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8-02王运良周焕霞余令王莉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6期
关键词:胆总管胆道开腹

王运良,周焕霞,余令,王莉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临床肝胆外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常见上腹绞痛、寒战及高热以及胆绞痛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1]。临床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开腹治疗,其效果较为明显,但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且随着当前微创技术的不断推广与不断成熟,其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良好疗效被广泛报道[2],本院为探究其实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治疗的60 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获得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将入选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60 例患者中男21例,女性39例,最小年龄为31 岁,最大年龄为65岁,平均(45.00±5.12) 岁;纳入标准:60例均符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检查与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妊娠期孕产妇、不同意愿参与本次试验者;两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常规资料对比均P >0.05,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患者均取平卧位,麻醉方式以全身性气管插管为主,在对患者进行切口处消毒后实施手术,手术位置以右肋缘下斜切口或右上腹切口为主切口,长度保持在12~15 cm,以依次钝性分离的方式对肌肉组织进行探查;胆囊切除后,及时探查胆总管并取出结石,然后再利用纤维胆道镜对胆囊切除区域进行再次探查,确认结石是否全部取出,最后再放置T管与腹腔引流管进行引流,最后缝合[3]。

1.2.2 治疗组 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30例治疗组患者均取平卧位,麻醉方式以全身性气管插管为主,麻醉后建立人工气腹辅助设备,气腹压设置为12~14 mmHg,手术卧位以左侧倾斜体位为主,手术行至暴露胆囊,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具体情况选择顺、逆或顺逆结合分离胆囊;并及时固定好胆囊动脉与胆囊管;然后将胆总管充分暴露出来,用手术刀切开胆囊总管前壁处,然后置入纤维胆道镜;结合患者胆囊总管与胆囊位置或分布规律采用水冲取石法、机械取石法或胆道镜取石网取石等方法取出结石,然后再利用纤维胆道镜对胆囊切除区域进行再次探查,确认结石是否全部取出,最后再在温氏孔位置放置乳胶管进行引流,最后缝合[4]。

1.3 评价指标

以60例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主,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作为辅助参照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胆漏、胆道感染、胰腺炎及残余结石等有效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等常规指标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相关指标对比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等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对比均高于治疗组,两组对比治疗组更优(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与术后相关指标对比情况(±s)

表1 两组术中与术后相关指标对比情况(±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min治疗组 30 77.3±10.1 27.5±9.7 10.3±2.5 1.8±0.7对照组 30 110.4±22.4 78.4±11.5 17.5±2.0 3.6±1.2 t值 7.378 18.531 12.318 7.097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占比为3.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占比为30.0%,两组对比治疗组更优(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例(%)

3 结论

胆囊结石常见于成年女性,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或是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型结石以及黑色胆色素结石,多数患者无症状,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胆绞痛[5];胆总管结石多数是以胆色素结石或是以胆色素为主的混合结石,常见于胆总管下段,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绞痛与对穿性背痛[6]。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两种结石情况出现在同一个患者身上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缓解患者的病痛。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开腹手术治疗,而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献对微创技术的良好应用效果进行报道[7],本院也就此展开了上述研究。

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容易出现胆管残余结石,从而使得手术治疗不彻底,且手术需要对患者作较大切口,不仅会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使得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大,且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为缓慢,因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大,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而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进行微创治疗,手术切口较小,患者所受的损伤较小,利于术后康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取石更为彻底,术后留置T形管还可利用胆道镜进行反复检查并将可能残留的结石取出[8]。结合本院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表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治疗方式具有易操作、快速以及出血量少等优点。同时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其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表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由于创伤小而使得患者能够较快恢复,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其保留胆总管完整性的优点进一步使得并发症发生风险得以降低。需要注意的是,开腹胆总管切开胆道镜胆道探查,操作相对容易,而腹腔镜下胆道镜探查胆道,受胆总管直径的限制,探查和留置T型管都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术者具备较高的操作技巧。

综上所述,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其治疗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均较高,是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更加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对其进行推广实践。

猜你喜欢

胆总管胆道开腹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