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至2017年医院抗生素使用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2018-08-02邹昌文
邹昌文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四川 阿坝 624000)
临床抗生素不规范使用现象泛滥,如过量使用抗生素及预防性用药依赖等,会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明显,临床抗菌治疗失败,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等多种不良后果,患者可因严重感染出现高烧、痉挛、昏迷、甚至死亡,现已成为临床的棘手问题[1-2]。我国是抗生素使用不规范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医院感染率高达30%左右,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高达70%,细菌耐药形式严峻[3]。为贯彻卫生部2004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本研究中分析了我院2015年至2017年各临床科室抗生素使用现状及耐药性,旨在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儿科、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各临床科室2015年至2017年住院患者临床病历1 263份,其中821例(65.00%)患者使用抗生素。收集患者伤口、口腔、血液、尿液采集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
1.2 菌株鉴定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4],对标本进行菌株分离、培养,采用API检定系统和Vitek-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所用仪器均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
1.3 药敏试验
参照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NCCLS)制订的标准[5],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抗菌药物纸片购于英国Dxoid公司)进行药敏试验。
2 结果
2.1 各临床科室抗生素应用情况
我院抗生素治疗用药例为348例,占42.39%;预防用药为473例,占57.61%。详见表1。
表1 各临床科室抗生素应用情况
2.2 各临床科室抗生素联用情况
我院抗生素单一用药为349例,占42.51%;二联用药为 275例,占 33.50%;三联用药为 122例,占14.86%;四联用药为 75例,占 9.14%。详见表2。
表2 各临床科室抗生素联用情况[例(%)]
2.3 常见病原菌类型分布
821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477株,占58.10%;革兰阳性菌309株,占37.64%;真菌35株,占4.26%。详见表3。
表3 常见病原菌类型分布(n=821)
2.4 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
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100.00%耐药,对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哌酮钠、阿莫西林均高度耐药,未检出头孢曲松耐药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曲松100.00%耐药,对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头孢哌酮钠高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头孢曲松100.00%耐药,对大部分抗生素高度耐药。详见表4。
表4 常见病原菌耐药率[例(%)]
3 讨论
抗生素的临床选择极为重要,结合患者病理、生理特征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提高疗效,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关键[6-8]。本研究收集的1 263例患者临床病历中,有821例患者使用了抗生素,占65.00%,远高于卫生部要求的抗生素使用率(50%),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0%~30%[9-10]。表明我院临床科室中仍存在较明显的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现象。临床药师应凭借自身专业优势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必要的药物信息,确保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为了保证手术过程中患者血液及组织中具有足量浓度的抗生素,避免术中细菌污染,造成手术感染[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仅儿科患儿预防性用药率较低,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科室预防性用药率均较高,真正用于治疗感染的病例仅占42.39%。由此可见,临床药师多过于依赖预防性用药,认为用了比不用好,更加保险,而非严格把控手术的各个环节预防手术感染。从细菌耐药性方面分析,大面积使用抗生素,不仅可导致机体菌群失衡,还可使耐药菌在患者间迅速交流,增加医院感染率,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及潜在医疗风险,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13-14]。分析我院各临床科室抗生素联用情况,多为单一用药及二联用药,说明我院在抗生素联用方面较为合理,但仍存在抑菌剂与杀菌剂药物联用等不合理现象,导致药品不良反应增加,需引起临床重视。
本研究中821例患者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常见,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仅占4.26%。病原菌排名前4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近年来国内报道基本一致[15-16]。分析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对抗生素产生高度耐药,耐药谱广,有效抗生素较少,一旦发生感染,临床治疗十分棘手。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可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抗生素应用知识的培训,严格按照抗生素使用指征用药,完善抗生素管理制度,监测细菌耐药性,及早发现和控制细菌耐药菌株,防止耐药菌爆发感染。临床药师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制订合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盲目、过度使用抗生素及经验性用药。同时,患者亦需要提高对抗菌药物的认知,严格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症状改善后及时停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72 h后症状仍未显著改善或病情加重者,及时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改用其他敏感药物,避免盲目随意用药或长时间大范围使用同一种抗菌药物,确保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