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创新型教师

2018-07-31任毅梅崔哲奇卜馨宇朱美璇

科教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特质创新教师

任毅梅 崔哲奇 卜馨宇 朱美璇

摘 要 本文通过阐述教师面对的复杂的教育情境,通过教师自身具有创新性、通过创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创新教学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从教师创新意识、宽容的态度、鉴赏力、观察力、平等观念等方面,论述创新型教师具有的特质。

关键词 创新 教师 复杂情境 特质

1 创新型教师必须要面对复杂的教育情境

一方面,教师是直接面对这种挑战、尝试创新教育的实践者,他们自己本身就已经是创新能力较强的人,而且他们能够通过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创造性绝不是仅在教学方法上的个别发现。所谓创造性,就是有一种不断前进、向着更完善、更新鲜的事物前进的志向……这是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的座右铭。”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活动不单纯是在教育教学方法方面的突破,或是个别学生偶然的体验活动,而是将创新活动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贯穿在培养学生的全过程中,是教師对教学的追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不仅是一部蕴藏丰富知识的百科全书,方便学生查询的资料库,而且他必须具备想象力丰富的头脑和博识洽闻的视野,帮助学生面对未来的变化,树立创新理念,通过教育教学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未来的创新能力与教师的创新性教育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只有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创新性,才能使其培养的学生具有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教师的培养。

另一方面,创新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样的方法和措施。教师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肩负的责任是双重的,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教师本人的育人理念、拟定的教学计划、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营造的教学氛围、创设的教学情境、开展的课外活动和布置的作业、学业考核标准和对学生评价的标准、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起的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将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个具有创新性的教师应该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创新的精神和乐于探索未知的品质,善于捕捉、发现、呵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向教师提出了超出“传道、授业、解惑”以外的、更高的要求。创新型教师绝不依靠书本知识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他们是善于汲取教育活动中的新资源,并将其运用到课堂上,在动态生成中能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人。他们具有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创新性的思维能力,优秀的人格魅力,善于创设具体的教育情境,灵活运用动态生成的资源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更注重民主的、和谐的、宽容的、理解的教学氛围,更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讨论,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他们注重教学中的指导、引导作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如独立、自主、乐观、进取、豁达等感染学生,以坚定的教育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影响学生。

2 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特质

第一,创新型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时代意识。他们能与时俱进,思想具有开放性,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他们时刻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与结构变迁,关注到人类未来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甚至关注到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潮流时尚的更迭。创新型教师绝不只是知识的运输机、存储器,而是走近现实生活、并能理性地分析时代的特征的人。他们能快速地接受新鲜事物,能够把具有重复性的、枯燥的教学活动融入自己的创意,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感到新鲜。如果教师对社会热点问题缺乏了解与关注,怎能与学生谈论国内外时事,获得学生的尊重?如果教师对体育运动一无所知,怎能与学生有共同的话题,谈论体育精神对人类的影响?如果教师没有对艺术与审美的时代感,怎能在欣赏艺术、探讨流行歌曲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喜欢流行的、时尚的事物,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特别的喜好,只有与时俱进的教师,才能与学生心心相印,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空洞的、过分的说教,对于教育教学活动都是无效的。

第二,创新型教师具有宽容的态度,能够理解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地探索未知。即使学生与教师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相左,也不会扑灭学生的思想火花,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存在差异的原因。在学生遇到挫折时,具有创新型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学生帮助与关切,在挫折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与面对困难的勇气,引导学生在失败和挫折面前知难而进,战胜困难。有研究表明,许多人畏惧困难、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因为害怕犯错误。然而,在创新过程中,谬误与真理相随,成功与失败相伴,它们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如果总是惧怕失误,就会失去创新的勇气,也会失去成功的机会。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时时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他们能细心地体察到学生畏惧失误的心理,当学生出现失误时,不是立即批评、指责、抱怨学生,而是耐心地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找到导致错误产生的原因,尽量消除、淡化失误给学生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将极大地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

第三,创新型教师具有良好的辨识力,懂得欣赏学生。一般来讲,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方面是看教师本身是否具有创新性,另一方面是看教师是否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能够保持创新的教师更会受到尊重。作为与时俱进的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辨识能力,能够判断清楚学生是创新意识驱使下的有益尝试行为还是漫无目的的捣蛋,创新型教师允许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奇思怪想,因为教学活动有许多不确定性,教师虽然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教学目标进行预设,按照教学标准、教学进度、教学程序、教学仪器设备、教师手段等制定授课计划、安排进度、精心备课,期望在有限的课堂上合理地利用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教师的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授课的课堂是动态的、变化的,会发生许多不可预料的情况,是教师始料未及的,教师需要随机应变,利用生成性资源,创新地授课,不被计划所束缚,准备多个预备方案,根据学生的反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案,灵活应对课堂的变化,使师生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更具创新性。一个创新型的教师灵活地面对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种种调整,将知识融会贯通,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做出的不同反应,适当地加以引导,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第四,创新型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懂得鼓励学生。许多人往往把创造发明视为天才的品质,其实创造力不是天才特有的,教师无法预料今天教室里是否坐着明天蜚声中外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创新型教师具有良好的观察力,细心地观察并发现学生的创新才能。创新型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创造力是人人都具有的,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惊天动地的成就或是做出巨大的发明创造,但科學技术的进步和发明创造正是来源于那些儿时的突发奇想、梦境般的遐想、突然闪烁的思想的瞬时火花。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呵护这些创新思想的火种,即使是萤火虫般的微弱之光,通过教师的创新型劳动,使学生发现、发明的一簇簇小的火种连成火花,才能冲破黑暗,缀满天空,闪闪发光。教师的创新教育是让每一个平凡的孩子都实现自我突破,获得自我超越,并享受创新带来的快乐。

第五,创新型教师具有平等的观念。创新型教师注重与学生之间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一个创新型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积极的,他们把学生视为未来的、前途无量的发明家和创新者,对所有的学生平等相待、一视同仁,不因为学生的外貌美丑,不因为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高低,他们会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有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的机会,让学生有充分展开联想的空间和时间。他们愿意花费时间参与学生的讨论,借助一切可能的时机适时地启发学生、点拨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形成“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并不断鼓励学生超越自己。当然,教师是人不是神,也会犯错误,关键是他们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应该是积极的,勇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创新型教师也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不断追求新的挑战,客观地评价自己、客观地评价学生。

3 小结

综上所述,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创新型教师。未来社会的发展依靠当今的教育创新来实现,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无限的创新潜能,如何把这种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使之变成现实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认真思考,这也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挑战。教师每天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杨碧君,王迪.未来教育,学做创新型教师[N].中国教师报,2016-12-14.

[2] 赵云宝.创新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四),2016-12-01.

[3] 任毅梅.韩国职业培训师资的培养[J].现代技能开发,1999-02-18.

猜你喜欢

特质创新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喜新厌旧与神经特质有关
你看见了什么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Crying baby mammals all sound the same to M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