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清河实验”
2018-07-30于海军
于海军
“清河实验”启动以来,对准进清河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社区是中国社会的细胞。社区兴,则社会有活力。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试图实践和探索社区治理创新。社区治理正在从传统的“一元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治理方式正在从传统的“自上而下”向“双向互动”或“多元互动”的方式转变。
在社区治理创新中,政府、市场与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三大力量,除了政府主导、市场主导以及社会自治的治理模式,也不乏专家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清河实验”就是一场“专家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
样本
清河街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地处北五环,北经西三旗通昌平,东与朝阳区奥运村相邻,西部与北京科技中心上地相接,是北京发展的一个重要地区。
1928年,燕京大学社会学家杨开道、许世廉曾在清河做过一次著名的“清河实验”,改造农民,建设乡村。后来实验由于历史原因而不得不中断。
几年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带着他的团队,以清河为实验对象,开展了一场“专家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的探索。李强选择清河,因为这里是中国社会几十年历史变迁的缩影。
相较于八九十年前的农村地区,今天的清河农田消失了,高楼拔地而起,人口稠密,外来人口多,人口“倒挂”严重。不仅如此,社区类型复杂,既有高中档商品房小区,也有外来人口聚居的城中村,还有旧的单位社区。在人口构成上也较为复杂,有高科技人才、商人、政府官员、大学教授等,也有老城区拆迁迁移的老居民和外来打工人口。
清河地理环境复杂、居民复杂、社区属性复杂。中国改革开放后,全国社区都发生了极大变迁,清河的变化是中国几十年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在李强和他的团队看来,清河是开展社会治理的最好样本。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刘佳燕是“清河实验”李强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刘佳燕表示,不同于很多时候规划专家高高在上的精英式设计,也不同于以往社会学多是仅仅观察评估的研究方法,“清河实验”是强调通过综合干预方式,开展的一种跨学科的社会空间实验。
2014年6月“清河实验”正式启动后,李强团队在橡树湾、毛纺厂和阳光南里社区进行比较调研,没有预设选项,也没有标准答案,无论是在高档社区橡树湾、单位转型社区毛纺厂,还是在外来人口聚集的阳光南里社区,在统计问卷后,他们惊奇地发现,“邻里守望相助”竟然成了人们首先想到的理想社区特质,其次是环境,最后才是设施条件。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层社区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空间形态看,商品房小区、传统胡同、老旧小区、城中村以及农村等多样化社区并存;从人员构成看,人口快速流动使传统的熟人社会日渐瓦解,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城乡基层社区治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城市、农村二元结构变得更复杂多样。这也给李强的团队带来了难题。
议事
在整体了解清河地区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状况之后,李强团队选择了3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开展工作,分别是老旧小区、商品房小区、混合型小区。对于3种社区都通过选举议事委员的方式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程度。议事委员是居委会的组成部分,委员们的责任是了解和收集居民意愿。
2015年1月,阳光社区居民议事委员会应运而生。在近5000人的清河阳光社区,通过居委会推举、他人推举、个人自荐,最终从参加选举的17人中选出了10个议事委员。
哪些人可以成为社区居民议事委员?社区议事委员又是干什么的?议事委员一是要有公益心,真正做到知百家事,解百家难;二是要有可靠性,能够稳定可靠地为群众服务;三是耍有大局观,不仅要代表居民利益,也要积极配合党政部门的工作。
委员们一种是单位退休的老领导,另一种是热心公益的社区精英。在社区,他们不仅有威望,而且有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在于密切联系群众,获得群众信任,更在于能架起居民与党政部门之间的桥梁,推动居民需求转化为公共议题,并获得推行。
自履職以来,仅是2015年3月11日到2016年5月25日一年多时间里,社区议事委员会就收到了21个议题,包括议事厅建造、自行车棚改造、改善社区绿化环境、文明养犬、成立阳光学堂、解决无序停车等等。
议事委员基本实现了议的职能。这也符合李强团队“清河实验”的目的:创新和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搭建平台,提供指导和帮助。
选举产生社区议事委员是硬组织提升,那么如何提升软环境呢?于是,建造议事厅,开办阳光学堂,读书角、讲座、沙龙应时而生。
兴趣班、小社团让邻里的陌生感日益消除,信任与合作不断建立。任何事都要一个过程,议事委员的会议运作也越来越顺利了。在有了议事委员后,社区有了很大的改善,居委会与物业的关系也比以前好了,大家觉得事情好商量了。
一年多的时间,议事委员和居民的态度都发生了转变,从开始时的质疑、怀疑到随后的慢慢学习,主动参与,再到最终行动。
扎根
“清河实验”启动至今,李强和他的团队围绕社区治理和社区规划方面做了很多前沿的探索,不仅仅有社区议事委员会制度、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还有参与式社区规划、社区微更新、社区规划师制度等。
提及“清河实验”,刘佳燕感触颇深,“我们通过深入调研和沟通,发现大量社区的参与意愿其实很强,包括从需求表达到参与改造,但很多时候缺乏渠道和方法。可见两者之间缺乏有效对接。所以团队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搭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对接,致力于推动三方的有效合作。”刘佳燕表示,实验团队探索长期的可持续的合作方式,以本地社区为主体,全面了解社区需求,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不同于传统上常用的项目制的工作方法,他们的团队是结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陪伴街道和社区共同探索,随着本地能力提升而逐步退出。
不仅如此,刘佳燕强调,为了后续基于地方的可持续健康成长,为街道和社区留下最重要的资产,团队的工作核心不是改造了什么空间,或是组织了多少次活动,而是制度建设和培育造血功能。“比如我们最近关于社区党建经费使用制度的优化,以及正在大力推进的社区规划师制度,后者是选拔和培育跨学科团队,长期扎根社区,采取街道搭台、企业和社区共建团队、第三方培训和评估、社区协作的方式。”刘佳燕说。
在“清河实验”推进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成果是孵化社会组织,不仅包括社区社会组织,为后续社区参与和社区治理提供本地土壤,更重要的是,该团队在实验中发现,在街道层面特别需要枢纽型社会组织,为街道整体谋划社区发展战略,以及全面统筹各类社会组织的引入和社会服务的供给。刘佳燕说,目前团队已经成功孵化出一个社会组织,未来将继续长期扎根于清河。
“清河实验”启动以来,对推进清河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据了解,2018年清河街道将联手清华大学课题组继续深入工作,扩大“清河实验”覆盖面:形成制度化基层操作经验,以便各社区自主开展工作;深入开展参与式社区规划和社区养老工作;共同探索混合型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经验;梳理资源,明确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解决更多地区问题。