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8例临床观察
2018-07-31
1.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1;2.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的微循环状态较差,局部血供不足,神经功能受损,因此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微循环与神经功能的改善是治疗的重点[1]。另外,微循环对神经功能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其改善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近年来以中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研究增多[2],效果多较好。本次我院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为32~74岁,平均(51.6±10.3)岁,病程为2.9~28.9年,平均为(7.8±1.3)年;其中轻度病变者20例,中重度病变者8例。观察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为31~75岁,平均(52.0±9.9)岁,病程为2.9~30.5年,平均为(7.9±1.4)年;其中轻度病变者19例,中重度病变者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2]中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有明确糖尿病病史或至少有糖代谢异常的证据;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和体征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表现相符。以下5项检查中如果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则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① 温度觉异常;② 尼龙丝检查,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③振动觉异常;④踝反射消失;⑤神经传导速度有2项或2项以上减慢。排除标准:其他神经病变患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妊娠及哺乳期者;精神障碍。
1.3 方法 两组均进行控制血糖、抗氧化调节、营养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主要为采用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α-硫辛酸(安徽天怡药业有限公司;批号:X20000466)600 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血栓通(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Z45021770)8.0 mL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组方为黄芪、桂枝、芍药各9 g,生姜18 g,大枣4枚。水煎服,取汤液300 mL,每次服用100 mL,3次/d,1剂/d。两组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各采集两组的外周空腹静脉血5.0 mL,将血标本离心(3 000 r/min,5.0 min),离心后的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定量检测,检测指标为:神经功能指标,包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及S100B蛋白(S100B)。②另以微循环检测仪检测两组的微循环指标,包括白微栓率、红细胞聚集率及管襻畸形率。然后统计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③比较临床疗效。
1.5 疗效判定 参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2]:麻木、疼痛及其他表现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神经功能恢复为显效;相关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神经功能虽未恢复,但有改善为有效;相关症状体征及神经功能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微循环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微循环指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微循环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时间白微栓率/%红细胞聚集率/%管襻畸形率/%对照组28治疗前2.41±0.351.83±0.2430.56±4.26治疗后2周2.02±0.29#1.60±0.19#27.98±3.37#治疗后4周1.63±0.18#1.04±0.15#24.10±2.71#观察组28治疗前2.43±0.361.85±0.2530.63±4.35治疗后2周1.56±0.17*#0.93±0.13*#23.43±2.68*#治疗后4周1.10±0.13*#0.68±0.10*#19.93±2.2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指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例数时间NSE/μg/LMBP/μg/LS100B/μg/L对照组28治疗前14.31±1.555.49±0.600.88±0.12治疗后2周12.98±1.37#4.93±0.54#0.77±0.08#治疗后4周10.52±1.20#3.34±0.41#0.50±0.06#观察组28治疗前14.29±1.605.51±0.630.90±0.11治疗后2周10.04±1.05*#3.10±0.38*#0.41±0.05*#治疗后4周8.10±0.84*#2.23±0.23*#0.23±0.03*#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高发病,在我国呈现高发的状态,与之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不断升高,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患者的肢体感觉异常,神经功能受损,且周围的微循环状态较差,表现为甲襞微循环指标中的白微栓率、红细胞聚集率及管襻畸形率均较高,而微循环状态较差的情况进一步影响到神经的营养及血液供给,因此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微循环及神经功能改善均是治疗的重点[3-4]。临床中治疗微循环改善的药物较多,其中中药在此方面的优势明显,而采用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也多见,其中黄芪桂枝五物汤是常见的一类治疗药物,疗效较好,但是关于本药对患者微循环与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肯定性研究多见,多认为效果较好,但是对本类患者的细致影响较少,因此进一步探究的意义仍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西药者,同时微循环与神经功能指标均得到更大幅度的改善,说明患者治疗后的血供与神经损伤情况得到改善,这与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等作用有关[5-6],上述两方面作用对患者的神经与微循环具有针对的治疗作用,其中黄芪具有甘温益气的功效,补在表之卫气;桂枝具有温经通痹的功效,与黄芪配伍具有和血通经的作用;芍药具有养血和营而通血痹的功效,与桂枝合用可实现调营卫而和表里的作用;辅以生姜及大枣实现养血益气及和营卫的作用,上述诸药合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末梢循环和末梢神经的血供改善较好,因此具有改善肌肤麻木的作用。有研究显示[7],黄芪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显著,对于血管内皮损伤及氧化应激损伤均有改善作用,因此微小血管的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为微循环的改善奠定了基础;同时氧化损伤对神经损伤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神经功能状态随之得到改善,且组织缺氧状态的改善,为患者机体功能状态的恢复及神经细胞受损的改善提供了前提,故对本类患者具有综合的改善作用。以往的常规西药治疗仅对患者的症状进行针对治疗,在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采用α-硫辛酸降低降糖药物的依赖,主要与本药的血糖平衡作用及氧自由基清除状态有关[8],而血栓通等对大血管状态进行了改善,而末梢循环等微循环方面改善作用不佳[9],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则对末梢循环及肌肤麻木等方面有改善作用,因此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且对原有治疗进行了进一步增强及提升。综上所述,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微循环与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较好,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