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7-31苏曼蒋晟

科教导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苏曼 蒋晟

摘 要 现阶段,高职院校校企联合是常见教育模式,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人才培养。但是,根据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效果看,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例如:合作水平较低、合作意识薄弱、校企合作积极性较低、合作体制不完善等。对此,各院校还应制定有效方案,加强对校企合作的认识、提高综合实力、完善合作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为社会源源不断发输送人才资源。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内涵

高职院校中,校企联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基础前提和主要途径,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企业人才需求为目的。校企合作模式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水平、更好的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企业输送更多人才资源;同时也帮助企业提高综合实力。校企联合也可以反映“人力需求”,以校企合作为突破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扩大社会影响力。校企合作也可以让学校与企业资源分享、取长补短,更好地培养优秀人才,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达到双赢效果。

1.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新形势发展下,以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处于发展阶段,尽管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探索了不同合作形式。不过,在实践中因为一些影响因素限制使得校企合作缺少创新,合作模式单一、简单,未实现真正融合。相对于国外校企合作模式,我国校企合作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各院校多会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取长补短,目前发展形势良好。此外,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逐渐形成了教学合一、学徒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因为合作体制不够完善使得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缺少保障,企业主动性较低。因此,当前燃眉之急是高职院校进一步进行校企合作探索,完善合作体制,优化人才培育模式进而跟上社会经济进步。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校企合作缺少关注

第一,校企合作和初期“见习训练”相比,多数企业单纯地认为校企合作即是指导学生到企业中参观,学生并不会有过多的实践机会、缺少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学校认为校企合作把学生引导企业中而进行上岗实习就达到了校企合作目的,但是实践缺少有针对性指导、缺少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一种学习途径,也是一种教学理论融入到学校教学组织、学生管理中。不过,根据当前人才培养状态看,各院校缺少积极性、校企合作主管处室仅是负责和企业的练习,结合学校、企业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具体合作内容交给各系管理。各系和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安排实训岗位,而实际执行交给教师;具体实训还需要通过学生自己努力。虽然各流程表面看似有着明确的分工,不过缺少总体规划、管理和审核体制。主管处室、各系、教师单一的重视校企合作内容,未立足于总体上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探索。

2.2 专业设置未达到社会要求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直接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发展。各院校校企合作的首要条件是专业设置。经济进步关乎着企业建设发展创新,陆续出现新的岗位与新的专业,同时也会有一些传统专业与工作岗位给予了新的定义。不过,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不同步,例如:思想意识落后、缺少新的专业设置而影响企业人才培养质量。仅是学校有新专业的思想但也缺少形式化、缺少目标、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2.3 教学体制落后

现阶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涵盖:第一,学生理论学习过程中会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展开短时间的实践培训。第二,学生理论学习后到企业实践实训通常会采取2+1形式。第三,院校订单培养,借助签署三方协议商议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无论哪一种方式,学校与企业的立足点都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契机,对各院校教学组织无较大影响使得一些学校采取校企合作模式。但是,传统教学体制仍然延续,缺少当前校企合作的结合与连接,导致学生上岗实训和理论学习脱离。基于当前教学体制来说,各院校教学体制并未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相契合。

2.4 师资队伍有待提升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据调查显示,50%教师仅是通过培训或考试而获得相关培训证书,缺少实践经验积累导致双师型教学资源较少。基于专业教师角度来说,应试教育背景影响下很少有教师会结合校企合作展开教学创新,对于学生实训指导也较少。加之,学校缺少学生实训教学监督制度建立、工作职责模糊、缺少系统的监督导致师资队伍缺少提高。

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策研究

3.1 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念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途径之一,各院校应引导教师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了解到校企合作才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关乎着人才培养效果与学校可教育教学工作。首先,学校对校企合作统筹规划、优化分工、相关管理部门发挥监督作用;各系根据主体专业属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精细化培养计划,构架完善的管理体制。教师则需要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规划设计,了解学生培训状态并做好指导工作。其次,创新校企合作思路,以校企人才培养为目标,探索新的合作形式。现代化下,校企合作内容也要有所创新,创新思路、将市场作为主导,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在科研、生产中全面配合,从而找到一些相同的契合点。

3.2 创新专业设置和课程研发

校企立足于各方契合点明确合作专业展开专业设置和课程研发。现代化背景下,合作专业和定位也要跟上社会发展变化,與时创新。各校可以组织行业专业、成功人士等成立“指导工作组”,结合市场发展要求展开专业调整,制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打造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如果条件成熟学校可以选择大型企业订单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实习。立足于专业设置方面进行接介入,学生在校学习也是企业展开岗位培训的过程,使得学生培养更有目标性。在课程研发方面,各院校和企业合作,将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水平作为前提,制定完善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设计需要优化分工,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水平。

3.3 优化教学管理体系

各校结合校企合作中的教学管理不足立足于实际需求优化教学管理体系。各校和合作企业组建“专业教学办公室”,通过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岗位需求制定各项制度且落实在具体教学中。首先,优化教学管理运行体制,完善校企合作专业学生常规实践,完善管理制度让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结合。其次,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制,结合学生岗位实训、指导教师优化指导,通过教学评价、奖励方法等确保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最后,健全教学质量监督体制,教学管理中融入信息反馈系统,实时监控生成监控体制且构建运行指标和管理体制,确保教学有效性与实践质量。

3.4 构建专兼融合教学队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教师作为主导因素有着重要影响因素。对此,还需要各院校立足于实际发展,构建专兼融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首先,提高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并积累经验,提倡教师参与社会培训且将校企合作为基础。此外,對教师专业水平进行审核,竞争上岗,构建审核和评价体制,优化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各院校结合专业要求通过不同途径引进优秀教师作为兼课教师,做好兼职教师统计且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校企合作时,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资源分享、理论和实践结合,优化师资队伍。

3.5 注重先进设施引进,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各院校注重先进设施的引进,将校企合作理念作为导向、企业人才需求作为指标,结合专业要求和学生个性特点科学设置模拟实训场地,逐步健全实训设置设备。对于专业基础高、校企合作效果显著的专业可以实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首先,得到企业的支持,建设实训基地并由各系管理、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管理与运行。其次,实行岗前实训中心为校外实训基础,专业教师兼职企业培训师,不仅有助于企业职工培训,提高管理质量;也有助于学生经验积累,达到人才培养目的。

4 结语

在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各院校与学生都面对着较大压力;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学校与学生就业问题,同时为企业输送了不少人才。对此,各院校还应立足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制定科学有效方法,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江霞,蔡春江,何武香,陈千诰.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医药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药房,2017(28).

[2] 郭纪斌.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7(11).

[3] 姜锐,张惠华,姜华,盛方清.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群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2017(16).

[4] 李瑛娟.高职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培训实践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3).

[5] 肖宏飞,周苏亭,孙怡.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研究——以“博西华班”校企合作实践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32).

[6] 陶薇.高职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践与对策——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7(10).

[7] 王冬艳.“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7(10).

[8] 章超.“一带一路”战略下面向东南亚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东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为例[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5).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