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奶牦牛与半奶牦牛乳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2018-07-31

畜禽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泌乳期乳脂泌乳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0 引言

牦牛(Bos grunniens)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畜种之一,能适应低氧的生态环境。全世界现有牦牛约1400万头,其中95%以上分布在中国[1]。乳是牦牛的主要畜产品之一,与青藏高原地区牧民的日常饮食紧密相关,具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特点。牦牛产乳量低,受季节和牧草的影响大,且采用犊牛自然哺乳兼人工挤奶的原始管理方式,因此,生产实际中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泌乳牦牛,即全奶牦牛和半奶牦牛[2]。前者指当年产犊的泌乳牦牛,至夏季时泌乳期为几个月;后者指前一年产犊,第二年牧草丰盛期继续泌乳的牦牛,其泌乳期超过一年。过去的研究表明,半奶牦牛产乳量低,乳蛋白和乳脂等成分含量高,具有泌乳高峰和泌乳后期的双重特点,是牦牛特有的一种泌乳类型[2]。为深入了解不同泌乳类型牦牛乳的组成,本试验比较了全奶牦牛和半奶牦牛乳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

1 材料与方法

1.1 乳样的采集和处理

采样时间为7月末,选择四川省红原县一牧民自然放牧的牦牛,采集处于泌乳中期的牦牛(Bos grunniens)全乳,包括全奶牦牛10头和半奶牦牛5头。其中全奶牦牛泌乳2~3个月,挤奶当年产犊,犊牛白天自由哺乳,夜间与母牛分开,第二天早晨手工挤奶,取样约50 mL;半奶牦牛在采样前一年产犊,采样时仍哺育去年产的犊,采样时泌乳期超过1年,采样时间和方式与全奶牦牛相同。乳样用冰瓶带回实验室,取2 mL全乳以800 g于4℃离心20 min,制备脱脂乳并分装。全乳和脱脂乳均在-80℃保存至分析。

1.2 牦牛乳中氨基酸的分析

取牦牛脱脂乳100 μL于水解管中,加2倍稀释的浓盐酸0.5 mL,充氮气并密封,160℃微波消解40 min,冻干,再加入少量超纯水后重复冻干以除尽盐酸。冻干粉用80%的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 mL,过0.45 μm的水性膜备用。氨基酸组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 1100)方法分析,具体条件与相关报道相同[3]。

1.3 牦牛乳中脂肪酸的分析

牦牛乳脂肪的提取和甲酯化参照相关文献[4],简要过程:试管中加全乳1 mL,再依次加氯仿1 mL、甲醇5 mL、超纯水2 mL及氯仿2.5 mL,振荡2 min;加超纯水和氯仿各2.5 mL,振荡2 min;3500 r/min离心15 min后,下层脂肪层在40℃水浴中用氮气吹干。

提取的脂肪进行甲酯化,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美国热电Trace-DSQ)分析乳的脂肪酸组成[5]。色谱柱为Agilent 公司的HP-5MS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 μm),内标为十七烷酸甲酯(2.5 mg/mL正己烷)。利用质谱数据库对脂肪酸进行定性,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种脂肪酸相对含量。

1.4 数据统计

实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检验用SPSS 22.0完成,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牦牛乳中氨基酸组成

分析显示,全奶牦牛与半奶牦牛相比,除甲硫氨酸外,乳中其他氨基酸组成均无显著差异(表1),必需氨基酸占45%~50%。牦牛乳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依次为Glu、Lys、Leu、Ile、Asp、Val等。

表1 全奶牦牛与半奶牦牛乳中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表1(续)

注:*表示P<0.05,半奶牦牛与全奶牦牛相比。

2.2 牦牛乳中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在牦牛乳中共检测到约14种脂肪酸,比例大于10%的脂肪酸包括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和肉豆蔻酸,占乳中总脂肪酸的90%左右,且它们在全奶牦牛和半奶牦牛乳中比例接近(图1)。全奶牦牛、半奶牦牛乳中总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约为33%,二者乳中除了共轭亚油酸比例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外,其他脂肪酸的比例也十分接近。

注:A显示4种主要脂肪酸的比例,B显示百分比例在0.2%~10%的7种脂肪酸;**表示P<0.01半奶牦牛(n=5)与全奶牦牛(n=10)相比。

3 讨论

氨基酸组成与蛋白质的质量密切相关,并受多种因素影响[6]。本研究表明,半奶牦牛和全奶牦牛乳中氨基酸组成除甲硫氨酸外十分接近,这可能与二者乳蛋白组分比例无显著差异有关[2],提示尽管半奶牦牛泌乳时间已经超过1年,但其乳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仍十分活跃。这说明在天然放牧条件下,牦牛泌乳明显受营养水平影响,而泌乳阶段的作用相对较小,这一特性不同于其他牛种。

牦牛群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泌乳期超长的所谓半奶牦牛,其乳的组成不同于当年产犊并挤奶的全奶牦牛[2]。半奶牦牛乳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高,更类似泌乳后期乳的组成,但也具有某些泌乳中期的特点[2]。本研究显示,尽管全奶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比例高于半奶牦牛乳(比例仅为1%~2%),二者乳的脂肪酸组成总体接近,提示其脂肪酸合成代谢和分泌方面有类似的机制。乳脂是乳中含量变化最大的组分,受动物种类、泌乳阶段、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提示,牦牛乳脂肪酸组成受牧草的影响更大。牦牛乳脂被藏族牧民用来制作酥油,但目前对其脂肪酸组成研究很少[5]。本实验测定的牦牛乳脂肪酸组成与朱喜艳等(2005)的研究结果接近[7],并证明了在牧草茂盛季节,半奶牦牛与全奶牦牛乳有很相似的脂肪酸组成,这也为牦牛乳脂的科学利用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泌乳期乳脂泌乳
中西兽医防治母猪泌乳障碍的探讨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河北省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研究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母猪头胎乳头利用时间是否影响第二胎乳腺组织的泌乳量和基因表达
日粮中不同比例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乳脂合成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小鼠乳腺泌乳过程中氨基酸转运载体Slc7a1、Slc7a5基因mRNA表达分析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措施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