷酸阿糖胞苷水平,因此提高阿糖胞苷水平,增强了对白血病幼稚细胞与祖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5]。同时,G-CSF可促进粒细胞成熟并释放于外周血,缩短骨髓抑制时间,降低不良反应。胸腺五肽主要来源于动物组织中的天然多肽类物质[6],不但可用于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同时可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免疫治疗是缓解后治疗的重要组成之一,不但可有效增强老年患者抗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性,同时也可为其自身造血干细胞的功能恢复提供保障,是具有针对性的特异性靶向治疗方案[7-8]。
IL-2是一种重要的淋巴细胞因子,由辅助T淋巴细胞受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分泌而产生,且是免疫应答过程中细胞活化重要信号,也是调节网络中的关键因子,具有多向调节作用,可使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进一步增殖、分化,还具有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促进B淋巴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化增生,诱使淋巴细胞激活的杀伤细胞的干扰素生成,增强NK细胞活性[9]。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IL-2降低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胸腺五肽起了免疫调节作用,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淋巴细胞恢复正常,而解除对T细胞的活化刺激作用,减弱甚至消除体内异常的免疫反应,从而使抗体IL-2水平下降[10]。
本研究结果提示,两种方案治疗老年AML均有一定疗效,但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其余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胸腺五肽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AML疗效较好,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发生,临床应用安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