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血气指标及肺动脉压的影响

2018-08-02何莉霞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6期
关键词:血气肺动脉通气

何莉霞

(河南省上蔡县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河南 驻马店 463800)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1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为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多由于新生儿肺血管阻力持续升高且出现高于体循环动脉压现象,从而阻碍胎儿型血液循环模式过渡至成人型血液循环模式所致,临床上多表现有重度低氧血症等症状[1]。目前PPHN治疗方法多包括一氧化氮(NO)吸入、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等,其中NO吸入治疗效果确切,但治疗所需设备复杂且治疗费用昂贵,临床应用局限性较大[2-3]。近年来机械通气、PS已逐渐在PPHN开展,而经研究指出,将两者联合使用可显著提升PPHN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4-5]。鉴于此,本研究将观察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采取PS治疗对PPHN血气指标及肺动脉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治疗的92例PPH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获得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及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将入选患儿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女21例,男25例;出生日龄0.5~2.0 d,日龄(0.87±0.23) d;胎龄33~41周,平均(37.85±2.37)周;出生体重 1 687~4 409 g,平均(2 538.74±716.07) g;其中窒息、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胎粪吸入综合征各13例、5例、18例、10例。对照组女24例,男22例 ;出生日龄0.4~2.0 d,平均(0.85±0.21) d;胎龄33~42周,平均(37.96±2.33)周;出生体重 1 671~4 452 g, 平 均(2 543.25±717.42)g;其中窒息、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胎粪吸入综合征各12例、6例、17例、11例。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PPHN诊断依据《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疗常规》[6]中相关标准,入选患儿伴有低氧血症、呼吸困难及严重发绀等症状,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

1.2.2 排除标准 ①无法耐受研究相关治疗者;②伴有先天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或其他严重先天性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参数设置,氧浓度:0.25~0.60,压力控制:4~9 cmH2O,流量:6~10 L/min,并在CPAP治疗1 h后采集桡动脉血实施血气分析,随后每间隔6 h采血测定,并依据血气分析、患儿病情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整,同时实施保暖、清除呼吸道异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于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以PS治疗(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128,100 mg/kg),患儿保持仰卧位,通过一次性注射器抽取PS,并经气管导管将药物缓慢注入,并于给药后实施加压通气2 min。

1.4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与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变化情况。治疗前、治疗48h后应用M31226型血气分析仪(德国拜耳公司生产)对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 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FiO2)、酸碱度(pH)、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等进行测定,并采取右心导管测定法测定PAP,并依据两组SpO2、PAP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其中 PAP≤20 mmHg,SpO2>95%,患儿不适症状消失为治愈;PAP下降 >10 mmHg,SpO2上升>10%,患儿不适症状已获轻微改善为好转;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对两组治愈、好转占比进行统计,并计算总有效率。同时对两组氧疗时间、CPAP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1 mmHg=0.133 kPa)。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临床指标

两组氧疗时间、CPAP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对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氧疗时间/h CPAP治疗时间/h住院时间/d对照组 46 252.97±26.04 141.58±18.43 25.36±5.57观察组 46 221.36±20.62 92.68±12.69 16.18±3.96 t值 6.454 14.821 9.110 P值 0.000 0.000 0.000

2.3 FiO2、PaO2、pH、PAP

治疗前两组 FiO2、PaO2、pH、PA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FiO2、PAP低于对照组,PaO2、p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FiO2、PaO2、pH、PAP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FiO2、PaO2、pH、PAP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 <0.05。

时间/组别 例数 FiO2/% PaO2/mmHg pH PAP/mmHg治疗前对照组 46 76.85±5.26 42.13±4.56 7.15±0.06 76.91±3.62观察组 46 76.69±5.34 42.20±4.61 7.13±0.07 76.85±3.64 t值 0.144 0.073 1.471 0.079 P值 0.885 0.941 0.144 0.937治疗后对照组 46 36.81±3.14† 69.54±5.37† 7.29±0.05† 56.24±3.17†观察组 46 25.98±5.67† 85.23±7.60† 7.34±0.06† 47.13±2.98†t值 11.332 11.435 4.341 14.20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PPHN为威胁新生儿健康的较为多发危重疾病,其具有起病隐秘、病死率高等特点[7]。近年来随着临床对PPHN诊治研究的深入与临床诊治技术的进步,PPHN早期检出率明显提升,经研究证实,感染性肺炎、肺实质性疾病、窒息以及羊水污染等均为诱发PPHN的常见危险因素[8-9]。目前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氧合、纠正右向左分流、维持体循环为目前临床治疗PPHN的主要原则,但临床PPHN治疗中仍无统一、确切治疗方案,为此不断寻求一种治疗PPHN更为确切、可靠的治疗方案为现今临床研究的重点[10-11]。

机械通气为PPHN治疗中传统方法,多包括高频、常频两种类型,其中CPAP呼吸机则可为伴有自主呼吸患儿呼气、吸气整个呼吸周期提供正压,进而可改善功能残气量,保障肺泡、呼吸道处于扩张状态,降低肺泡塌陷几率,利于调节肺顺应性,改善通气/血流比值[12-13]。但临床实践发现,过度使用机械通气治疗PPHN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极易诱发新生儿脑损伤,影响PPHN治疗效果。近年来经研究指出,扩血管药物用于PPHN治疗中可通过改善肺血管阻力,而达到调节PAP的作用,其中PS作为应用较为广泛的扩血管药物,其属于磷脂蛋白混合物,多由II型肺泡上皮细胞合成、分泌所形成,而经实践发现,PS功能障碍、代谢紊乱所致的遗传性疾病为诱发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原因,其量与质的改变和多种呼吸系统病发生间具有密切联系[14]。PS可通过调节肺泡液气平面张力,而防止肺泡塌陷,进而可纠正组织缺氧状态,改善低氧血症,降低肺血管阻力,达到治疗PPHN的目的。连喜院[15]等研究中将PS与CPAP联合应用治疗PPHN,其研究结果得出,PS与CPAP联合应用更有助于改善患儿PAP与血气指标,临床应用效果确切,而通过本次研究结果也得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两组氧疗时间、CPAP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对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治疗后观察组FiO2、PAP低于对照组,PaO2、pH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较单一CPAP治疗相比,PS与CPAP联合治疗可加快疾病转归,改善机体氧合功能、血气水平,缩短治疗时间,进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改善患儿预后。

综上所述,在CPAP治疗基础上,将PS应用于PPHN治疗中效果确切,可调节患儿血气指标、降低PAP,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早日恢复。

猜你喜欢

血气肺动脉通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